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二氧化钛和钛矿工业的形势及发展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1156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中国二氧化钛和钛矿工业的形势及发展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中国二氧化钛和钛矿工业的形势及发展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中国二氧化钛和钛矿工业的形势及发展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中国二氧化钛和钛矿工业的形势及发展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中国二氧化钛和钛矿工业的形势及发展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中国二氧化钛和钛矿工业的形势及发展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中国二氧化钛和钛矿工业的形势及发展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中国二氧化钛和钛矿工业的形势及发展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中国二氧化钛和钛矿工业的形势及发展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在钛矿的蕴藏总量中,四川省攀西地区占90%,其余重要的矿体位于河北、海南、云南、湖北、广东、广西、山西、陕西和河南等省(区)。

国内钛矿产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共有矿(点)近100个,但除攀枝花以外,其余各矿(点)无实质性的大规模现代化的机械作业能力,钛矿产品的品质较低劣且不均衡,数量也不能满足二氧化钛工业的生产需求。

中国的二氧化钛生产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非颜料用产品(电焊条、搪瓷等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0年开始设厂生产普通锐钛型产品,1972年起试生产普通金红石型产品,此后各地陆续兴建大批小企业,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大小小的二氧化钛生产厂(点)最多时达到100余个,但当时规模最大的也不足5000t/a。

90年代初,中国先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引进3套硫酸法和1套氯化法二氧化钛生产装置,设计规模都是1.5万t/a,这对后来中国二氧化钛工业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提升作用。

直到现在,这4套生产线在中国仍然是最先进的,产品质量(包括锐钛型)一直处于业内领先的水平。

中国现在有近70家二氧化钛生产企业,超过了除中国以外世界其余地区的总和。

全国二氧化钛的总生产能力和实际总产量从2002年起已位居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位。

3中国钛矿和二氧化钛工业的基本现状

3.1钛矿

3.1.1天然金红石

天然金红石(naturalrutile)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富钛料,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中国被认为是严重短缺并依赖于固外资源的14种战略储备矿物之一,每年产量不超过4000t,基本上只用于提炼金属钛,优先用于航天和航空等尖端工业部门。

前些年,相继在河南省西南部的南召-泌阳-西峡一带和江苏省东海县境内勘探发现世界罕见的特大型金红石矿,其中河南矿的品位达到2.0%-4.1%,可采资源量达5000万t,相当于500个大型矿

床的规模。

而江苏东海矿的品位更高,平均达到3.5%,资源量也达到特大型规模。

这两地金红石矿的发现和未来的商品化,不但将改变中国金红石型矿原来严重紧缺的局面,而且将为氯化法二氧化钛的生产提供优质的原料,有助于中国氯化法二氧化钛工业水平的提高。

3.1.2钛铁矿

钛铁矿(ilmenite)分为砂矿(beachsands)和岩矿(rock、deposits)两类。

一般而言,世界上砂质钛铁矿只分布于少数国家的沿海地区,如美国佛罗里达的西部、印度的南部和澳大利亚东西海岸。

砂矿由于长期受水流冲击和风蚀作用,矿源集中,品位也比岩矿高得多。

而岩矿通常属多元素的共生矿,成分复杂,品位低,分布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国际权威性机构公布的全球天然钛矿地质储量中,钛铁矿占80%,金红石占20%。

这些数据基本以砂矿资源为依据,岩矿只包括加拿大、挪威等地品位特高(原矿中含钛铁矿39%-75%)的富矿,岩矿的采选难度大,商业价值较低。

中国在世界钛矿储量排序中居第6位,前5位为澳大利亚、南非、巴西、美国和印度。

中国钛铁矿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的攀枝花——西昌地区、河北省的承德地区,以及云南、海南和广东、广西,其中后4省、区是国内品质较高的砂状钛铁矿的主要贮地,但因储量不大,又经过多年开掘,目前资源量已很有限,产量不可能逐年提高。

中国钛铁矿的资源特点是拥有大量的钒钛磁铁矿,这类矿物属于岩矿性质,含有大量的钙、镁和有色金属元素等主要杂质成分,通过常规采选方法很难分离和除尽,所以不被国际同行看好,也不适合制备氯化法工艺用钛渣(titaniumslag)。

目前,大多数中国硫酸法二氧化钛企业全部采用这类钛精矿作生产原料,这在国际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是国产二氧化钛产品品质长时期无实质性进展的基本原因之一。

在钛矿产业方面,中国除攀枝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钛业公司拥有25万t/a钛精矿生产规模、河北承德7万t/a钛铁矿项目中的4万t/a工程基本竣工正在试生产以外,其余各地钛铁矿点均无大型采选装置,总数近100个矿点遍布各矿区,产品品质杂乱不齐无保障,而且总体数量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1.3富钛料

富钛料(ilmeniteconcentrate)就是钛铁矿加工提纯后的钛矿原料,其工业产品有2类:

合成金红石(syntheticrutile)和钛渣。

中国合成金红石的产量很小,年产量不足2000t,生产厂只有自贡和重庆天原两家,主要供非颜料领域使用。

中国钛渣的总生产规模为7万-8万t/a,近年实际年生产量只有4万余t,其品位在92%以上,在二氧化钛行业中只能用于氯化法工艺,硫酸法生产厂适用的低品位酸溶性品种在中国还是生产空白。

3.1.4市场供需状况

1998年以后,中国二氧化钛工业规模和产量连续翻番,但与之形成极大反差的是钛矿产业未能有同步发展,即使是硫酸法全行业也是清一色使用低档钛矿,自2000年起也趋供应紧张,不得不每年从国外进口钛矿补充。

