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3290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2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9课时

1.圆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圆柱的认识,教材P17—20页相关内容。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认识圆柱的基本特征

圆柱的侧面与它的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圆柱体、硬纸、剪刀、直尺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旧知,渗透学习方法。

师:

(出示长方体的模型),我们在认识长方体时主要认识了它的哪些方面?

生:

长方体的组成,就是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正向大家所说,我们在认识一种几何图形时,通常研究它的两个方面:

即它的组成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二)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17页的建筑物及物品图,引入板书课题,明确目标

(三)自学提示

1.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一个圆柱形的物体,由几部分组成?

它们有什么特征?

3.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

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圆柱在什么情况下展开图是正方形。

(四)学生自学

二、展示交流

(一)学生对子交流,小组讨论。

(二)学生展示

(三)老师按自学提示组织反馈全班交流

(四)总结归纳:

1.圆柱由3个面围成的。

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侧面。

2.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3.圆柱沿着高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当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展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

三、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第18页和19页做一做。

2.

(1)上下两个底面相等的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

(2)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会得到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3)同一个圆柱底面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4)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12.56厘米。

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5)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12.56厘米。

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

(6)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4厘米。

3.练习三第1至第5题

4.课堂总结

学会了什么知识?

有什么收获?

5.课堂作业(补充)

(1)画一个圆柱平面图,把它各部分的名称标上去

(2)填空

①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它们是()的圆形;

周围的面叫做();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一个圆柱有()条高。

②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的一条边固定贴在一根木棒上,然后快速转动,得到一个()。

③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是12.56厘米,宽是3厘米。

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厘米,高是()厘米。

④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边长是9.42厘米。

板书设计:

圆柱的认识

 

2.圆柱的表面积

第二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教材P21—22页例3、例4及做一做与练习四相关内容。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圆柱体

(一)复习旧知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指什么?

(二)同学们,圆柱的表面积指什么?

怎样求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引入板书课题,明确目标

1.圆柱的表面积指什么?

它由几部分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

3.求圆柱的表面积,必须要先求出什么?

怎么求?

4.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

求圆柱的侧面积可以转化成求什么图形的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样求?

(四)总结归纳板书:

1.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3.练一练:

完成21页做一做

(五)出示例4,理清题意,学生尝试解答,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归纳方法。

1.完成课本第22页做一做。

2.课堂总结

3.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23页1、2、3题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练习四第23—24页第4至14题

1.进一步巩固圆柱体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正确率。

2.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渗透转化思想,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相互转化的能力。

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同学们,经过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圆柱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回忆一下这些知识。

1.圆柱有几个面组成?

2.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

3.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学生自主练习,然后小组内交流练习成果。

师生共同小结计算公式:

知道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求表面积:

s=2π(d÷

2)2+πdh

知道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表面积:

s=2πr2+2πrh

知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表面积:

s=2π(C÷

π÷

2)2+ch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说一说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问题与哪些面积有关?

(1)圆形水池的占地面积;

(2)做一节烟囱所需铁皮的面积;

(3)做一个无盖水桶所需铁皮的面积;

(4)做一个油桶所需铁皮的面积;

(5)求易拉罐上商标纸的面积;

(6)在水池的内壁和底面抹水泥,求抹水泥部分的面积;

(7)往大厅的柱子上涂漆,求涂漆部分的面积;

(8)压路机的滚筒转动一周,求压路的面积.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一种圆柱形铁皮通风管,横截面的直径是10厘米,长1米,做这样的通风管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2)做一个高5分米,底面半径1分米的无盖圆柱形铁皮水桶,大约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3)一个圆柱形汽油桶,底面直径是10分米,高是20分米,做这样一个汽油桶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分米)

(4)一辆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6米,直径是0.8米,每分前轮钟转12周。

A、每分钟前轮压路的面积有多大?

(实际求什么?

) B、每分钟前轮滚多远?

(5)大厅里有5根柱子,每根柱子的底面周长3.14米,高3米,现给这5根柱子刷油漆,每平方米用油漆0.5千克,一共要用油漆多少克?

3.总结方法:

在生活中要求圆柱的表面积,首先得考虑求哪几个面的面积。

一般分为三种:

一种是只求一个侧面积,第二种是求一个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

第三种是求一个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

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3.完成课本第5、6、7、9、11、13、14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4、8、10、12题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

2

s=2π(C÷

3.圆柱的体积

第四课时

圆柱的体积,教材P25—26页例5、例6及相关练习题。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2.应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引入板书课题,明确目标

自学课本25页,思考:

1.什么叫圆柱的体积?

2.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是怎么样的?

3.圆柱的体积怎么求?

(二)学生展示、汇报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高,

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

即:

V=Sh

应用公式尝试解答:

完成25页做一做

(五)出示例6,

(1)理清题意,学生尝试解答,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集体订正。

①杯子的底面积:

3.14×

(8÷

2)2=3.14×

42=3.14×

16=50.24(cm2)

②杯子的容积:

50.24×

10=502.4(cm3)=502.4(ml)

答:

因为502.4大于498,所以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

(3)总结方法

1.完成课本第26页做一做。

完成课本第28页1、2、3题

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

高V=Sh或V=πr2h

例6: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

圆柱的容积,教材P27页例7及相关练习题。

1.通过观察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