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
《XX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Word格式.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和规范;
工业设备选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尽量减少工程投资。
1.2.3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及要求,阐述项目建设的理由及必要性,提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的类别、性质,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方案;
阐述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
提出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措施方案;
提出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进行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提出资金筹措方案及使用计划;
对项目进行财务效益评价、偿债能力和抗风险分析,对建设项目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1.2.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混凝土用量不断增加,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场分散搅拌混凝土的小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城市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因此,大力推广和运用予拌混凝土(又称商品混凝土)已成历史的必然。
混凝土予拌化是工业发达国家共同的成功经验,代表了混凝土生产的最新最先进水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是我国混凝土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1、建设工程集约化、专业化的需求
预拌商品混凝土是工程建设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社会进步、文明施工的体现。
混凝土的研制、生产、使用经历了170年的发展历史,予拌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的转变。
它体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
是建筑业依靠技术进步,改造小生产方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改革。
2、建设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
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水泥、骨料、水等无法准确计量,只能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施工,容易出现质量事故。
而予拌混凝土生产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在独立的试验室严格按照配合比,采用微机控制方式,通过电子计量,准确地生产出符合建筑设计要求的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尤其是使用了外加剂和活性掺和料生产的高强度混凝土,不但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现场搅拌混凝土容易形成的质量隐患。
3、城市文明建设的标志
广泛使用予拌混凝土,能大大减少噪音、粉尘、道路污染问题,解决了施工扰民和施工现场脏、乱、差等问题,也减轻了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
4、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体现
予拌混凝土全部使用散装水泥,年产40万m3的混凝土约用水泥19.45万吨,按照国家散装水泥办公室测算,每万吨散装水泥可节约包装费35万元,节电7.29万度,减少水泥损失500吨,带来综合经济效益1053万元。
正因为如此,“九五”时期建设部已将商品混凝土列为建筑工程中推广的10项新技术之一。
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使用商品混凝土的比例高达80%以上,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在东南沿海地区其发展势头强劲,按照国家建设部要求对高层建筑大部分县市已开始使用商品混凝土。
2003年10月,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2003]341号),文件规定,北京等城区从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其他省(自治区)辖市从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并逐步延伸到县级,为实现全国水泥散装化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为鼓励预拌混凝土的发展,国务院、相关部委、行业协会先后出台了《关于“七五”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几点意见》(建设部1988年)、《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若干意见》(全国建筑工业会议1995年)、《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年)、《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散装水泥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2006年)等相关政策法规。
特别是在2008年8月29日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明确规定了“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为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行政执法保证,对进一步提高预拌混凝土的推广力度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1.3项目概况
(一)拟建地点:
盘山县甜水乡新立村(造纸厂南、东侧)
(二)建设规模与目标
一期工程:
年生产能力40万m3预拌混凝土,建设预拌混凝土生产装置两套及相应的辅助配套设施、装备。
二期工程:
建设道桥沥青混凝土搅拌站;
(三)主要建设条件
1、土地资源及规划条件:
本项目规划用地用地33333m2,拟建项目用地符合盘锦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2、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条件:
项目选址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3、市场供应条件:
除主要生产设备需外购外,原辅材料供应近邻北镇沙石料厂、周边水泥厂且交通便利、市场顺畅,货源充足。
4、政策保障条件:
国务院、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鼓励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的多个文件,为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四)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项目总投资9161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6219万元;
二期工程投资2942万元。
一期工程。
项目总投资6219万元,其中:
土建工程费用822万元,设备费用3094万元;
其它费用662万元流动资金1641万元。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3050万元;
税后年利润1803万元(正常年份)。
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资金来源:
项目总资金9161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表1-1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建设规模
商品混凝土
m3
40
一期工程
2
总建筑面积
m2
26558
3
总定员
人
100
4
建设总投资
万元
9161
含二期投资2942万元
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
4578
为一期含其他投资
流动资金
1641
为一期工程
5
筹措方案
企业自有资金
6219
业主自筹
7
年经营收入
13050
以下均为正常年份
8
年总成本费用
10017
年经营成本
9723
9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630
10
年利润总额
2403
11
年所得税
600
12
年所得税后利润
1803
13
投资利润率
%
38.6
14
财务净现值
6763
Ic=12%
15
内部收益率
41.6
16
全部投资回收期
年
3.48
不含建设期
17
建设工期
1
1.4结论与建议
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推动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产业政策,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项目建于基础配套条件良好的,环境优越。
市场调查数据表明盘锦市及周边县市对预拌混凝土需求量较大,有利于企业经营、发展,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项目采用的工艺设备较为先进,生产工艺为国内目前通用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可靠。
项目年销售收入可达13050万元,利税总额2403万元,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竞争力水平分析,项目建成后,企业在该区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只要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完全能够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市场前景看好。
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明显。
(二)建议
1、项目承办单位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
2、按基本建设程序精心组织项目管理,推行限额设计,加强项目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严格控制项目投资。
3、由有资质的单位做好地质勘察,为工程提供基础技术支持。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预拌混凝土发展历程
预拌混凝土作为散装水泥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社会进步、文明施工的体现。
混凝土的研制、生产、使用经历了将近200年的发展历史。
预拌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的转变,它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是建筑依靠技术进步改变小生产方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改革,而且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预拌混凝土属性:
中国预拌混凝土行业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获得蓬勃发展。
为了区分20世纪50年代冶金系统如鞍钢及包钢企业内部曾使用过的集中搅拌混凝土,并强调其进入社会后的商品属性,曾命名它为“商品混凝土”。
但在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中,为了与国际接轨,仍称其为预拌混凝土,统观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具有建材行业的一般特性。
周期性:
由于整个建筑行业受季节影响较大,这也相应影响到建材行业,使其具有了季节性,一般在年底和年初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处于萎缩状态。
地域性:
由于建材行业受到有效运距的限制,区域市场价格差异较大。
投资拉动性:
预拌混凝土产量的增长直接受房地产施工及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增长的影响,属于投资拉动型行业,和水泥等其它建材产品一样直接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这从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历史都可以看到这个因素对行业影响的清晰脉络。
具有规模效应:
企业规模优势明显,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保供能力。
同时由于混凝土在发展过程中又具有一些独有的特性:
生产属于简单加工性质,进入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生产的非连续性,经常需要集中时段供应;
区域市场设备产能容易过剩,宜引发价格竞争;
单一企业规模不宜过大,类似商业网点,适宜合理布局,方能保持合理运距、及时供应、及时服务等。
由于混凝土行业具有这些特点,所以进入行业的企业也由其区域、发展状况等而有所不同。
商品混凝土行业进入者情况主要由以下几类构成:
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如各地建工及市政施工企业;
国外专业混凝土公司,如Hanson、Rinker等;
商品混凝土上游材料供应商及设备供应商发展而来,如华新水泥等;
房地产开发商(业主)的关系人(表现在发展成熟地区仍不断有新进入企业);
有一定资金和行业相关背景的私营业主;
有一定资金但没有任何相关行业背景的冒然进入者。
仅以2005年上海企业构成为例,国营企业占总数47.18%;
合资企业占总数26.06%;
民营企业占总数19.01%;
集体企业占总数7.74%。
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将是商品混凝土企业逐步由国有转向民营企业。
2.1.2预拌混凝土的发展现状
1、产业政策有力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