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41103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第一课中国山水画艺术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初步理解意境的营造是山水画的“灵魂”,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

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的审美精神。

教学难点:

领会意境的营造在古代山水画中独特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播放古琴曲,展示高山流水图片,从而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切入课题《中国山水画艺术》

(二)山水画和照片对比,体会区别,感受意境

对比展示风光照片、画册图片与中国古代山水画。

提出问题:

你觉得山水画与自然景色在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意境?

为什么画家喜欢借山水画去抒情,营造意境?

意境的表现在山水画中真的很重要吗?

通过对比真实的景色与艺术作品,了解中国的山水画不仅描绘了自然山水,而且寄托了画家个人的情感和理想,同时也表达了画家的主观感受。

意境是照片难以达到的效果,进一步体会意境的创造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认识意境

通过展示中国山水画作品与西方风景画作品,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教师巡回参与引导与讨论。

 欣赏《千里江山图》与《佛拉富德小屋》

观察这两幅作品在空间处理上有什么不同?

你能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吗?

让学生自主学习,多方采集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引导学生比较讨论,使学生进一步对作品的意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四)山水画欣赏,情融于画,理解意境

不同时期的作品对意境也有不同的追求,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作品分组认领一幅进行讨论,分析中国山水画家是如何表现意境的

(1)画家生活的背景与时代

(2)画家的风格及著名作品

(3)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样的景物?

(4)作品用了哪些技法表现?

(5)传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6)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从观察画面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入手,并结合时代的背景,画家的情感、品格来讨论,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启发他们积极的回答,说出自己的看法.  

(五)课后拓展

课后让学生在相关的网站上进一步欣赏我国山水画,领会意境。

 课后反思:

 

第二课实用美观的产品设计总第2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关注生活中的设计的习惯,学会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欣赏、分析、评述一件生活用品的设计效果,认识实用与美观有机结合的设计原则。

教学重点: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生活用品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生活用品美观与实用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请学生以一件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为例说出喜欢它的理由(从功能、造型、色彩等方面),导出学习内容。

三、进入新课:

  1、我们日常生活的用品应该是实用的,同时又是美观的。

日用产品不仅给使用者带来方便,也使人们在使用时感到舒适和愉快,很自然地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们应该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和分析接触到的工业产品,认识设计的成功和不足,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多媒体展示古今中外的几种优秀生活用品,引导学生欣赏,师生共同分析,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提示和归纳。

2、设计者在设计各种用品时不仅要考虑美观而且充分考虑了实用的各种细节,着实让人感动。

中国有句古话叫"学以致用",即物品的存在都有它特定的用途的,所以,产品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它的用途(功能),同时,人对物质产品还有精神方面的要求。

(欣赏红漆花形洗子)漆器制造在申国有悠久的历史,在自然的花朵形状的基础上加以规整化,是一件实用与美观

结合得非常好的作品。

   请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生活用品,共同讨论它们的设计好在哪里,有什么缺点。

   将几件相同用途的生活用品放到一起对比欣赏,展开讨论:

同是喝水的环子,你更喜欢哪只,为什么?

进行分析评述。

四、反馈阶段:

  师生讨论以下问题:

  1、购买某种生活用品时你知何进行选择?

  2、生活用品的设计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五、总结

  人类生活中处处存在设计,设计是为了更高质量的生活,生活用品设计不能单从美观的角度出发,要从功能、材料、形式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做到美观而实用。

课后反思:

 

第三课多样的“世博”建筑总第3课时

教学目标:

 欣赏现代建筑艺术的形式美,体会建筑与人的关系。

认识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感受建筑艺术的个性美感。

教学重点:

了解现代建筑的有关知识,提高对现代建筑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能对身边的建筑进行简单评价,并能小组合作制作简单的立体建筑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带来植物(仙人球)用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博物馆设计了一个“球体网架”建筑来引入课题。

二、新知探究

1、师生共同欣赏“世博’建筑作品,感受建筑的美。

建筑的产生同样来源于生活。

举例说明各种建筑的设计背景。

 2、图片欣赏,了解“世博”建筑特点:

