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民间游戏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4025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民间游戏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民间游戏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民间游戏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民间游戏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民间游戏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民间游戏集文档格式.docx

《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民间游戏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民间游戏集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民间游戏集文档格式.docx

培养幼儿协作游戏的能力。

两人一组。

游戏开始,两人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念“一箩麦”时,乙两手合拢,甲双手同时摞乙的两手背;

念“二箩麦”时,甲两手合拢,乙双手同时摞甲的手背;

念“三箩开始拍大麦”时,动作同“一箩麦”;

从“噼噼啪”开始至最后,两人边念儿歌边按节奏对拍:

先自拍一下,然后右手拍对方右手,再自拍一下,然后左手拍对方左手,依次进行。

摞手背时两人必须轮流进行。

建议

对拍时,可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增加或降低拍手难度,变换花样。

如:

(1)两人同时伸出双手,手心手背对拍。

(2)先自拍一下,然后左手拍对方右手,再自拍一下,然后右手拍对方左手。

(3)先自拍一下,右手拍对方左手(连续两次),然后换左手拍对方右手(连续两次)。

一箩麦,二箩麦,

三箩开始拍大麦。

噼噼啪,噼噼啪,

大家来打麦。

麦子好,麦子多,

磨面做馍馍。

馍馍香,馍馍甜,

爱惜粮食要牢记。

推小车

锻炼幼儿手臂力量,培养幼儿协调合作的能力

两人一组,甲扮“小车”,乙扮“推车”人。

游戏开始,甲爬于地,乙两手握甲双脚脚踝,提起。

此时,甲用双手,乙用双脚,两人边念儿歌边协调前行。

“推车”人不能用力过猛,速度也不能太快。

1.两人经常互换角色,反复进行。

2.此游戏适合在户外草坪上进行。

吱呦呦,小车叫,

推上小车卖甜糕。

谁要?

我要!

娃娃吃得眯眯笑。

摇元宵

培养幼儿游戏的协作能力。

幼儿人数不限,一分为二,一部分扮“大人”,另一部分扮“小孩”,“大人”与“小孩”面向同一方向站立。

“大人”双手从“小孩”腋下穿过抱住“小孩”,按儿歌的节奏向两边摇动“小孩”,直至念完儿歌,然后抱起“小孩”转一二圈。

游戏重新开始。

1.摇动“小孩”时,必须根据儿歌节奏进行。

2.摇动时“小孩”双脚不能离地。

摇摇摇,摇元宵,

我的元宵是宝宝;

穿红衣,戴红帽,

不说话,总爱笑;

吃饭不让妈妈喂,

走路不让爸爸抱;

看见小鸟点点头,

看见客人问声好。

炒黄豆

两人一组,手拉手相对站立,边念儿歌边左右摆动双手,念至儿歌最后一个字时两人同时翻身。

两手拉紧不能松开。

1.小班幼儿可先转体180度,背对背站立,准备一下再转180度,面对面站立,这样继续进行。

2.中、大班幼儿可连续翻。

3.此儿歌用方言念,趣味更浓。

炒炒炒,炒黄豆,

噼呖啪啦翻跟斗。

蒸馍馍

培养幼儿语音的节律及语言与动作的协调性。

甲乙两人面对面坐下,左右手相互交错放在膝盖或桌子上。

游戏开始,两人边念儿歌边轮流抽出最下面的手,然后搭在最上面。

每念完一句做动作一次,反复进行。

游戏时,儿歌不能念错,伸手要快,有节奏地进行。

此游戏也可三人玩。

小狗熊,离开窝,

来到河边蒸馍馍,

和好面,点着火,

只有锅盖没有锅。

小狗熊,忙回窝,

一看气得发了火,

窝里有锅没有盖,

窝外有盖没有锅。

滚铁环

各种铁箍或废旧自行车钢圈作铁环,铁钩或木棍若干。

滚铁环时,幼儿一手握铁钩(或木棍),轻轻套住铁环,稍用力推,铁环向前滚动,人随后跟着。

铁环始终不倒,可一直玩下去;

