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作业四及解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3563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作业四及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计算机网络作业四及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计算机网络作业四及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计算机网络作业四及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计算机网络作业四及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作业四及解答.docx

《计算机网络作业四及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作业四及解答.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作业四及解答.docx

计算机网络作业四及解答

 

计算机网络作业四及解答

计算机网络作业四及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

A帧定界功能B.电路管理功能

C差错控制功能D.流量控制功能

2.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A.定义数据格式B.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性传输

C控制对物理传输介质的访问D.为终端节点隐蔽物理拓扑的细节

3下述协议中,()不是链路层的标准。

AICMPB.HDLCC.PPPD.SLIP

4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的服务不包括()。

A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B.有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C无确认的面向连接服务D.有确认的面向连接服务

5为了避免传输过程中帧的丢失,数据链路层采用的方法是()。

A帧编号机制B.循环冗余校验码

C汉明码D.计时器超时重发

6.通过提高信噪比可以减弱其影响的差错是()。

A.随机差错B.突发差错C.数据丢失差错D.干扰差错

7.下列有关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数据链路层只能提供差错检测,而不提供对差错的纠正

B.奇偶校验码只能检测出错误而无法对其进行修正,也无法检测出双位错误

C.CRC校验码可以检测出所有的单比特错误

D.海明码可以纠正一位差错

8.字符S的ASCII编码从低到高依次为1100101,采用奇校验,在下述收到的传输后字符中,哪种错误()不能检测?

A.11000011B.11001010

C.11001100D.11010011

9.对于10位要传输的数据,如果采用汉明校验码,需要增加的冗余信息位数是()。

A.3B.4C.5D.6

10.要发送的数据是1101011011,采用CRC校验,生成多项式是1001l,那么最终发送的数据应该是()。

A.11010110111010B.11010110110110

C.11010110111110D.11110011011100

11.在简单的停止等待协议中,当帧出现丢失时,发送端会永远等待下去,解决这种死锁现象的办法是()。

A.差错校验B.帧序号

C.NAK机制D.超时机制

12.从滑动窗口的观点看,当发送窗口为1,接收窗口也为1时,相当于ARQ的()方式。

A.回退N帧ARQB.选择重传ARQ

C.停止-等待D.连续ARQ

13.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N帧的(GBN)协议,如果发送窗口的大小是32,那么至少需要()位的序列号才能保证协议不出错。

A.4B.5C.6D.7

14.若采用后退N帧的ARQ协议进行流量控制,帧编号字段为7位,则发送窗口的最大长度为()。

A.7B.8C.127D.128

15.【2009年计算机联考真题】

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N帧(GBN)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

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

A.2B.3C.4D.5

16.数据链路层采用后退N帧协议方式,进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O~6的帧。

当计时器超时时,只收到了对1、3和5号帧的确认,发送方需要重传的帧的数目是()。

A.1B.2C.5D.6

17.一个使用选择重传协议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如果采用了5位的帧序列号,那么可以选用的最大接收窗口是()。

A.15B.16C.31D.32

18.【2011年计算机联考真题】

数据链路层采用选择重传协议(SR)传输数据,发送方已发送了0~3号数据帧,现已收到1号帧的确认,而0、2号帧依次超时,则此时需要重传的帧数是()。

A.1B.2C.3D.4

19.采用滑动窗口机制对两个相邻节点A(发送方)和B(接收方)的通信过程进行流量控制。

假定帧的序号长度为3,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都是7。

当A发送了编号为0、1、2、3这4个帧后,而B接收了这4个帧,但仅应答了0、1两个帧,此时发送窗口将要发送的帧序号为(①),接收窗口的上边界对应的帧序号为(②);A继续发送4、5两个帧,且这两个帧已进,A,B的缓冲区,而B仅应答了2、3两个帧,此时接收窗口最多能接收(③)个帧。

若滑动窗口机制采用选择重传协议来进行流量控制,则允许发送方在收到应答之前连续发出多个帧;若帧的序号长度为k比特,那么窗口的大小W(④)2^k-1;如果发送窗口的上边界对应的帧序号为U,则发送窗口的下边界对应的帧序号为(⑤)。

①A.2B.3C.4D.5

②A.1B.2C.3D.4

③A.3B.4C.5D.6

④A.C.≥D.≤

⑤A.≥(U-W+1)mod2kB.≥(U-W)mod2k

C.≥(U-W)mod2KD.≥(U-W-1)mod2k

二、综合应用题

1.在一个数据链路协议中使用下列字符编码:

A01000111;B11100011;FLAG01111110;ESC11100000

在使用下列成帧方法的情况下,说明为传送4个字符A、B、ESC、FLAG所组织的帧实际发送的二进制位序列。

1)字符计数法;

2)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法;

3)使用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2.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若接收方收到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0110011010,接收双方采用的生成多项式为G(x)=X4+x3+1,则该二进制比特序列在传输中是否出错如果未出现差错,发送数据的比特序列和CRC检验码的比特序列分别是什么

3.在数据传输率为50kbit/s的卫星信道上传送长度为1kbit的帧,假设确认帧总是由数据帧捎带,帧头的序号长度为3bit,卫星信道端到端的单向传播延迟为270ms。

对于下面三种协议,信道的最大利用率是多少?

