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44818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

《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

1.2研究内容及意义

共同配送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共同配送的开展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企业开展共同配送的积极性很高。

根据日本财团法人运输政策研究机构最近所做的《关于促进同行业共同配送系统的调查报告》显示,共同配送的状况“正在应用”的比例是客户企业占25%,物流企业占26.9%;

“现在还没有实施但今后计划实施”的比例是客户企业占2.6%,物流企业占5.7%,所占比例较低;

“还没有建立实施计划,感到有必要”的比例是客户企业占31.4%,物流企业占32.5%,显示出共同配送的潜在需要很大。

但是,在实际开展共同配送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困难。

广大企业对开展共同配送感到茫然,亟需理论上的指导。

从这个出发点来对共同配送进行研究,认为论文的研究意义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

(1)促进共同配送的开展。

有关的研究表明,共同配送之所以开展起来困难重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共同配送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2)充实和丰富共同配送的理论。

共同配送作为实现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途径而被提出,同时也是物流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

共同配送在理论上还没有成熟的框架。

(3)提供了共同配送运营的模式。

近年来,虚拟企业作为企业合作的重要模式之一,受到了广大企业的关注和青睐。

在论文中构建了共同配送虚拟企业,为企业开展共同配送提供了具体的运营模式。

(4)论文的研究将会促进企业间共同配送的开展,间接地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减少环境污染。

(5)研究由共同配送产生的费用、利润怎样分配,有利于各企业继续实行共同配送,减少纠纷。

1.3研究现状

对共同配送研究较早的主要是日本学者,在日道综合研究所编著出版的《物流手册》中曾有论述。

共同配送的实践也在日本等发达国家率先进行。

这主要有他们的实际背景:

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和共同配送方式的高效率低成本性特点。

关于共同配送,日本有两种较为常见的定义。

一是按日本标准工业JIS定义:

“共同配送是为提高物流绩效,对许多企业一起进行配送”。

二是按日本运输省的定义:

“在城市里,为使物流合理化,在几个有定期运货客户的需求下,由一个卡车运输业者使用一个运输系统进行的配送”。

日本学者汤浅和夫指出共同配送是配送合理化最先进的方式之一,即打破一个公司物流合理化的局限,而与其他公司联合起来,实现进一步的合理化。

其目的是集中配送量,提高配送车辆的利用率”。

并引用了由十三个唱片公司开展共同配送的案例来说明共同配送的效果:

在开展共同配送以前,各唱片公司用卡车的装载率不到50%,通过实施共同配送,提高了装载率,减少了近40%的车辆。

在国内,许多学者专家对共同配送也作了一些研究。

著名的物流专家王之泰教授、李京文教授、徐寿波教授、崔介何教授、何明珂教授等人都中提到了共同配送。

对共同配送利益分配、费用分摊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维持共同配送运营的最关键问题,即研究共同配送产生的“共同经济效益”如何在成员间进行分配,产生的“共同成本”如何在成员间进行分摊。

彭育松、周敏利用Shapley值法对共同配送利益进行了分配研究。

刘松等运用博弈论思想,通过建立博弈合作费用分摊模型,确定各企业存共同配送中的分摊费用。

叶志坚等根据客户组合方式的不同,讨论了由于租赁费用、运费等的不同所节约的费用,导致共化所产生的费用分担不同的各种计算法。

以上共同配送利益分配、费用分摊研究中,主要侧重在方法研究。

大多利用博奔论、Shapley值法进行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摊,但是这些方法在实践中的实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另外,对实践中的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摊机制及其实际应用研究较少。

通过对共配送4个关键问题的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对共同配送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共同配送的意义、共同配送的模式等方面,对共同配送的具体运营、社会经济效益的定量分析和共同配送的利益分配研究较少;

对共同配送的理论研究较多,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较少,对实践案例研究更少;

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

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应侧重研究共同配送的具体运营,社会经济效益的定量分析和利益分配,这些领域也是实践发展所急需的;

研究应侧重案例分析和定量研究。

随着生态经济与节能社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共同配送的社会经济效益将更加突显,共同配送将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对它的研究也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章基本概述

2.1中小物流企业及其发概述

2.1.1中小物流企业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中小物流企业是指基于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局部的、专业化的运作能力和专业化的企业构筑形态,分布在采购、制造、仓储、运输、货代、配送、销售、电子商务等物流环节,按照自己的资源和能力,打造专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做这个专业领域的强者。

从狭义上来分析中小物流企业,则是指处于供应链环节中,能够提供物流业务模式的专业化公司,绝大多数还处于自营物流的阶段。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资本实力相对薄弱,规模相对较小,物流信息化的理念还有待于深入理解和完善。

大多数的物流信息化建设正在起步;

少数基础较好的企业,正在着手进行深层次物流信息化建设和完善物流信息化系统功能,朝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方向转型或发展。

