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淑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PDF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42050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淑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PDF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淑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PDF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淑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PDF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淑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PDF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台州市淑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PDF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淑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PDF版文档格式.docx

《浙江省台州市淑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PDF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淑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PDF版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台州市淑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PDF版文档格式.docx

1,则甲、乙的体积之比是。

4、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5.将一瓶水倒掉一些后,对剩余部分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6.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小的物体体积大B.密度大的物体含物质多.

C一个物体放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密度也不同D.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7.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判断

答案:

1、7.9千克每立方米;

铁每立方米的质量为7.9×

103千克;

7.9

2、8.9×

103千克/米3;

8.9;

铜3、1:

6;

5:

12

4、不相同的;

5、C6、D7、A

二、知识梳理

考点一:

物质的密度

1)实验基础:

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用天平测质量(固体、液体)

2)实验所得数据分析;

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图线。

如: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利用水和酒精进行实究,测得如下数据:

实验序号

酒精

体积V(m3)

质量m(g)

1

10

8

2

20

16

30

24

4

40

40

32

请在方格纸中已经画出了酒精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请你在方格纸上再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

3)实验结论:

(1)水和酒精的质量分别跟它们的体积成正比

(2)水和酒精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一个恒量。

即水:

质量/体积=1克/厘米3洒精:

质量/体积=0.8克/厘米3

含义:

对于水:

体积为1cm3的水的质量为1g,而对于酒精体积为1cm3的水的质量为0.8g;

4)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不同的。

酒精为0.8g/cm3,铁为7.9g/cm3

5)归纳:

密度:

反映物质内部结构疏密程度的物理量,用ρ表示。

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公式:

ρ(读作ró

u)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

kg或g),V表示体积(单位:

m3或cm3)

水银的密度为13.6×

103kg/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

103kg,

单位:

千克/米3(国际单位)克/厘米3(常用单位)换算关系: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说成“密度与质量成正比或与体积成反比”都是错误的!

【学法提炼】:

本实验中主要用了“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初中常用的重要实验方法,主要用在实验中存在几个变量的时候,需要研究其中一个变量对结果的影响,就需要控制其他几个变量恒定,变化需要研究的一个,从而得出实验结果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这种研究方法讲授清楚,让学生有控制变量的思维方式。

例1、将一块正方体的木块分成完全相同的八个小正方体木块,则对于每一小块木块来说,正确的是()

A.质量和密度都为原来的1/8B.质量为原来的1/8,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为原来的1/8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答案】:

B

例2、用公式ρ=m/V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密度。

①1千克/米31克/厘米3(填>、<、=)

②铝的密度是2.7×

103千克/米3=克/厘米3

l米3的水质量是千克;

当它全部结成冰时,冰的体积为米3.

<,2.7,1000,1.11

例3.将一钢块锻成钢板后,不发生变化的是钢块的()

A、体积B、质量C、密度D、形状

C

例4、一杯食盐水,倒去1/2,剩下的半杯食盐水(  )

A、密度不变、质量减半、咸度不变  B、质量减半、密度减半、且变淡

C、体积减半、密度减半、且变咸 D、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

A

例5、一支蜡烛在点燃一段时间后,还剩下1/3的体积,关于其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1/3B、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C、质量为原来的1/3,密度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例6、对公式ρ=m/V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反比。

C、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密度成正比。

D、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

D

考点二:

密度公式的应用:

对于密度公式:

密度=质量/体积ρ=m/V

1.应用注意点:

1)ρ=m/V中ρ、m、V都是对同一物体而言。

2)对于同一物质,ρ一定,反映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m、V的大小无关,V增大,m也增大,ρ不变,即m/V不变

3)对于不同的物质,V相同,则m大的ρ也大,m小的ρ也小。

辨析:

“铁比棉花重”的说法是否正确?

