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8单元探索乐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2307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8单元探索乐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8单元探索乐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8单元探索乐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8单元探索乐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8单元探索乐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8单元探索乐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8单元探索乐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8单元探索乐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8单元探索乐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8单元探索乐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

第八单元探索乐园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呈现了“有6个大小、图案都完全一样的健身球,其中有一个球较轻,用手掂不出来,怎样找出这个轻球的问题”的问题,并通过兔博士的话知道可以借助天平来解决。

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借助天平用不同的称法来找出次品,然后可看每种称法需用的次数,再通过例2,借助天平,用不同的称法从9个零件中找出那个比较重的次品,接着提出问题,哪种称法最好,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使学生知道物体的数量如果是3的倍数,平均分成3份最好。

在判断正方体骰子每个面相对的面是哪个点中,让学生知道应先从看到两次的面开始判断。

在判断名次的问题中,可以用假设法来解决。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并画图表示一些特殊数学问题的过程。

2.能画图表示事物中的数量关系,能解决一些特殊的数学问题。

3.体验用图描述事物的直观性,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画图来分析和解决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一些特殊数学问题的方法。

难点

能运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实践性比较强,用天平找次品,假设法解决问题都需要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在小组合作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用天平找次品,可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找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2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

课时

探索乐园

(一)

1

探索乐园

(二)

1

第1课时探索乐园

(一)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2、93页。

◆教学提示

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主要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总结出找次品的方法,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从而让学生经历由多样化过渡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用天平找次品时,要使称的次数最少,应该把要称的物体总数分成3份;能平均分的要平均分,不能平均分的,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要相差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讨论、交流、总结“找次品”方法的过程。

2.了解“找次品”的一般方法,能解答简单的“找次品”问题。

3.对“找次品”的问题充满好奇心,在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

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难点

寻找次品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天平。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

有6个大小、图案都完全一样的健身球,其中有一个轻一点,用手掂不出来。

你能用哪种方法找出这个轻一点的球呢?

生:

可以用天平找出。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授:

师:

那么利用天平我们可以怎样找出呢?

现在小组合作。

(每个小组老师提供一个天平)

此环节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

生:

我们小组的方法把球分成两个两个的称,如果天平指针倾斜,则说明比较轻的在这两个之中,指针偏向右,那么轻的球就在左边的托盘里;指针偏向左,那么轻的球就在右边的托盘里。

师:

那如果第一次两个球的重量相等怎么办?

生:

我们可以换另一组的两个球,如果天平指针倾斜,则说明轻的球在这两个球里面。

生:

如果第二次的两个球还是相等的,再换最后一组的两个球,如果天平指针倾斜,则说明轻的球在这两个球里面。

师:

他们组的方法是把球平均分成6份,两份两份地称,最多称3次就一定能找出那个比较轻的球来,最少则一次就可以找出,但是这种几率大不大?

生:

不大。

师: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办?

生:

我们应做最坏的打算。

师: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

我们组是四个四个地称,天平两边各放两个,如左右两边不相等,看天平指针往哪倾斜,向右倾斜则说明左边的比较轻,轻的那个球就在左边的托盘里。

再把左边托盘里的两个球拿出,把这两个球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即能找出轻的那个球。

师:

也就是说需要称几次找出来啊?

生:

两次。

师:

说得真好,那如果是四个四个地称,天平两边各放两个。

左右两边相等怎么办?

生:

说明轻的那个球不在这四个球里面。

师:

那怎么办呢?

生:

用天平称剩余的两个球,指针偏向哪,则球在轻的那一端。

师:

也就是说需要称几次就能一定找出那个比较轻的球?

生:

两次。

师:

大家考虑得真全面,他们组的方法是把球平均分成3份,两份两份地称,需要两次就一定能把球找出来。

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

我们小组的方法是把这6个球平均放在天平的两边,先找出轻的在哪三个里面,从三个球里面任意取出其中的两个放在天平的两端,若天平左右两边不相等,则说明轻的那个球就在这两个球里面,指针偏离的那一端就是这个球。

生:

若天平左右两边相等,则剩下的第三个球就是那个比较轻的球。

师:

他们组的方法是把6个球平均分成两份,需要两次就一定可以把轻球找出。

师:

看来大家用不同的称法,称的次数也可能不同。

只要学生能利用天平找出那个比较轻的球,教师都应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解决问题

师:

现在老师又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你能帮我解决吗?

生:

能。

师:

在9个同样的零件中,工人不小心混进了一个次品(次品重一些)。

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教师强调要保证找出次品,还要称的次数最少。

小组合作,先讨论一下怎样称,再看哪种方法最好?

生1:

可以把其中的8个零件放在天平的两端,若不相等,则次品在指针指向的那一端,用天平把这4个零件放在天平的两端,拿出较重的一端的两个零件,把这两个零件放在天平的两端即可找出。

生2:

还有第二种情况,把其中的8个零件放在天平的两端,相等的话,则说明剩余的那1个零件就是次品。

师:

也就是说你们组的方法最少称几次一定保证就能找出次品来?