2003年,中国钛精矿的消费量在120万t以上,当年国内产量85万-90万t,进口25万-30万/t,其中澳大利亚产品占近20万t,其余来自印度、越南和朝鲜等国家。

进入2004年,二氧化钛生产企业的产量进一步增大,相应地加大了中国钛精矿供求紧张的压力。

有的企业的库存量只有一星期左右,甚至有的企业已多次陷入“无米之炊”的窘境。

令人更为忧虑的是,钛精矿的品质每况愈下。

由于产自不同矿点,有的生产企业的钛矿质量批次之间的差别实在太大,连外观颜色都有明显区别,棕红、灰、黑都有;

钛精矿的品位从早期的48%-50%到前些年的47.5%-48%,如今,有的已降到43%,甚至42%,用这样的钛原料能生产出优质的二氧化钛颜料,~中国钛矿产业对二氧化钛工业的严重制约达到何等程度~

3.2二氧化钛

3.2.1生产能力、主要生产商及主要产品牌号

2002年中国二氧化钛总生产能力为55万t/a左右,2003年达到近60万t/a,其中金红石型占15万t,锐钛型,与33万-35万t,搪瓷、焊条、陶瓷等用非颜料级品种占10万-12万t,全国现有生产企业近70家,各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商及其牌号如表1所列。

表1各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商及其牌号

生产商牌号

金红石中核华原R-215

重庆渝港R244、R248

济南裕兴R818

镇江钛白ZR-940

南京钛白BA01-03

山东金虹5R-236

锦州钛业CR-501

湖南永利ZR-610

锐钛型镇江钛白ZA-100、ZA-120

南京钛白BA01-01上海焦化BA01-01、BA01-02攀钢钛业PTA120、PTA110、

PTA100济南裕兴BA01-01湖南永利BA01-01、ZA100湖南今天JTA601、JTA611、

JTA801衡阻新华冶金A-121、A-131江西添光GA-100、GA-102、

BA01-01广西苍梧顺风BA01-01广西平桂飞碟PGA100、PGA110广西百合BA01-01广西大华BA01-01藤县东茂BA01-01、CTA100铜陵安纳达BA01-01重庆新华BA01-01、B101武汉方圆FA-100河南焦作佰利BA01-01

河南漯河半茂BA01-01山东枣庄天元BA01-01、TYA-215

江苏淮安飞洋BA01-01

云南大互通BA01-01

常州长江BA01-01

广东韶关CTA100

非颜料广西藤县雅照

广州钛白

安徽马鞍山金

星等

(二)中国二氧化钛和钛矿工业的形势及发展分析3.2.2产量、进出口量和市场容量

2000-2003年,中国二氧化钛的实际生产量、出口量、进口量和市场表观需求量如表2所列。

表2中国二氧化钛的实际生产量、出口量、

进口量和市场表观需求量t

年份生产量出口进口量表观需

量求量2000290000556031419403763372001330000555351531304275952002390000683291879515096222003480000790152285336295183.2.3产品的品种与品质

这里只涉及到具有着色功能的锐钛型和金红石型产品。

实事求是地说,经过近

40年的发展,尤其是1998年以后这几年间的高速发展,中国二氧化钛工业在产

能、产量、产品的品质和品种、生产装备、工艺技术、自动化管理、分析检测等各方面都已取得长足的发展。

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仍非常明显。

由于钛矿原料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滞后,不但数量不能满足需求,质量也明显下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酸溶性钛渣到现在还是空白,既无生产,更无应用。

而二氧化钛产品无论是锐钛型还是金红石型的综合品质都不能与国外大公司的产品相抗衡,也缺乏现代意义上的专用型或多功能型产品品种。

现行国家标准GB1706-1993中的产品类型共有3种,其中普通锐钛型产品有2类,一类是经过简单的表面处理,主要是只经过AlO包膜的A型,耐候性等指232

标稍好于未经表面包膜的A型产品,国内只有上海焦化公司钛白粉分公司一家1

企业生产A型产品,且年产量只有1000t左右,市场很小。

A型是中国二氧化21

钛行业多年来的主导产品,2003年全国二氧化钛的总产量为47万,49万t,A1型产品占30万t左右,而金红石型只占9万余t。

中国普通锐钛型二氧化钛颜料与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同类型产品(如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的A-100)相比,部分指标已能达到或至少接近,但综合性能仍有差距,主要是外观和应用性能,这当然与具体的生产工艺(如水解)和所用的钛矿原料(低档次钛铁矿)有关。

另一差距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致于长期以来,企业习惯于采用产品的等级制和所谓的“一级品率”,甚至国家标准也将包括锐钛型产品在内时各类产品的质量分为3个等级;

这在国际上是绝无仅有的。

近年来中国锐钛型二氧化钛颜料产品中品质相对较高且较稳定的品牌应首数攀钢钛业公司的PTA120系列,其次是济南裕兴、镇江钛白粉公司、上海焦化公司钛白粉分公司、南京钛白公司等沿海一些传统型大企业的产品。

近年一些新兴的企业,如安徽铜陵安纳达、山东淄博钴业、武汉方圆、江西添光、广西百合化工、苍梧顺风、平桂飞碟、百色大华、云南大互通的产品质量已完全或基本与上述大厂相当。

国产锐钛型二氧化钛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内用涂料/油漆,工业涂料中的底涂和中涂层,使用期限较短的道路标志涂料,高档的纸张以及对耐候性要求不高的塑料制品,或者与金红石型二氧化钛配合、应用于一般的室外场合。

合成(化学)纤维消光用二氧化钛是锐钛型产品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全球市场量每年在10万t以上,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合成纤维生产国,每年对该产品的需求量已达2万t左右。

合成纤维消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