铁的密度大,所以相同体积的铁比棉花的质量大,不能笼统地说“铁比棉花重”。

4)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5)密度的变型公式的应用:

m=ρV,V=m/ρ

2.密度表:

1)表中所给的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指的是常温常压下所测得的密度值。

要理解密度表中数值的意义:

ρ铁=7.9×

103千克/米3。

表示1米3铁的质量为7.9×

103千克。

2)据表得出:

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密度,故密度是物质的特征之一。

3)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的差别:

一般地:

ρ固体〉ρ液体〉ρ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大小相差不大,气体比它们约小1000倍。

但也有例外,如水银的密度就比钢铁等固体密度大。

4)记住:

铁、水、酒精、水银的密度值。

3.密度公式的应用:

在ρ、m、V三个量中,知道任意两个就可以确定第三个量。

要求熟练掌握公式的变形,即ρ=m/V,变形为:

m=ρV或V=m/ρ。

1)判断为何种物质(打假)

有一块金黄金属,质量为2225千克,体积是250分米3,问这块金属是什么?

可以根据公式算出密度,从而确定该金属的种类。

2)测大型物体的质量;

(矿山的质量)

有一用纯铜做成的纪念碑,体积为15m3,问其质量是多少?

可以根据密度公式:

已知密度和体积,算出质量。

3)测难以测量体积的物体体积。

(小石块或大理石碑)

例1、某品牌食用油上标有“5升,4千克”字样,该食用油的密度为_。

0.8千克/立方米

例2、三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有100克的盐水、酒精和水,比较它们的液面,液面最高的是()

A、盐水B、酒精C、水D、三个杯子中液面一样高

B

例4、下列三种物质:

水、盐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盐水〉水〉酒精

例5、小明家上个月用去自来水10米3,即用去水千克,每吨水的价格为1.8元,则这个月要交水费元。

【答案】:

10000,18

例6、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着等质量的水、酒精和食盐溶液,如下图所示则杯中是酒精。

考点三:

密度的测量(实验)

(1)固体物质的测量

【实验名称】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

(1)巩固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

巩固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法

(2)学习依据密度公式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实验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石块、玻璃杯、水、盐水、细线

【实验过程】

(1)测量石块的密度

1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

2先用量筒测出石块放入水前的体积V1,再将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V2-V1即为石块的体积V

3利用密度公式ρ=m/(V2-V1),即可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注意:

1、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量筒(或量杯)的用途.量筒是实验室里用来测物体体积的仪器.

  

(2)知道量筒的构造,学会判定量筒的最小分度和量程,认识“ml”表示“毫升”,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3)量筒一定要放置在水平面上,然后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4)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若液面呈凹形,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

若液面呈凸形,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5)用量筒(杯)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叫排液法.

(6)若仰视,读数比实际值偏小,测出的密度就偏大;

若俯视,读数比实际值偏大,测出的密度就偏小;

2、使用天平时应注意的问题: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为减少所用时间,只要指针在标尺红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即对于红线对称),即可认为平衡,而不必一定要等待指针停止;

(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

①天平不能再移动。

如有移动,必须再重新调节;

②天平左右两盘不能互换;

(3)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前后需二次调节横梁平衡:

称量前调节时,必须先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通过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来实现;

称量中只能通过加减砝码、移动游码来调节横梁平衡;

平衡后:

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4)如称量化学药品,须预先在盘中垫上纸;

(5)被测物与砝码应轻拿轻放,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

(6)若物体和砝码放置的位置反了,则要根据“左盘砝码质量=右盘物体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算出实际物体质量,如果没用游码,则读数与实际相等;

如果用了游码,物体质量比读数偏小,计算所得密度偏大。

例1:

某同学在测量小块岩石的密度中:

①如图所示,将各仪器的测量值写在记录实验数据表格;

②岩石的密度为。

解:

①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岩石的质量m=50g+20g+2.6g=72.6g,

∵V1=60cm3,V2=80cm3,∴岩石的体积V=V2-V1=80cm3-60cm3=20cm3.

故答案为:

表格中的数据依次为:

72.6,60,80,20.

②岩石的密度故答案为:

3.63g/cm3。

(2)液体密度的测量

测量盐水的密度:

①把盐水放在烧杯中测得总质量为m1;

②把部分液体倒入量筒测得体积为V

③测量剩余部分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

4计算倒出部分液体的质量为m1-m2

⑤计算液体的密度ρ=(m1-m2)/V

例2:

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使横梁平衡;

(2)在烧杯中倒入盐水,称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为75g;

(3)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cm3.再称量烧杯和剩下的盐水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使天平平衡;

(4)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游码位置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