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的设计计算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41763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4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Word格式.docx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础的设计计算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Word格式.docx

式中:

——横向土抗力,kN/m2;

——地基系数,kN/m3;

——深度Z处桩的横向位移,m。

2.影响土抗力的因素

(1)土体性质

(2)桩身刚度

(3)桩的入土深度

(4)桩的截面形状

(5)桩距及荷载等因素

3.地基系数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1)概念

地基系数C表示单位面积土在弹性限度内产生单位变形时所需施加的力,单位为kN/m3或MN/m3。

(2)确定方法

地基系数大小与地基土的类别、物理力学性质有关。

地基系数C值是通过对试桩在不同类别土质及不同深度进行实测及后反算得到。

大量的试验表明,地基系数C值不仅与土的类别及其性质有关,而且也随着深度而变化。

由于实测的客观条件和分析方法不尽相同等原因,所采用的C值随深度的分布规律也各有不同。

常采用的地基系数分布规律有图下所示的几种形式,因此也就产生了与之相应的基桩内力和位移的计算方法。

图4-1地基系数变化规律

现将桩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弹性地基梁计算方法概括在表下中。

桩的几种典型的弹性地基梁法表4-1

计算方法

图号

地基系数随深度分布

地基系数C表达式

说明

m法

4-50a)

与深度成正比

C=mZ

m为地基土比例系数

K法

4-50b)

桩身第一挠曲零点以上抛物线变化,以下不随深度变化

C=K

K为常数

C值法

4-50c)

与深度呈抛物线变化

C=cZ0.5

c为地基土比例系数

张有龄法

4-50d)

沿深度均匀分布

C=K0

K0为常数

上述的四种方法各自假定的地基系数随深度分布规律不同,其计算结果是有差异的。

实验资料分析表明,宜根据土质特性来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

(二)单桩、单排桩与多排桩

1.单排桩的概念与力的分配

是指与水平外力H作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仅有一根或一排桩的桩基础。

(2)力的分配

对于单排桩,如下图所示桥墩作纵向验算时,若作用于承台底面中心的荷载为N、H、My,当在单排桩方向无偏心时,可以假定它是平均分布在各桩上的,即

(4-2)

——桩的根数。

当竖向力N在单排桩方向有偏心距e时,如图所示,即Mx=Ne,因此每根桩上的竖向作用力可按偏心受压计算,即

图4-2单桩、单排桩及多排桩图4-3单排桩的计算

由于单桩及单排桩中每根桩桩顶作用力可按上述简单公式计算,所以归成一类。

2.多排桩概念基力的分配

是指在水平外力作用平面内有一根以上桩的桩基础(对单排桩作横桥向验算时也属此情况)。

不能直接应用上述公式计算各桩顶上的作用力,须应用结构力学方法另行计算。

(三)桩的计算宽度

1.定义

计算桩的内力与位移时不直接采用桩的设计宽度(直径),而是换算成实际工作条件下相当于矩形截面桩的宽度b1,b1称为桩的计算宽度。

2.采用计算宽度的原因

为了将空间受力简化为平面受力,并综合考虑桩的截面形状及多排桩桩间的相互遮蔽作用。

3.计算方法

根据已有的试验资料分析,现行规范认为计算宽度的换算方法可用下式表示:

·

·

()(4-3)

()——与外力H作用方向相垂直平面上桩的边长(宽度或直径);

——形状换算系数,即在受力方向将各种不同截面形状的桩宽度乘以

,换算为相当于矩形截面宽度,其值见表;

——受力换算系数,即考虑到实际桩侧土在承受水平荷载时为空间受力

问题,简化为平面受力时所采用的修正系数,其值见表;

K——各桩间的相互影响系数。

如图所示,当水平力作用平面内有多

根桩时,桩柱间会产生相互产生影响。

为了考虑这一影响,可将桩的实际宽度(直径)乘以系数K,其值按下式决定:

L1≥0.6h1时K=1.0;

当L1<0.6h1时

计算宽度换算表4-2

名称

符号

基础形状

形状换算系数

Kf

1.0

0.9

受力换算系数

K0

(4-4)

L1——与外力作用方向平行的一排桩的桩间净距(图3-53);

h1——地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桩柱的计算埋入深度,可按下式计算,但h1值不得大于桩的入土深度(),h1=3(d+1)m;

d——桩的直径,m;

——根据与外力作用方向平行的所验算的一排桩的桩数而定的系数。

当=1时=1,当=2时=0.6,当=3时=0.5,当≥4时=0.45。

但桩基础中每一排桩的计算总宽度不得大于(+1),当nb1大于(+1)时,取(+1)。

为边桩外侧边缘的距离。

图4-4相互影响系数计算

当桩基础平面布置中,与外力作用方向平行的每排桩数不等,并且相邻桩中心距≥(b+1)时,可按桩数最多一排桩计算其相互影响系数K值,并且各桩可采用同一影响系数。

为了不致使计算宽度发生重叠现象,要求以上综合计算得出的b1≤2b。

以上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理论和实践的根据也是不够的,因此国内有些规范建议简化计算。

圆形桩:

当d≤1m时,b1=0.9(1.5d+0.5);

当d>1m时,b1=0.9(d+1)。

方形桩:

当边宽b≤1m时,b1=1.5b+0.5;

