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化验工规程讲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1826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质化验工规程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水质化验工规程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水质化验工规程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水质化验工规程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水质化验工规程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质化验工规程讲解.docx

《水质化验工规程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质化验工规程讲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质化验工规程讲解.docx

水质化验工规程讲解

水质分析化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岗位职责:

1.1职属班长领导,完成化验室交给的各项任务。

1.2熟悉本岗位工艺流程,设备性能及工作原理,持证上岗。

1.3负责生活水,生产用循环水,软化水的水质分析。

1.4穿戴好劳保用品,禁止穿奇装异服或高跟鞋进入岗位。

1.5认真按工作指标进行化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并认真做好操作记录。

1.6精心维护保养化验设备、设施,确保完好状态。

1.7负责本岗操作间及管辖区清洁卫生,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1.8非本岗位人员,禁止进入化验操作现场。

2.操作方法

2.1pH值的测定

2.1.1概述

循环水中的PH值,是循环水化学处理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它是鉴定水的腐蚀和评定水处理的重要依据,要成功的实施任一水的化学处理方案,必须考虑循环水PH值的重要影响。

当循环水PH值高于3时,氢氧化铁沉淀;高于6.6时,羟基1,1-亚乙基二膦酸(盐)作为阻垢剂失效;高于7.0时,使用聚磷酸盐时出现点腐蚀,高于8.0时氯作为杀生剂失腐剂失效,低于6.5时,使用膦酸盐时,腐蚀率增大等等。

不一一列举。

因而,循环水的PH值时一个经常要分析、监测的项目。

2.1.2方法提要

定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浸入同一被测溶液中,成一原电池,其电动势与溶液的PH值有关。

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即可得出溶液的PH值。

2.1.3试剂和材料

2.1.3.1草酸盐标准缓冲溶液:

c[KH3(C2O4)2.2H2O]=0.05mol/L.称取12.61gpH基准试剂四草酸钾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于1000ml.

2.1.3.2酒石酸盐标准缓冲液:

饱和溶液.在25;C下,用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过量的(约75g/l)pH基准试剂苯二甲酸氢钾,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l.

2.1.3.3苯二甲酸盐标准缓冲溶液:

c(C6H4CO2HCO2K)=0.05mol/L.称取10.24g预先于(110±5)℃干燥1h的pH基准试剂苯二甲酸氢钾,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L。

2.1.3.4磷酸盐标准缓冲溶液:

c(KH2PO4)=0.025mol/L;c(Na2HPO4)=0.025mol/L。

称取3.39gpH基准试剂磷酸二氢钾和3.53gpH基准试剂磷酸氢二钠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L。

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钠需预先在(120±10)℃干燥2h。

2.1.3.5硼酸盐标准缓冲溶液:

c(Na2B4O7·10H2O)=0.01mol/L。

称取3.80pH基准试剂十水合四硼酸钠,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L。

2.1.3.6氢氧化钙标准缓冲溶液:

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在25℃时,用无二氧化碳的水制备pH基准试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

存放时应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

一旦出现浑浊,应弃去重配。

2.1.4仪器和设备

2.1.4.1酸度剂:

分度值为0.02pH单位。

2.1.4.2玻璃指示电极:

使用前须在水中浸泡2h以上,使用后应立即清洗并浸于水中保存。

若玻璃电极表面污染,可先用肥皂或洗涤剂洗。

然后用水淋洗几次,再浸入(1+9)盐酸溶液中,以除去污物。

最后用水洗净,浸入水中备用。

表1.1不同温度时各标准缓冲溶液的pHs值

温度℃

草酸盐标准缓冲溶液

苯二甲酸盐标准缓冲溶液

酒石酸盐标准缓冲溶液

磷酸盐标准缓冲溶液

硼酸盐标准缓冲溶液

氢氧化钙标准缓冲溶液

0

1.67

4.00

6.98

9.46

13.42

5

1.67

4.00

6.95

9.39

13.21

10

1.67

4.00

6.92

9.33

13.00

15

1.67

4.00

6.90

9.28

12.81

20

1.68

4.00

6.88

9.23

12.63

25

1.68

4.01

3.56

6.86

9.18

12.45

30

1.69

4.01

3.55

6.85

9.14

12.29

35

1.69

4.02

3.55

6.84

9.11

12.13

40

1.69

4.04

3.55

6.84

9.07

11.98

2.1.4.3饱和甘汞参比电极:

使用时电极上端小孔的橡皮塞必须拔出,以防止产生扩散电位影响测定结果。

电极内氧化钾溶液中不能有气泡,以防止断路。

溶液中应保持有少许氯化钾晶体,以保证氯化钾溶液的饱和。

注意电极液各部都不被沾污和堵塞,并保持液各部适当的渗出流速。

2.1.4.4复合电极:

可代替玻璃指示电极和饱和甘汞参比电极使用。

初次使用前须在水中浸泡24h以上,使用后应立即清洗。

2.1.5分析步骤

2.1.5.1调试:

按酸度计说明书调试仪器。

2.1.5.2定位:

按试剂和材料所述,分别制备两种缓冲溶液,使其中一种的pH值大于并接近试样的pH值,另一种小于并接近于试样的pH值。

调节pH计温度补偿旋扭至所测试样温度值。

按表1.1所标明的数据,依次校正标准缓冲溶液在该温度下的pH值。

重复校正直到其读数与标准缓冲溶液的pHs值相差不超过0.02pH单位。

2.1.5.3测定:

