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设计 《背影》教学设计及点评Word文件下载.docx
《背影教学设计 《背影》教学设计及点评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影教学设计 《背影》教学设计及点评Word文件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设:
共四次,线索,贯穿全文。
2.你认为最感人的是哪一次背影?
最感人是第二次具体描写背影。
3.文中描写普普通通的背影,为什么会如此感人?
描写背影时主要刻画了哪些细节?
(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现在,再读这幅文字描绘的画面,你又读出了哪些刚才你没读出的东西?
(学生朗读,再次体会第二次背影)预设:
穿戴、动作等细节。
通过细节描写,把父亲最本质、最真诚的内心情感鲜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读出深沉的父爱,是爱,让背影定格在作者心中,也永恒在读者心里,成为一幅质朴深沉的父爱图。
(板书:
永恒爱)屏显:
永恒的背影,深沉的父爱。
设计意图:
初读课文,能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基本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明白全文的中心,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再强调第二次背影,突出重点,聚焦背影,体会父爱的深沉,也为后面的品味语言和体会情感做好铺垫。
三、圈点旁批,体会情感这爱,让作者潸然泪下,也让我们感动至极。
为了更好地体悟文章的情感,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阅读的方法——旁批法。
1.什么是旁批法呢?
师:
顾名思义,就是在文章旁边写批语。
批语可以是赏析式的,也可以是感悟式的,还可以是拓展式的。
我们共同研究一下这些旁批的方法。
赏析式旁批示例: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攀缩微倾,连用三个动词,完整的表现了父亲爬月台时的吃力和艰难。
也和父亲是一个胖子相对应,如此艰难,父亲也在所不辞,更能突出父亲心中深深的爱子之情,生动形象极具表现力。
感悟式旁批示例:
拓展式旁批示例:
背影教学设计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我想起母亲在巷口等我回家时被路灯拉长的身影,那被晚风掠起的衣襟,看到我时高高扬起的手臂,拉着我的手靠着她回家的温暖感觉。
读了这段文字,终于明白,那等待里饱含着母亲深沉的爱。
2.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几次写作者流泪,选择你感受深刻的一次做个旁批,可以使用一种旁批的方法,也可以几种方法糅合在一起进行旁批。
(生默读,进行旁批,师巡回指导。
)(交流补充旁批。
分别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请学生按照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先深情朗读,再交流旁批。
)预设:
到徐州见到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泪来。
3.你在阅读时还在哪些令你感动的地方做了旁批?
让我们来分享你的体会。
(指导学生分组采用旁批的形式,品味语言,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旁批、再进行合作交流、研讨、完善等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感。
)
4.小结:
我们会发现,如此深沉的情感,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使用大量的修辞,那么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品味到情感的?
屏显:
朴素、自然的语言也能感人。
旁批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
这是教学重点,亦是难点,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旁批的读书方法,在旁批过程中,重点抓住四次流泪,品味文本的语言特点,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既能领悟文本的思想内容,又能学习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四、迁移延伸,布置作业播放黄磊的《背影》,聆听中回忆生活中那些令人感动的细节:
母亲掠起我们遮住眼睛的刘海,翻好我们的衣领,递上一杯牛奶;
没有汽车的父亲骑着摩托车或自行车在校门口的守候,接过你沉甸甸的书包……只要你善于观察,拥有感动,就会写出美文。
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回顾一下,父亲或者母亲还有哪些令你怦然心动的细节,请你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把这个细节描述出来。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所以,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做一次练笔,突出自然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整合起来,重点体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性实践性的语文课程特点。
教学反思《背影》是一篇经典散文,许多名家作为公开课上过,好的教学设计不胜枚举,如何在新课标理念下推陈出新,实现突破,让我颇感棘手。
几经研究,我选取了第二次背影作为切入点,选择了教学生旁批来体会情感。
首先通过画面从第二处背影介入教学,聚焦背影,抓住细节描写走进作者,感受深沉的父爱。
继而在指导旁批的方法时依旧以第二次背影为例,进一步从细节凸显出父爱,顺势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爱的细节,体会身边的亲情。