滚动的铁环倒下则由其他孩子接上来滚。

铁环倒下,游戏者则为输。

1.滚铁环时要把握好铁环的重心,持棍或铁钩的手用力适度,左右摆动也应得当。

2.要掌握好路面凹凸情况。

3.待幼儿熟练掌握后可进行比赛,也可表演。

做豆腐

复习称谓词,培养幼儿协作能力。

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双手相拉,顺一个方向做“推磨”状。

同时进行一问一答,如果回答不出或回答重复,问、答双方调换角色。

一问一答顺一个方向做“推磨”状,动作要协调。

问答称谓可随机安排。

推推磨,拉拉磨,

你推我拉做豆腐。

问;

做好豆腐谁来吃?

答:

外婆吃。

问:

外婆不吃谁来吃?

舅妈吃。

舅妈不吃谁来吃?

舅舅吃。

外婆桥

培养幼儿协作能力。

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坐在草坪上,后一幼儿双手搭在前一幼儿肩上,边念儿歌边摇动。

摇动时两人朝一个方向。

此游戏适合小班幼儿。

儿歌用方言念,趣味更浓。

附儿歌(方言、普通话)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摇呀摇,摇呀摇,

外婆叫我好宝宝,一摇摇到外婆桥;

你来抱,我来抱,外婆好,外婆好,

抱到瓶边去拿糕。

外婆叫我好宝宝。

摇船

小桥(替代物)。

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在对方脚背上。

两人轮流将对方身体往上翘起,依次轮流摇摆移动。

1.游戏可几个组同时进行比赛(朝小桥方向移动),先到者为胜。

2.此游戏适合在草坪上进行。

你拍一,我拍一

两名幼儿交叉拍手。

可变换拍手方法。

你拍一、我拍一,黄雀落在大门西;

你拍二、我拍二,黄雀落在树间儿;

你拍三、我拍三,三三见九九连环;

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画老虎;

你拍六、我拍六,六碗包子六碗肉;

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打野鸡;

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吹喇叭;

你拍九、我拍九,九只胳膊九只手;

你拍十、我拍十,庄稼老汉看粮食。

背板跷板

锻炼幼儿全身的力量,培养幼儿之间的友好关系。

甲乙幼儿相互背靠背,挽住胳膊,然后边念儿歌,边按节奏轮换相互背起来,放下。

第四句念完后一起蹲下,互相问答,念最后一句时,一起起来,自始至终胳膊相挽。

甲乙幼儿必须身高、体重、体力相仿,教师应注意控制幼儿的运动量。

合:

背板,跷板,乡里娃娃叫唤,

麦子长、豆子圆,我们一起蹲下来。

甲:

你姓啥?

乙:

我姓×

我们一起站起来。

按数字的顺序大步跨跳。

拉大锯

两名幼儿面对面坐下,相互手拉手前后摇动。

摇动时顺一个方向。

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家,唱大戏。

接姑娘,挨女婿,

小外甥,也要去,

没饭吃,给你一个鸡蛋吃。

踏板走。

踏板也可做成两人玩的、三人玩的或多人玩的。

剪刀、鎯头、布

(2)

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

全体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从每队第一位幼儿开始猜拳比赛。

如果手势相同,继续猜拳;