用分度值为1℃的温度计测量试样的温度。

把试样放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并将酸度剂的温度补偿旋纽调至所测试样的温度。

浸入电极,摇匀,测定。

2.1.6分析结果的表述

2.1.6.1报告被测试样温度时应精确到1℃。

2.1.6.2报告被测试样pH值时应精确到0.1个pH单位。

2.1.7允许差

取平均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pH单位。

2.2电导率的测定

本方法采用静态法测定,适用于电导率大于3μS/cm(25℃)的水样的电导率测定。

2.2.1方法提要

溶解于水的酸、碱、盐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成正、负离子,使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能力,起导电能力的大小可用电导率表示。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通常是用两个金属片(即电极)插入溶液中,测量两极间电阻率大小来确定。

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其定义是截面积为1cm2,极间距离为1cm时,该溶液的电导。

电导率的单位为西每厘米(S/cm)。

在水分析中常用它的百万分之一即微西每厘米(μS/cm)表示水的电导率。

溶液的电导率于电解质的性质、浓度、溶液温度有关。

一般,溶液电导率是指25℃时的电导率。

2.2.2试剂的材料

2.2.2.1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

称取在105℃干燥2h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74.552g,用新制备的Ⅱ级水溶解后移入1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

2.2.2.2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

称取在105℃干燥2h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7.4552g,用新制备的Ⅱ级水溶解后移入1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

2.2.2.30.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

称取在105℃干燥2h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0.7455g,用新制备的Ⅱ级水溶解后移入1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

2.2.2.40.0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

于使用前准确吸取0.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100ml,移入1L容量瓶中,用新制备的Ⅰ级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以上氯化钾标准溶液,应放入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这些氯化钾标准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如表2.1所示。

表2.125℃下不同浓度KCL标准溶液的电导率

溶解浓度/mol/L

1

0.1

0.01

0.001

电导率/(μS/cm)

111342

12856

1408.8

146.93

2.2.3仪器和设备

2.2.3.1电导仪(或电导率仪):

测量范围0~10μS/cm,相当于电阻范围∞~100k。

2.2.3.2电导电极(简称电极):

实验室常用的电导电极为白金电极或铂黑电极。

每一电极有各自的电导池常数,分为下列三类:

即0.1以下,0.1~1.0及1.0~10。

2.2.3.3温度计:

精度应高于±0.5℃。

2.2.4分析步骤

2.2.4.1电导率仪的操作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2.2.4.2水样的电导率大小不同,应使用电导池常数不同的电极。

不同电导率的水样可参照表2.2选用不同电导池常数的电极。

将选择好的电极用Ⅱ级水洗净,再用Ⅰ级水洗1~3次,浸泡在Ⅰ级水中备用。

2.2.4.3取适量(50~100mL)水样放入塑料杯或硬质玻璃杯中,将电极用被测水样冲洗2~3次后,浸入水样中进行电导率测定,重复取样测定2~3次,测定结果读数相对误差均在±3%以内,即为所测的电导率值(采用电导仪时读数为电导值,注意温度补偿旋钮的使用)。

同时记录水样温度。

2.2.4.4对未知电导池常数的电极或者需要校正电导池常数时,可用该电极测定已知电导率的氯化钾标准溶液[温度(25±5)℃]的电导(见表2.1),然后按所测结果算出该电极的电导池常数。

为了减小误差,应当选用电导率于待测水样相近的氯化钾标准溶液来进行标定。

电极的电导池常数按式K=S1/S2计算。

式中K(cm-1)为电极的电导池常数;S1(μS/cm)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率;S2(μS)用未知电导池常数的电极测定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

表2.2不同电导池常数的电极的选用

电导池常数/cm-1

〈0.1

0.1~1.0

1.0~10

电导率/(μS/cm)

3~100

100~200

〉2000

2.3铁离子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计)

本方法适用于循环冷却水和天然水中总铁离子的测定,其含量小于1mg/L。

若含量高于此值,可适当稀释后按此法测定。

2.3.1原理

铁离子在PH值3~9的条件下,于邻菲罗啉(1,10—二氮杂菲)反应,生成桔红色络合离子:

3C12H⒏N2+Fe2+→[Fe(C12H⒏N⒉)⒊]2+。

此络合离子在PH值3.0~4.5时最为稳定。

水中三价铁离子用盐酸羟胺还原成亚铁离子,即可测定总铁。

2.3.2试剂

2.3.2.11+1盐酸溶液;

2.3.2.21+1氨水;

2.3.2.3刚果红试纸;

2.3.2.410%盐酸羟胺溶液;

2.3.2.50.12%邻菲罗啉溶液;

2.3.2.6铁标准溶液。

称取0.864g硫酸铁铵[FeNH4(SO4)2·12H2O]溶于水,加2.5mL硫酸,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此溶液为1mL含0.1mg铁标准溶液。

吸取上述铁标准溶液10mL,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为1mL含0.01mg铁标准溶液。

2.3.3仪器

分光光度计

2.3.4分析步骤

2.3.4.1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1mL含0.01mg铁标准溶液0,1.0,2.0,3.0,4.0,5.0mL于6只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约25mL,各加1毫米长的刚果红试纸,在试纸呈蓝色时,各瓶加1mL10%盐酸羟胺溶液,2mL0.12%邻菲罗啉溶液,混匀后用1+1氨水调节使刚果红试纸呈紫红色,再加1滴1+1氨水,使试纸呈红色,用水稀释至刻度。

10分钟后于510nm处,用3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测其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铁离子毫克数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3.4.2水样的测定

取水样50mL于150mL锥形瓶中,放入1毫米长的刚果红试纸,用1+1盐酸溶液调节使水呈酸性,

PH>3,刚果红试纸显蓝色。

加热煮沸10分钟冷却后移入50mL容量瓶中,加10%盐酸羟胺溶液1mL,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