当边宽>1m时,b1=b+1。

而国外有些规范更为简单:

柱桩及桩身尺寸直径0.8m以下的灌注桩,b1=d+1(m);

其余类型及截面尺寸的桩,b1=1.5d+0.5(m)。

(四)刚性桩与弹性桩

为计算方便起见,按照桩与土的相对刚度,将桩分为刚性桩和弹性桩。

1.弹性桩

当桩的入土深度时,这时桩的相对刚度小,必须考虑桩的实际刚度,按弹性桩来计算。

其中称为桩的变形系数,

2.刚性桩

当桩的入土深度≤时,则桩的相对刚度较大,计算时认为属刚性桩,

二、“m”法计算桩的内力和位移

(一)计算参数

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宜通过桩的水平静载试验确定。

但由于试验费用、时间等原因,某些建筑物不一定进行桩的水平静载试验,可采用规范提供的经验值如下表所示。

非岩石类土的比例系数m值

序号

土的分类

m或m0(MN/m4)

1

流塑粘性土IL>1、淤泥

3~5

2

软塑粘性土1>IL>0.5、粉砂

5~10

3

硬塑粘性土0.5>IL>0、细砂、中砂

10~20

4

坚硬、半坚硬粘性土IL<0、粗砂

20~30

5

砾砂、角砾、圆砾、碎石、卵石

30~80

6

密实粗砂夹卵石,密实漂卵石

80~120

在应用上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由于桩的水平荷载与位移关系是非线性的,即m值随荷载与位移增大而有所减小,

图4-5比例系数m的换算

因此,m值的确定要与桩的实际荷载相适应。

一般结构在地面处最大位移不超过10mm,对位移敏感的结构、桥梁工程为6mm。

位移较大时,应适当降低表列m值。

2.当基桩侧面由几种土层组成时,从地面或局部冲刷线起,应求得主要影响深度hm=2(d+1)米范围内的平均m值作为整个深度内的m值(见图4-5)对于刚性桩,hm采用整个深度h。

当hm深度内存在两层不同土时:

(4-5)

当hm深度内存在三层不同土时:

(4-6)

3.承台侧面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Cn

Cn=m·

hn(4-7)

m——承台埋深范围内地基土的水平抗力系数,MN/m4;

hn——承台埋深,m。

4.地基土竖向抗力系数C0、Cb和地基土竖向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0

(1)桩底面地基土竖向抗力系数C0

C0=m0h(4-8)

m0——桩底面地基土竖向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kN/m4,近似取m0=m;

h——桩的入土深度(m),当h小于10m时,按10m计算。

(2)承台底地基土竖向抗力系数Cb

Cb=m0hn(4-9)

hn——承台埋深(m),当hn小于1m时,按1m计算。

岩石地基竖向抗力系数C0表3-17

单轴极限抗压强度标准值RC(MPa)

C0(MN/m3)

≥25

300

15000

注:

当RC为表列数值的中间值时,C0采用插入法确定。

(二)符号规定

在公式推导和计算中,取4-6图所示的坐标系统,对力和位移的符号作如下规定:

横向位移顺x轴正方向为正值;

转角逆时针方向为正值;

弯矩当左侧纤维受拉时为正值;

横向力顺x轴方向为正值,如4-7图所示。

图4-6桩身受力图示

(三)桩的挠曲微分方程的建立及其解

图4-7xz、φz、Mz、Qz的符号规定

桩顶若与地面平齐(Z=0),且已知桩顶作用水平荷载及弯矩M0,此时桩将发生弹性挠曲,桩侧土将产生横向抗力σzx,如图3-55所示。

从材料力学中知道,梁的挠度与梁上分布荷载q之间的关系式,即梁的挠曲微分方程为

(4-9)

E、I——分别为梁的弹性模量及截面惯矩。

因此可以得到桩的挠曲微分方程为

(4-10)

E、I——分别为桩的弹性模量及截面惯矩;

——桩侧土抗力,,C为地基系数;

——桩的计算宽度;

——桩在深度处的横向位移(即桩的挠度)。

将上式整理可得

或(4-11)

——桩的变形系数或称桩的特征值(1/m),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从桩的挠曲微分方程中不难看出,桩的横向位移与截面所在深度、桩的刚度(包括桩身材料和截面尺寸)以及桩周土的性质等有关,是与桩土变形相关的系数。

式(4-11)为四阶线性变系数齐次常微分方程,在求解过程中注意运用材料力学中有关梁的挠度与转角、弯矩和剪力之间的关系,即

(4-12)

就可用幂级数展开的方法求出桩挠曲微分方程的解(具体解法可参考有关专著)。

若地面处即=0处,桩的水平位移、转角、弯矩和剪力分别以、、和表示,则桩挠曲微分方程(式4-11)的解即桩身任一截面的水平位移的表达式为

(4-13)

利用式(4-13),对求导计算,并通过归纳整理后,便可求得桩身任截面的转角、弯矩及剪力的计算公式:

(4-14)

(4-15)

(4-16)

根据土抗力的基本假定,可求得桩侧土抗力的计算公式:

(4-17)

以上公式(4-14)、(4-15)、(4-16)、(4-17)中,Ai、Bi、Ci、Di(i=1~4)为16个无量纲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