总之,发展这些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有着巨大的潜力,广阔的发展空间。

2.1.2中小物流企业配送现状及问题

我国物流配送现状,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物流服务在我国仍占主导地位,但物流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问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物流基础设施的"

瓶颈"

现象。

(2)物流模式粗放,供需不平衡依然存在。

(3)物流整合协调能力受到宏观环境的制约。

2.2配送模式介绍

2.2.1自营配送模式

自营型配送模式是目前生产流通或综合性企业(集团)所广泛采用的一种配送模式。

企业通过独立组建配送中心,实现内部各部门、厂、店得物品供应的配送。

2.2.2动态联盟配送

动态配送联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配送目标而采取的联合与合作的一种配送模式。

在总结发达国家制造业经验的基础上,美国学者提出了动态配送联盟模式。

动态配送联盟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多个各有专长的制造企业在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的前提下组成的临时配送联盟,配送周期结束,配送联盟自行解体。

动态配送联盟模式是一种介于自营配送和第三方配送之间的配送模式,是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配送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通过契约形成优势互补、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中间组织,可以降低前两种模式的风险。

配送联盟具有动态性,只要合作任务结束,双方关系又变成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单独个体。

狭义的配送联盟一般存在于非物流企业之间,广义的配送联盟则包括第三方物流。

2.2.3第三方配送模式

第三方配送模式之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

其中,第三方就是为交易双方提供部分或全部配送服务的一方。

2.2.4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即由若干个物流企业联合起来,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服务的物流形式。

它是一种物流企业在配送业务上的横向联合,集约协调,求同存异和效益共享,有利于发挥集团性优势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共同配送是在核心组织(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展开的,它包括在物流据点方面,实行物流据点等物流设施、物流工具的集约;

在运输方面通过混合装载,实现货物的集约运输。

它是物流共同化发展的产物,促进了物流活动分工与协作,推动了物流结构的调整和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

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在积极向企业推广这种配送组织形式。

物流术语修订版GB/T18354-2006对共同配送的定义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共同配送是一种追求配送合理化的组织管理策略其本质是在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通过作业活动的规模化来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

国外对共同配送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近50年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而国内对共同配送的推行才刚刚起步。

1、共同配送的方式

由一个配送企业对多家用户进行配送。

即由一个配送企业综合某一区域内多个用户的要求,统筹安排配送时间、次数、路线和货物数量,全面进行配送,以代替对多个货主分别送货。

其目的是为了节约配送资源,提高配送效率。

配送企业综合考虑多个客户的配送要求,在配送时间、地点、数量、次数、路线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划。

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全面规划、合理计划的配送。

即仅在送货环节上将多家用户待运送的货物混栽于同一辆车上,然后按照用户的要求分别将货物运送到各个接货点,或者运到多家用户联合设立的配送货物接收点上。

这种配送有利于节省运力和提高运输车辆的货物满载率。

共同配送优势及意义

2、共同配送的优势

针对物流配送所存在的问题,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发展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配送业务的企业相互合作,对多个用户共同开展配送业务的一种物流模式。

一般是由生产、批发或零售、连锁企业共建一家配送中心来承担他们的配送业务,以获取物流集约化规模效益,从而解决个别配送的效率低下问题。

共同化配送可以对物流企业的功能和设施、设备信息、网络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

(1)减少社会车流总量,改善交通运输状况

(2)共同配送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3)共同配送的专业性强

2.2.5小结

从稳定性角度而言,自营配送模式是在供应链中最稳定的,因为配送中心是企业的组成部分,其战略目标与企业总体目标完全一致,而且企业内部的协调比较容易。

共同配送模式的稳定性次之,因为各个企业是经过慎重的选择才组成共同配送体,各个企业间的合作是长期稳定的。

接下来是第三方配送模式,本文介绍的第三方配送模式是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的,各个企业是经过一系列的供应链改造才形成的长期合作,所以,如果处于供应链关节位置的企业退出,就会导致整条供应链的断裂。

稳定性最差的配送模式是动态配送联盟模式,该模式是伴随配送生命周期而形成的,配送联盟随着配送任务的结束而解体,因此动态配送联盟模式相比其他模式是短期的、不稳定的。

从经营风险的角度比较而言,风险最大的是自营配送模式,因为一个配送中心的建立和运营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而且在成立初期资金周转速度比较慢,容易导致企业资金链的崩溃。

虽然其他三种配送模式较自营配送模式的风险性小,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各种模式都要靠信息技术的支撑,配送管理的实现是以高效强大的信息系统为基础的。

自营配送模式的信息沟通是在企业内各部门间进行,而共同配送模式和动态配送联盟模式对信息的保密要求相对较高,第三方配送模式则极大地依赖于高效的信息平台。

(1)对各种配送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优点

缺点

自营配送

企业可以更好地保持协调、敏捷与稳定:

能完全服务于本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

企业可以对其配送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与监控,从而有利于保障良好的服务水平。

投资规模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