1)停止-等待协议。

2)回退N帧协议。

3)选择重传协议(假设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相等)。

4.假设一个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5kbit/s,单向传输延迟为30ms,那么帧长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用于差错控制的停止-等待协议的效率至少为50%

5.假定卫星信道的数据率为100kbit/s,卫星信道的单程传播时延为250ms,每个数据帧的帧长均为2000位,并且不考虑误码、确认帧长、头部和处理时间等的开销,为达到传输的最大效率,试问帧的顺序号应为多少位此时信道利用率是多少

6.对于下列给定的值,不考虑差错重传,非受限协议和停止等待协议的有效数据率是多少(即每秒传输了多少真正的数据,单位bit/s)

R=传输速率(16Mbit/s)

S=信号传播速度(200m/us)

D=接收主机和发送主机之间传播距离(200m)

T=创建帧的时间(2us)

F=每帧的长度(500bit)

N=每帧中的数据长度(450bit)

A:

确认帧ACK的帧长(80bit)

7.在某个卫星信道上,发送端从一个方向发送长度为512B的帧,且发送端的数据发送速率为64kbit/s,接收端在另一端返回一个很短的确认帧。

设卫星信道端到端的单向传播延时为270ms,对于发送窗口的尺寸分别为1、7、17和117的情况,信道的吞吐率分别为多少?

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

1.B电路管理功能是物理层提供的,而数据链路层提供链路管理功能。

关于“电路”和“链路"的区别请参见本章疑难点1。

帧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都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2.C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采用确认、编号等机制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使之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条无差错的链路。

3.A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是网络层协议,PPP是在SLIP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都是数据链路层协议。

4.C一般情况下,数据链路层会为网络层提供三种可能的服务:

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有确认的无连接服务、有确认的面向连接服务。

5.D为了防止在传输过程中帧丢失,在可靠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中,发送方对发送的每一个数据帧设计一个定时器,当计时器到期而该帧的确认帧仍没有到达时,发送方将重发该帧。

为了保证接收方不会接收到重复帧,需要对每个发送的帧进行编号;汉明码和循环冗余校验码都用于差错控制。

6.A一般来说,数据的传输差错是由噪声引起的。

通信信道的噪声可以分为两类:

热噪声和冲击噪声。

热噪声一般是信道固有的,引起的差错是随机差错,可以通过提高信噪比来降低它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冲击噪声一般是由外界电磁干扰引起的,引起的差错是突发差错,它是引起传输差错的主要原因,无法通过提高信噪比来避免。

7.A链路层的差错控制有两种基本策略:

检错编码和纠错编码,常见的纠错码有海明码,它可以纠正一位差错。

8.D既然采用奇校验,那么传输的数据中1的个数如果是偶数个则可检测出错误,如

果1的个数是奇数个就检测不出错误,因此选D。

9.B在k比特信息位上附加r比特冗余信息,构成k+r比特的码字,必须满足2r≥k+r+1。

如果k的取值小于等于11且大于4,则r--4。

10.C假设一个帧有m位,其对应的多项式为M(x),则计算冗余码的步骤如下:

①加0:

假设G(x)的阶为r,在帧的低位端加上r个0;

②模2除:

利用模2除法,用G(x)对应的数据串去除①中计算出的数据串,得到的余数即为冗余码(共r位,前面的O不可省略)。

多项式以2为模运算。

按照模2运算规则,加法不进位,减法不借位,它刚好是异或操作。

乘除法类似于二进制的运算,只是在做加减法时按模2规则进行。

根据以上算法计算可得答案选C。

11.D发送端装备了计时器,在一个帧发送之后,发送端等待确认,如果在计时器计满时仍未收到确认,则再次发送相同的帧,以免陷入永久的等待。

12.C停止.等待协议的工作原理是:

发送方每发送一帧,都要等待接收方的应答信号,之后才能发送下一帧;接收方每接收一帧,都要反馈一个应答信号,表示可接收下一帧,如果接收方不反馈应答信号,则发送方必须一直等待。

13.C在后退N帧的协议中,序列号个数不小于MAXSEQ+1,在题目中发送窗口的大小是32,那么序列号个数最少应该是33个。

所以最少需要6位的序列号才能达到要求。

14.C如果在接收窗口整体向前移动时,新窗口中的序列号和旧窗口的序列号产生重叠,致使接收方无法区别发送方发送的帧是重发帧还是新帧,因此在后退N帧的ARQ协议中,发送窗口WT≤2n一1。

本题中n=7,故发送窗口最大长度是127。

15.C在后退N帧协议中,发送方可以连续发送若干个数据帧,如果收到接收方的确认帧则可以继续发送。

若某个帧出错,接收方只是简单地丢弃该帧及其后所有的后续帧,发趋方超时后需重传该数据帧及其后续的所有数据帧。

这里要注意,连续ARQ协议中,接收方一般采用累积确认的方式,即接收方对按序到达的最后一个分组发送确认,因此题目中收到:

的确认帧就代表编号为0、1、2、3的帧已接收,而此时发送方未收到1号帧的确认只能代表确认帧在返回的过程中丢失了,而不代表1号帧未到达接收方。

因此需要重传的帧为编号是4、5、6、7的帧。

16.AGBN一一般采用累积确认,故收到了对5号帧的确认意味着接收方已经收到了1~5号帧,因此发送方仅需要重传6号帧。

17.B在选择重传协议中,若采用n个比特对帧进行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