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 第九课 建设社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2627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 第九课 建设社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 第九课 建设社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 第九课 建设社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 第九课 建设社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 第九课 建设社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 第九课 建设社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 第九课 建设社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 第九课 建设社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 第九课 建设社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内涵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核心

社会主义

主体

人民群众

根本任务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根本方向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工作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最终目标

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途径

重在建设,多管齐下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原因: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2)基本要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关键: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含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表现

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措施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题组练通]

1.2017年清明节期间,石家庄市举办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寻根祭祖、民俗文化表演和民间艺术展示等活动,深挖清明节文化内涵。

举办清明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组织广大群众参加诗文朗诵会、诗词歌会,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这些活动(  )

①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提升市民素质

②体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发展了民族文化

③旨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生活

④激发市民爱国热情,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美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选B 材料中的这些活动能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提升市民素质,①正确;

材料中的这些活动体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体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②不选;

材料中的这些活动旨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生活,③正确;

这些活动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美德,但并没有体现激发市民爱国热情,④不选。

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这要求我们(  )

①全面借鉴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以补给文化滋养

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凝聚文化共识

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铸牢文化根基

④主动担当发展历史文化责任,以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选D ①中“全面借鉴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表述错误,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中“铸牢文化根基”表述与题意无关。

题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凝聚文化共识,主动担当发展历史文化责任,以坚定文化自信,故②④入选。

3.2017年1月1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了全面阅读“十大重点”,明确将建立全国性书香型社会指标体系,各地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全面阅读状况监测评估机制,促进书香社会的建设。

建设书香社会(  )

①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是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 

③对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③

选D 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①错误;

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②正确;

建设书香社会,让人们接受文化的熏陶,对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③正确;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④错误。

4.截至2017年7月8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有52项,新增可可西里及鼓浪屿两处,使得中国世遗总数排名世界第一。

中国世界遗产第一(  )

①有利于我们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②是全世界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全面认同 ③承载着激励全球华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④说明传统文化越来越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选A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中国世界遗产第一有利于我们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承载着全球华人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①③符合题意;

“全世界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全面认同”说法绝对,排除②;

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④错误。

学案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根本任务:

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主要内容

教育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科学

①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③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

①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目标:

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3)要求:

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3.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为什么

从文化的作用看 

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可以影响人、塑造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人民群众的地位看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从文化建设的目的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

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怎么做

①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出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②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④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1.2017年5月24日,全国妇联在京召开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揭晓会。

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指出:

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建设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石。

“最美家庭”有着共同的美好特征,闪现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时代风尚。

对此正确的理解有(  )

①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②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应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家庭、重视亲情

选B 家庭的文明作用不可替代,所以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①正确;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②错误;

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应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应重视家庭文明建设,③正确;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不是材料要强调的,④不选。

2.2017年5月18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XX百科打造的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为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的观众搭建了一座知识桥梁。

数字博物馆的上线(  )

①使文化资源推广的手段和方式发生根本变革

②为文化资源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手段

③体现了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④有利于增强博物馆的公益功能和社会效益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选B 题目中,“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XX百科打造的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为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的观众搭建了一座知识桥梁”。

数字博物馆的上线为文化资源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手段,有利于增强博物馆的公益功能和社会效益。

故②④入选。

①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排除。

③表述与题意无关。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据此我们应该(  )

①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②大力引进西方有巨大影响的文化产品,进行文化交流

③坚持经济效益第一,社会效益第二的原则发展文化产业

④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为文化产业提供智力支持

C.①④D.②③

选C 建设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