如果手势不同,决出输赢。

输的幼儿被淘汰,换后面一位幼儿继续进行,最后看哪一队留下的幼儿多,则胜。

1.猜拳时要同时亮出手势。

2.“剪刀”赢“布”,“布”赢“鎯头”,“鎯头”赢“剪刀”。

1.此游戏适合中班、大班幼儿。

2.猜拳时也可用脚。

婆婆来了

培养幼儿反应的灵敏性,动作的敏捷性。

全体幼儿围成圆圈,请九名幼儿站在圈,其中五名扮“婆婆”,四名幼儿蹲在地上扮“烧饼、果子”。

游戏开始,“婆婆”似老婆婆走路的样子在圈走,全体幼儿念完儿歌,每个“婆婆”立即去抓一个“烧饼、果子”,没有抓到“烧饼、果子”的“婆婆”为全体幼儿表演一个节目。

然后“婆婆”、“烧饼、果子”各自到圈上找一个朋友交换角色。

“婆婆”必须等儿歌念完后才能去抓“烧饼、果子”。

打罗罗,垫罗罗,

熟了麦子请婆婆,

哪儿坐,炕头坐,

烧饼果子一大摞,

临走时,还很馋,

再捎一笸箩。

舞龙

练习按信号做动作,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连续、协调性。

龙的头饰、小鼓、绒球(作龙珠)各一个。

幼儿八至十人为一组,请一人为击鼓者,一人为“舞龙珠”者,排头一幼儿戴上头饰为“龙头”,其他人排成一路纵队作“龙身”,每人双手搭在前面一幼儿肩上,“舞龙珠”者面对“龙头”按鼓声的快慢、轻响,左右、上下、前后,来回抖动“龙珠”,“龙”则随着鼓的节奏、彩球的变化上下起伏摆动。

“龙”一定要按“龙珠”的变化和鼓的节奏摆动,并注意连续性、协调性。

为增加民族气息,游戏者可穿当地的民族服装,手持布龙进行。

丢手帕

发展奔跑能力。

培养幼儿机智、灵活的良好品质。

手帕一块。

围成一圆圈,面向圆心蹲下。

指定一名幼儿做丢手帕者。

他手持手帕,随着大家的歌声,在圈外跑,可任意把手帕丢在某一小朋友身后。

待唱到“快快快快捉住他”时,身后有手帕的幼儿可以拿起丢在自己身后的手帕去追逐丢者。

当丢者跑到被丢到手帕小朋友的空位时,可以蹲在这个空位上,追者便不能再追。

追者换作丢者,游戏继续进行。

如追到了,要罚丢者唱首歌。

老鼠钻风箱

练习追逐跑和快速躲闪的能力。

每人两两相对,手臂相互搭肩,扮风箱。

两头为风箱口。

一人扮老鼠钻进风箱,随时准备从箱口逃出。

一人扮猫站在风箱外,随时准备在风箱两口之外抓到老鼠。

当大家念完儿歌后,扮老鼠者立刻奔跑,以快速躲闪的本领从风箱里逃出,扮猫者快速追赶,准备在洞口抓到它。

猫不许进入风箱。

游戏可换角色,重复多次。

猫追老鼠老鼠逃,

忘了进洞钻风箱,

风箱乒乓两头响,

老鼠尿了一裤裆。

跳十字

练习单脚、双脚跳格子。

在场地上画若干十字,并标上1、2、3、4。

幼儿双脚站在十字前做好跳跃准备。

游戏开始,幼儿按老师发出的数字信号跳入相应的格子中。

教师出示卡片如1234,4321,幼儿按数字出现的先后跳人相应的格子中。

单、双脚可间隔进行。

十字中的数字可换成水果或动物,可让低年龄幼儿练习。

老鹰捉小鸡

培养幼儿灵活躲闪的能力。

一幼儿扮“老鹰”,其余幼儿站成一路纵队,排头幼儿扮“母鸡”,开两臂,后面幼儿扮“小鸡”,用双手依次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

游戏开始,“小鸡”们一起念儿歌,念毕,“老鹰”立即捕捉队尾的“小鸡”,“母鸡”开双臂尽力保护“小鸡”,“小鸡”随着“母鸡”左右移动,灵活地躲闪,不让“老鹰”拍到。

“小鸡”如被捉到,即离开现场。

“老鹰”捉到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小鸡”后,调换角色。

“老鹰”和“母鸡”不得碰到对方的身体。

此游戏适合大班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