在此基础上借助旁批引导学生重点赏析我四次流泪的细节描写,力图勾连父子情感,同时也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和自由度,以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意。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活泼的思想和表达让我觉得确实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反思设计和课堂,我有以下几点突出体会:
一是旁批确乎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
古人云: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时写旁批、作札记乃是行之有效的传统良方。
先示范,抛砖引玉,再演练,联系运用,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颇丰。
但是,什么样的旁批才是好的旁批,还应该进一步给予学生指导。
比如有思考价值的,语言凝练优美的,让大家感动之余有所收获的,让学生明确提升旁批水平的方向。
二是做旁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发现探究能力。
学生在旁批过程中,语言赏析的能力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交流时师生恰到好处的点评,让思考探究在审美层面上又有所延伸和拓展。
三是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在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学生有意识的修改语句,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旁批生动感人些。
这其实也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是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
跳出了以往分析人物、语言、写法的固有框架,学生兴趣盎然。
这也给予了我感染和启迪,让我将自认为过于简单又苦于没有新思路的板书在课堂上随机创新,改成了细节——情感——爱三足鼎立的稳固造型,用旁批和品味加固,用父背影和子眼泪支撑,突出了教学重点,也突破我自设的瓶颈。
当然,语文课总是有遗憾的课。
作为一篇经典散文,朗读的还是有些少,只是在交流旁批时候用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先朗读再交流,远远不够。
再者,旁批时学生的关注点在自己感兴趣的局部,对于课文的整体把握上亦有欠缺。
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还得在教学中进一步研究,再作提升。
专家点评《背影》是一篇传统经典课文。
背影教学设计如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紧扣教学重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又能不拾人牙慧,设计出新意,这对设计者来说真可谓是一个挑战。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看到了本教学设计在许多方面的突破。
一是,选取了准确的教学切入点。
由文章中对父亲背影的第二处描写介入教学,然后关联起其他三处,紧紧扣住了教材的核心。
此后,由此展开的对父亲情感的体会和对父亲形象的把握,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
二是,教学设计的结构简洁、清晰,整体感强。
设计的核心构架由新课导入、聚焦四处背影描写和旁批训练三部分构成,三部分之间相互关联,互为补充。
其中,借助旁批引导学生重点赏析我四次流泪描写的设计,与此前师生重点关注并研读四处背影描写的做法相得益彰。
第二次旁批训练设计可谓用心良苦,既起到了勾连父子的作用,又达到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意的目的。
三是,以指导写批注的教学方式结构教学有创意而且有效。
这种教学策略既符合文本特点又能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师适时恰当的学法指导和点拨亦很到位,让学生收获颇多。
教师提供的旁批范例简单明了,示范性、指导性强。
具体训练时,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这虽然增加了教学的不确定性和难度,可是这种生成性的教学设计必然会唤起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学生无限的创造力。
扎实的旁批训练与开放的教学方式的结合,一定会让这节散文赏析课变得坚实厚重又不失灵动。
四是,导入方式的设计机智、巧妙,这种导入方式既有激趣功用,又能达到引导提示效果。
由经典美术作品到经典文学作品,由画中的父亲到文字中的父亲,由欣赏油画到欣赏语言,由具象到抽象,这种过渡方式很自然,很精巧,而且意味深远。
面对这样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教学时不可不读。
朗读对于诗歌和散文教学而言,不仅仅是形式和手段,其实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本身就是理解赏析的过程。
当然,对《背影》这篇文字相对较长的文章来说,采用何种方式读,如何读的有效,真还需要设计者费些心思。
看到设计者设计的板书,我始终有些疑问:
需要它吗,不多余吗,什么时候画上去呢?
本次教学的核心是批注的指导和拟写,学生在此过程中完成阅读学习的任务。
那么,学生拟写批注的情况、教师的有效指导以及学生展示交流批注的方式就成了本次教学不能忽视的几个方面。
建议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式的语文教学。
如果本节课能在计算机教室来上(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能实现所有学生批注的时时动态展示和交流)或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投影技术(亦可让学生写在黑板上),就可以较全面充分地展示学生的思维水平、语言能力,同时也便于教师指导。
如果真能如此,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比较、碰撞、争论、补充也更便于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