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43618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解答】解: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从而可知B项符合此范围,属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及组成的范畴,其它选项均不属于.

A、C是天体物理研究的范畴,D是生物医学研究的范畴.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研究范畴的考查,是选项过程的具体探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2.2015年初,我国台湾省出现严重旱灾,百万户居民用水遭限制,因此,我们要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  )

A.用淘米水浇花

B.开发利用地下水

C.使用节水龙头

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考点】爱护水资源.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节约用水,就是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农业和生活用水.

A、用淘米水浇花,属于一水多用,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节约了用水,故A不符合题意;

B、开发利用地下水,与节约用水无关,故B符合题意;

C、使用节水龙头杜绝了水资源的浪费,可以节约用水,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给农作物浇水,分别可节水40%和70%以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考查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要理解和熟记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知识.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考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未经老师允许,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放在桌面上

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

【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及其产生的后果进行系统的探究分析,及相互推导的能力.

A、化学药品不用带出实验室,更不能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应用水把把冲洗干净,放在烧杯中.

C、在实验室里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整理好后放在实验桌上,以便下次使用.

故选D.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掌握好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和教材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实验或制取实验操作方法;

然后,将正确的操作与题中给出的操作相互对照,找出错误所在.

5.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生成新物质B.产生气体C.产生沉淀D.发光

【考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变化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这些现象时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产生气体、产生沉淀、有发光放热的现象,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不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6.水的污染主要来自(  )

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与土壤长期接触;

②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的任意排放;

③水生动物的繁殖;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⑤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A.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⑤

【分析】根据造成水污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造成了水体污染.

①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的长期接触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故①错误;

②工业上废气、废渣和废液的任意排放能造成水体污染,故②正确;

③水生动物的繁殖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故③错误;

④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能造成水体污染,故④正确;

⑤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不当能造成水体污染,故⑤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资源的保护,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知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以便灵活应用.

7.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B.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体积变小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

B、根据微粒的特征分析;

C、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

D、根据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来分析.

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正确.

B、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不变,故错误;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正确;

D、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正确;

答案: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的理解与掌握.本题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平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8.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

A.颜色B.状态C.硬度D.可燃性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颜色、状态、硬度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物质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9.氯酸钾是一种白色晶体,加热到400℃以上,可缓缓分解放出氧气,在军工企业,常用来生产炸药.上述对氯酸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

A.物理性质B.制法C.用途D.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题干分析物质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

A、氯酸钾是一种白色晶体,描述的是氯酸钾的物理性质;

B、由题意可知,对氯酸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制法;

C、氯酸钾在军工企业,常用来生产炸药,描述的是氯酸钾的用途;

D、氯酸钾在加热到400℃以上,可缓缓分解放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描述的是氯酸钾的化学性质.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0.下列有关蒸发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蒸发可以在烧杯中进行

B.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

C.结束实验后用手拿开蒸发皿

D.等蒸发皿中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考点】水的净化.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蒸发操作过程中要高温使水分蒸发,要在蒸发皿中进行;

B、蒸发过程中,为防止液滴飞溅,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

C、实验结束后,蒸发皿的温度很高,要用坩埚钳将它移走;

D、蒸发过程中,蒸发至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就停止,余温能将剩余的水分蒸发.

A、蒸发要在蒸发皿中进行,A答案不正确;

B、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以防止液滴飞溅,B答案正确;

C、蒸发皿的温度很高,要用坩埚钳将它移走,不能用手拿,以防烫伤,C答案不正确;

D、蒸发至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就停止,余温能将剩余的水分蒸发,不要等蒸发皿中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蒸发的过程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本实验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实验中一定要严格操作步骤.

11.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考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表介绍.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其质子数,而相对原子质量在周期表中已标出;

非金属元素:

带石字旁且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则“硫”为非金属元素;

由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两个电子变成阴离子.

A、硫的名称中含有“石”字旁且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所以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B、由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而硫离子则是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所以其核外电子数是18,故错误;

C、由图示中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故正确.

D、由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两个电子变成阴离子,故错误.

C.

【点评】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会识别和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掌握元素的简单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1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平放在桌面上

B.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

C.把块状固体横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直立起来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悬空垂直于容器上方

【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

【难度】中

【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块状药品使用镊子取用.

C.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分析判断.

A、滴管使用时不能放在实验台上,会污染实验台,故A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