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复习整理docWord下载.docx
《教育基础复习整理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基础复习整理doc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代表作《四书集注》《童蒙须知》《小学》在宋代是封建社会学校的法定教材。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苏格拉底提岀了“产婆术”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和《法律篇》。
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思想。
名言是“我爱老师,我更爱真理”代表作《伦理学》和《政治学》,他认为灵魂有三种:
植物的,表现为营养与繁殖;
动物的,表现为感觉与欲望;
理性的,表现为理智和沉思。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7世纪)
从17世纪开始,教育学进入了独立形态阶段。
1623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主张人人都要受教育,都要学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即把切知识教给所有人”。
他提侣“泛智论”,提倡班级授课制,提出“直观性”教学原则,强调教师的作用
1776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讲授哲学时,首开教育学讲座。
赫尔巴特1806年的《普通教育学》被誉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建立了教育学的新体系。
其他著名的教育学著作和教育思想家:
英国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瑞上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3、教育学的发展阶段(19世纪50年代)
英国的斯宾塞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教育。
1901年冯特的学生梅一曼首先提出了“实验教育学”的思想,1908
年拉伊对其进行了完善。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在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1939年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我国翻译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1963年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教育过程》一书,提出“学科结构”和“发现法"
1913-1956年布鲁纳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领三大目标,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和评价理论。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理论”,德国舌因“范例教学”理论,美国马斯洛、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我国的教育著作:
王国维翻译的日本立花铳三郎的《教育学》;
孟宪承主编的《教育概论》;
吴俊升编写的《教育哲学》;
1930我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是杨贤江化名李浩吾出版的《新教育大纲》。
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组成部分。
3、当代教育学的反展状况
%1教育学研究的领域日益扩大
%1教育学研究的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1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1教育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1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二、教育的本质.起源和发展
1、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论:
认为教育是由神创造的,教育的意志就是体现神
的意志。
%1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利托尔诺与英国教育家;
沛西•能
%1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
%1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是恩格斯
%1交往起源论:
代表人物是我国的学者叶澜
2、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
3、教育的发展
(1)原始教育阶段
特点:
教育没有从人类的诸多活动中分离出來成为专门的活动,教育内容和手段的简单、粗糙、原始,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均等。
(2)古代教育阶段
%1奴隶社会的教育
产生了学校教育,例如我国夏朝建立的“痒”“序”“校”等教育机构,殷商和西周设立的“学”“辟雍”“泮宫”“瞽宗”等学校,学习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对象主要是奴隶主阶级的子弟,目的是培养官吏、文士、武上、政治家等。
在国外,古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奴隶制国家产生了宫廷学校、祭司学校等,欧洲产生了斯巴达、雅典两种各具特色的教育体系。
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学校教育的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
学校教育制度尚未健全
%1封建社会的教育
欧洲封建社会宗教神学居统治地位,逐渐出现了两类教育:
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以培养教士为目的,其教育内容以“七艺”
(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为主。
骑士教育以培养骁勇善战的骑士为目的,起教育内容为“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教育方法呆板,奉行强迫与棍棒教育;
官学与私学并存
(3)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教育的普及性,义务教育的出现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渐延长;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形式多样化;
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深入、系统,教育手段现代化,网络化;
教育国化
三、教育基本规律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政治功能
%1通过培养各种政治人才和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來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1通过教育的普及,传播先进的文化,弘扬优良的道德,来促
进社会政治的变革
(2)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
%1教育促进科技的发展:
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
(%1)教育与人的发展
1、教育的个体反展功能
(1)的含义
含义:
所为个体发展,通常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包括身体和心理发展量方面。
(2)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1遗传:
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1环境:
对个体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对人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1教育:
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在人的发展屮起主导作用。
%1个体主观能动性: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
%1教育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
%1教育促进个体职业、身份的社会化
(4)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
%1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
%1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教育的个体功能是其基本功能,是核心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衍生功能。
四、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概念:
就是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
2、教育目的的结构
%1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素质所做出的规定(核心)
%1培养具有何种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的成员
3、教育目的的功能:
规范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4、教育目的确立
(1)确立目的的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把个人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个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
代表人:
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徳、马斯洛、萨特
(2)确立目的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把社会价值看成高于个人价值,把社会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
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孔德、和涂尔干
5、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1)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
教育目的为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所制约。
(2)教育目的制定也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程度;
要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变化;
要符合不同类别学生的需求。
(%1)我国的教育目的
1、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始于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2、我国教育理论的确立是: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说
(%1)教师
1、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空间的广泛性和吋间的延续性、个体性和集体性
2、教师的职业角色
教育者、文化传播者、研究者
3、教师的职业形象
(1)教师的道德形象(基本形象)
(2)教师的文化形象(核心)
(3)教师的人格形象(首要因素)
4、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专业发展
(1)专业道德:
忠于事业,甘于奉献;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团结合作,互勉共进;
严于律己,积极进取
(2)专业知识:
木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一般文化知识、实践知识
(3)专业技能:
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4)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1途径:
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学习
%1策略:
已评价促发展、自主发展(根本的动力和关键作用)
(-)学生
1、学生的本质
(1)学生是发展屮的人
%1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1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2)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①学生学习为主要内容②学生所参加的是…种规范化的学习
2、学纶发展的…般规律
(1)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2)学牛发展的顺序性
(3)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4)学生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5)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类型:
教育关系、心理关系、伦理关系
2、师生关系的时间表现:
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六、班主任工作
(-)班级与班集体
1、班级的概念:
班与级是一种统称,它包括者教学班和年级。
2、班级的产生和发展: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伊拉斯谟。
17世纪以后,班级授课制逐渐成为各国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第一次采用班级授课制这种组织形式。
(-)班级管理的基本理论
1、整分合理论:
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
2、人本管理理论
(1)人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要索
(2)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
3、实际锻炼理论
(1)实际锻炼是学生索质提高和能力发展的基础
(2)班级的学习活动和师生间、同学间的交往是学生实践锻炼的主要形式
4、调节控制理论
5、整体育人理论
(三)班级管理的内容
1、班级组织建设
2、班级制度管理
3、班级教学管理
4、班级活动管理
(四)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体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奋斗目标
3、实施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4、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