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2905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8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特征:

普遍可接受、价值稳定、价大量小,携带方便、耐久性、均质可分

③信用货币(P6)

一般而言,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

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

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

目前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都采用信用货币的形态。

④电子货币——最新的货币形态 (P8)

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币形态,它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子信号对信用货币实施储存、转账、购买和支付。

⑤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通常作为可流通的金属货币的收据,一般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参加到流通领域中。

其特点是可与所代替的贵金属自由兑换。

代用货币,其本身价值低于其代表的货币的价值;

通常是政府或银行所发行的纸币;

可自由兑换金条、银条或金币、银币。

(3)货币形态的演变

从黄金到黄金为基础的代用币再到完全的信用货币,这是货币进化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电子货币的出现,是货币形态的第二次飞跃。

货币形式演变历程中的这两次飞跃体现了货币从有形到无形、从国家信用到社会信用的发展。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P10)

1.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

2)由于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商品生产者必须把自己生产的商品换成货币,他的劳动才算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他才可以用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其他商品,以维持和扩大再生产。

3)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2.货币的职能(P11-P14)

1)价值职能

2)流通手段、

3)储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三、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P14-P17)

规定货币单位、确定货币材料、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结构、对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的规定、货币铸造与货币发行的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

2.货币制度的演变(P17-P22)

银本位币、金银复本位币、金本位币、不兑现的货币制度。

3.区域货币制度(P22)

4.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J(P23-P27)

1)国际金本位币

2)布雷顿森林体系

3)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协定》于1978年4月1日起生效,成为新的国际货币制度。

主要内容:

1、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2、黄金非货币化3、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5、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

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1)积极作用

①国际间的经济交往继续得到迅速发展。

②各国的政策自主性得到加强,各国开放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③经受了多次各种因素带来的冲击,始终显示了比较强的适应能力。

(2)消极作用

①汇率变动剧烈。

②各国国际收支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调节。

③内外均衡的冲突依然存在,并且由于大规模国际资金流动的存在而表现得日益复杂,政府对开放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困难加大了。

5.我国的货币制度----中国的人民币制度(补)

1)人民币制度的建立

2)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我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

(2)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通货。

(3),人民币制度是一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4),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和经济发行原则。

(5),人民币是一种管理货币,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

(6)人民币是独立自主的货币。

第二章信用与经济

一、信用概述

1.信用的定义与本质(P31)

1)有条件的借贷行为---以还本和付息为条件

2)特殊的价值运动---商品让渡与货币让渡在时间、空间上不统一,没有进行等价交换,只有价值单方面的转移。

3)债权债务关系---体现了一种现代经济关系

2.信用的构成要素与特征

1)信用的构成要素(P32)

信用主体、信用客体、信用内容、信用工具、信用条件

2)信用特征

(1)暂时性:

使用权转移,所有权未转移

(2)偿还性:

不同于捐赠,需要偿还。

(3)收益性:

以利息的形式得到价值补偿,形成债权人的收益。

(4)风险性:

债权人承受本金和利息不能收回,或不能全部收回的风险

3.信用的产生与发展(P33)

1)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P33)

2.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P36)

1)信用的积极作用:

现代信用扩大了投资规模、现代信用提高了消费总效用、现代信用节省流通费用和流通时间、现代信用促进了社会资金利润率的平均化

2)信用对经济的消极影响:

信用风险、经济泡沫

二、现代信用形式(P38-P50)

1.商业信用的含义、特征及优缺点(P37-P38)

2.银行信用的含义、特征及优缺点(P38-P40)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比较(P40)

3.国家信用的含义,特点及作用(P41-P42)

4.消费信用的含义、形式、特点、作用(P43-P45)

5.民间信用的含义、特点、作用(P45-P47)

6.国际信用的含义(P48)

1)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P48-P50)

出口信贷、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资本市场贷款、国外直接投资

三、信用风险与危机(补)

1.信用风险:

授信者在信用活动中提供信用的本金与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程度。

2.信用危机:

信用过度扩张,引发通货膨胀和经济动荡,进而影响信用体系的信誉,导致其各环节发生崩溃的现象。

银行自身过度增加信用和信用管理不善,个别银行发生支付困难而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发生危机的情况;

经济危机而导致信用危机,当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企业因资金周转不灵难以偿还债务,导致信用崩溃。

3信用危机表现

1)银行信用危机:

(1)存款人从银行大量提取存款。

(2)银行资金呆滞。

(3)大批借款人破产导致强制性清理部分银行信用。

(4)借贷资金极其缺乏和利率急剧提高。

(5)大批银行相继倒闭。

2)证券市场危机:

(1)有价证券行市急剧跌落。

(2)有价证券发行量锐减。

3)货币流通危机:

(1)现货币饥荒。

大量存款变现困难。

(2)对黄金的需求激增。

4信用风险的类型

1)违约风险:

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按期还本付息,不履行债务契约的风险。

借款人经营风险越大,信用风险越大,风险的高低与收益高低正相关

2)市场风险:

利率波动造成证券价格下跌的风险。

市场利率上涨导致债券价格下跌。

期限长,对利率波动敏感,市场风险越大。

3)收入风险:

实际收入低于预期收入的风险。

4)购买力风险:

未预期的高通胀所带来的风险。

实际通胀率高于预期,无论是获得利息还是收回本金时所具有的购买力都会低于最初投资时预期。

5避免风险原则

1)对称原则。

资产与负债的偿还期应保持高度的对称关系,无论资产还是负债都要有适当的期限构成。

2)资产分散原则。

投资时,应注意选择多种类型的证券和放款,尽量避免将资金集中于某种证券或某种放款。

3)信用保证原则。

要求受信人以相应的有价证券或实物资产作为抵押或者由第三者承诺在受信人不能清偿债务时承担履约的责任。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一、利息与利息率概述

1.利息的定义与本质(P54)

1)利息报酬论

认为利息是一种报酬,在古典经济学中是颇有影响的一种理论,最先由配第提出,后来在洛克的著作中也有涉及。

2)资本生产力论

认为资本具有生产力,利息是资本生产力的产物。

这种理论最先由萨伊提出,受到不少庸俗经济学家的推崇。

3)节欲论

认为利息应该作为资本家节欲行为的报酬,这是由西尼尔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广为流传的一种理论。

4)灵活偏好论

认为利息是“在一特定时期以内,人们放弃货币周转灵活性的报酬”,这是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理论。

2.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P56)

任何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这习惯地称之为“资本化”。

收益=本金·

利率(B=p*r)

例如,我们知道一笔贷款1年的利息收益是50元,而市场年平均利率为5%时,那么就可以知道本金为:

50元÷

0.05=1000元。

3.利率的定义及其种类——58

1)利率的定义

利息与生息资本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即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资本额的比率。

(1)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

短期利率:

借贷期限为1年或1年以内

长期利率:

借贷期限在1年以上

(2)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

年利率=月利率×

12,年利率以百分数(%)表示

月利率=日利率×

30,月利率以千分数(‰)表示

年利率=日利率×

360,日利率以万分数(‱)表示

我国:

习惯上将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均以“厘”作单位,如称年息5厘,即为5%;

月息4厘,即为0.4%;

日息3厘,即为0.03%。

2)利率的种类(P58-P61)

(1)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公定利率——58

(2)存款利率、贷款利率——59

(3)固定利率、浮动利率——60

(4)基准利率、非基准利率——60

(5)名义利率、实际利率-61

3)利率体系

在一个经济运行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利息率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利率结构和各种利率间的传导机制。

二、利率的计算

1.单利与复利(P63)

1)单利:

本生利,利不生利

2)单利的计算公式

利息I=P*r*n

本利和S=p*(1+r+n)

S—终值P—现值I—利息i—利率n—时期

2.复利:

本生利,利也生利——63

1)复利的计算公式

本息和S=P×

(1+r)n

利息I=S-P

3.现值与终值

1)到期收益率:

——66

如果票面金额为1000元的两年期债券,第一年支付60元利息,第二年支付50元利息,现在的市场价格为950元,求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多少?

4.收益的资本化

任何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B=P·

r

例如,我们知道一笔贷款1年的利息收益是50元,而市场年平均利率为5%时,那么就可以知道本金为:

三、利率的决定

1.马克思利率决定理论

利率是利润的一部分

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

2.西方利率决定理论

1)古典利率理论——69

利率是对人们放弃现时消费,即储蓄的一种补偿,因此:

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S=S(r)

投资水平取决与投资报酬率和利率的比较: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I=I(r)

2)可贷资金理论——71

“利率作为借贷资金的价格,取决于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求平衡”。

可贷资金供给:

同一时期的社会储蓄流量与货币供给的变动,

即:

SL=S+△Ms

SL的具体来源:

1、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