生3:

3次。

生4:

我们组的方法是把这些零件平均分成3份,第一次把其中的6个零件放在天平的两端,相等,则说明次品在剩余的那三个零件里面,取其中的两个放在天平的两端,相等,则次品就是剩余的那个球;不相等,则次品在较重的一端。

生5:

如果把其中的6个零件放在天平的两端,左右不相等,拿出较重一端的3个零件,取其中的两个零件放在天平的两端,天平左右相等,则剩余的那个零件就是次品;若天平左右不相等,则次品在较重的天平的一端。

师:

你们组这样测量都是用了两次就一定能找出那个次品来。

其他组呢?

生6:

我们组的方法是把其中的四个零件平均放在天平的两端,如果左右不相等,那么把较重的一端的两个零件拿出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就能找出那个次品来。

师:

那如果把其中的四个零件平均放在天平的两端,左右相等呢?

生6:

那可以测量剩余的5个零件,把其中的四个零件平均放在天平的两端,如果左右相等,那么次品就是剩余的那个零件;如果左右不相等,则把较重的天平一端的那两个零件拿出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就能找出那个比较重的来。

师:

刚才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来从9个同样的零件中找出一个次品,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呢?

学生讨论,交流。

生:

我们认为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最好,因为这种方法能保证找到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

设计意图:

此环节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

通过两个例题,我们明白在找物品的次品时,把检测的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好的。

(三)巩固新知:

1.第1题。

学生通过合作,发现至少称两次就一定能找出那盒比较轻的牛奶。

把7盒牛奶分成3份,2盒、2盒、3盒,把2份是2盒的牛奶放在天平的两端,相等,则从3盒牛奶中拿出两盒放在天平的两端,相等,则剩余的那盒就是比较轻的牛奶;不相等,则较轻一端的那一盒就是那个比较轻的奶。

把7盒牛奶分成3份,2盒、2盒、3盒,把2份是2盒的牛奶放在天平的两端,不相等,则把较轻一端的两盒奶拿出放在天平的两端,就能找出那个比较轻的奶。

2.第2题。

学生通过合作,发现至少称三次就一定能找出那个比较重的次品来

把27件产品平均分成3份,把其中的两份放在天平的两边,若天平不平衡,则次品在较重的一端,然后在把9个平均分成3份,把其中的两份放在天平的两边,哪边重,次品就在天平的哪一端,如果相等,则次品在剩余的那3个产品中;从剩下的3件产品拿出两个产品放到天平的两边,哪边重,次品就在哪边,如果相等,则剩下的那个产品就是次品。

3.第3题。

学生通过合作,发现至少称三次就一定能找出那个不合格的乒乓球。

把12个乒乓球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两份放在天平的两端,相等,则次品在剩余的那4个球里,把这4个球平均放在天平的两端,取出较轻一端的两个球再称一次就能找出。

把12个乒乓球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两份放在天平的两端,不相等,则把较轻一端的4个球放在天平的两端,拿出较轻一端的两个球,放在天平的两端,就能找出那个次品。

设计意图:

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找次品的最优方案,使求知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需求,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达标反馈

1.有7袋巧克力,其中有6袋质量相同,另外有1袋稍重一些,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次就有可能找出这袋稍重的巧克力。

2.有4块差不多重的糖,其中各有2块同样重,但从表面上看或通过掂都无法判断轻重。

用天平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把它们分出谁轻谁重?

3.有7瓶药片,其中1瓶少3片,至少称几次保证能把它找出来?

4.有18个零件,其中有—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

如果要求你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把这个次品零件称出来?

5.有14个形状、大小一样的红球,其中一个重量较轻是不合格产品,你能用天平称几次找出不合格产品?

6.有27颗外观一模一样的珍珠,其中一颗假的比其他珍珠略轻一点。

假如给你一架天平作工具,你只需称几次,就可以找到那颗珍珠了?

7.有9颗外形完全相同的珠子,其中8颗是真珠,另一颗是假珠,且假珠比真珠重。

用天平(无砝码)称至少称几次可把假珠找出来?

8.有三个盒子;第一个盒子装了两个5g的红球;第二个盒子装了两个6g的红球;第三个盒子装了一个5g的红球,一个6g的红球。

每个盒子外面所贴的标明球重的标签都是错的。

而聪明的李平只从一个盒子里取出一个红球,放在天平上称一下,就把所有标签都改正过来了。

你知道他怎样做的吗?

答案:

1.22.2次3.2次4.3次5.3次6.3次7.3次

8.从标有“一个5g的红球和一个6g的红球”的盒子中拿出一个红球,称量一下,若称出该球是6g的,则盒子里装有两个6g的红球;标有“两个6g的红球”的是两个5g的红球:

标有“两个5g的红球”的是一个5g的红球和一个6g的红球。

若称出该球是5g的,则此盒装的是两个5g的红球;标有“两个5g的红球”的是两个6g的红球;标有“两个6g的红球”的是一个5g的红球和一个6g的红球。

(五)课堂小结

师:

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找次品)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生:

把物品平均分成三份,如不能平均分的就尽量平均分。

师:

最后送你们一首儿歌:

(幻灯片课件出示)

一个次品在其中,知道次品重或轻。

3的倍数分3份,不能均分相差一。

放人天平称一称,次品立即现原形。

设计意图:

经过上面的教学活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不完整的,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便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