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经典句段讲述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3998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经典句段讲述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哲学经典句段讲述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哲学经典句段讲述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哲学经典句段讲述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哲学经典句段讲述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经典句段讲述文档格式.docx

《中国哲学经典句段讲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经典句段讲述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哲学经典句段讲述文档格式.docx

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6智慧出,有大伪。

7道常无为而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8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9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10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三)辩证法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善不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

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5反者,道之动。

6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7弱者,道之用。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9知其雄,守其雌;

知其白,守其黑;

知其荣,守其辱。

二、庄子

(一)自然之性

1道者,德之钦也;

生者,德之光也;

性者,生之质也。

2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

一而不党,命曰天放。

3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4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

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

5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6彼自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

(二)人生观

1死生为昼夜。

2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

3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4死生,命也。

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5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7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8适来,夫子时也;

适去,夫子顺也。

(三)齐物论

1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2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

因其小之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3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憰怪,道通为一。

4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5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6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7今者吾丧我。

8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

9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10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三、孔子

(一)仁学思想

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3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4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7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9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10我欲仁,斯仁至矣。

1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1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二)天命论

1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道之将行也,命也;

道之将废也,命也。

3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5五十而知天命。

6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

(三)中庸思想

1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2子绝四:

毋意,毋必,毋故,毋我。

3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4无可无不可。

5与时偕行。

6变通者,趣时者也。

7君子之于天下者,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8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10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四)德治思想

1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3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四、孟子

(一)孟子与告子辩

1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

牛之性,犹人与性与?

2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bei)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也与?

5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6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

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7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二)性善论

1有天爵者,有人爵者。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

终亦必亡而已矣。

2是故诚者,天之道也;

思诚者,人之道也。

3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4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

5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进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6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三)性与命

1莫之而为者,天也;

莫之致而至者。

2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3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4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5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6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四)民本思想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五、荀子

(一)天道观

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2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3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怪之,可也;

而畏之,非也。

4天有其财,地有其时,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5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6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7节遇,谓之命。

8修身端行,以俟其时。

9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10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11天能生物,不能辨物;

地能载人,不能治人。

(二)人性论

1凡性者,天之就也。

不可学,不可事。

2性者,天之就也;

情者,性之质也;

欲者,情之应也。

3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4其善者伪也。

5性者,本始材朴也;

伪者,文理隆盛也。

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6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

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

7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

然则仁义法正,有可之可能之理。

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

8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9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

心虑为能为之动,谓之伪。

10何以知道?

曰:

心。

心何以知?

虚一而静。

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

(三)礼学思想

1礼起于何也?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2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

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3人何以能群,曰:

分。

分何以能行?

义。

4穷者患也,争者祸也。

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

5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6礼者,人道之极也。

7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8故礼者,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

9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

10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

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

六、易传

1.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2.一阴一阳之谓道。

3.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4.生生之谓易。

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6.立天之道曰阴曰阳。

7.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

8.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

9.人文化成。

10.迁善改过。

11.与时偕行,动静不失其时。

12.变化日新。

13.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14.崇效天,卑法地。

15.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16.保合太和。

17.乐天知命故不忧。

(一)太极生成论

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二)对立统一观

1.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2.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三)变化发展观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之。

3.物极必反。

4.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5.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七、墨子

1.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3.君子不强听治,即刑政乱;

贱人不强从事,则财用不足。

4.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5.衣食者,人之生利也。

6.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7.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8.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9.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一)宗教观

1.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

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