造型多样,技术先进,物景相融。

  3、播放录像,展示家乡比较知名的建筑。

学生对这些建筑进行一定的评价。

三、动手制作:

  通过欣赏,请学生为学校设计艺术楼,外形要求奇特,能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学习小组进行相互评价。

四、课后延伸:

可以到网上查找建筑的相关资料现代建筑。

课后反思:

 

第四课有趣的影像(选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如相机的类型、相机的基本结构和相片的储存方式。

2、初步掌握照相机的拍摄姿势和方法。

3、欣赏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培养学生对摄影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照相机的拍摄姿势和方法。

教学难点:

欣赏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培养学生对摄影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在照镜子时寻找发现。

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照相机,你们想不想来照一照,看看你是什么样的?

照完以后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二、进入主题,使学生了解相机及照片。

1、初步认知

师:

其实呀,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也有许多东西会让我们照了会变的很有趣。

出示几组贴近孩子生活的摄影作品,同时配合讲解摄影的基本原则:

(1)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2)必须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题,在构图时注意整个画面的均衡,以及方向性和深度感。

(3)画面必须简洁,突出被摄主体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有意让它的尺寸看起来比周围的东西大些。

2、探索活动

引导学生在周围生活中寻找有趣的影像。

  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能照出有趣的照片,现在,老师要请你到四周去照一照找一找。

学生进行操作探索活动

  师: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三、学生尝试照相,教师辅导。

四、活动延伸

  总结本课知识,引导学生继续探索相机的秘密。

课后反思:

 

第五课多彩的田园风光总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理解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产生的影响。

2、引导学生体会色彩风景画与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

教学难点:

如何调配颜色,如何画一幅色彩风景画。

教学重点:

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体会色彩风景画的情感。

教学手段:

示范、观察、讨论、作业、多媒体演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欣赏风光片:

①提出问题:

雪为何会呈现出黄色和蓝色?

②演示、观察环境色、光源色对白色石膏体色彩的影响。

③分析风景画中,白色物体的色彩变化。

二、讨论色彩

 如果物体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红色、蓝色或其他的颜色,那它的色彩会呈现怎样的变化?

①得出结论:

受光面:

固有色+光源色

中间面:

固有色为主

背光面:

固有色加暗+环境色的反光

投影:

固有色加暗+环境色

②总结:

大自然是我们色彩的宝库,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是由于不同的固有色在不同的环境、在不同光源的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一幅幅多彩的风景画。

三、练习从景物中提取色、彩,并讲述它的色彩变化。

四、学习作画方法

1.取景、构图。

2.大色块的铺垫。

3.调整完成。

五、自主表现,教师指导

主要针对调色问题进行辅导。

六、评价提高

自评、互评、师评。

课后反思:

 

第六课亮丽的城市景观总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色彩的明度、纯度等知识,并练习其调配方法。

2、感知不同明度、纯度的色彩搭配。

3、综合运用素描、色彩、构图、透视等知识,画一幅漂亮的城市景观图。

4、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色彩的明度、纯度等知识,并练习其调配方法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素描、色彩、构图、透视等知识,画一幅漂亮的城市景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些不同的城市景观所采用的花卉装饰图片

生活在城市中,一些起到装饰作用的花卉随处可见,有的绚烂夺目,有的娴静优雅,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带来了赏心悦目的感受。

但是同学们可能不知道花卉的装饰是讲究一定的原则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本课。

二、学习新课

1、思考下列问题。

(1)城市景观花卉的作用

(2)城市景观花卉的分类(气候、形态)

(3)城市景观花卉的材料

(4)城市景观花卉的设计原则(实用角度;布置的环境特点;欣赏的角度)

2、讨论

(1)从花卉装饰的实用角度,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2)从环境特点,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3)从欣赏角度,花卉有哪些效果?

3、设想

(1)实用角度:

布置庆典场所,色彩鲜艳,用期不长;布置展览馆、阅览室,淡雅朴素,花期持久;布置陵园,常青,简素。

(2)环境特点:

花材应与环境的色彩、光线的强弱、陈设布局相适宜

(3)欣赏角度:

花类,色彩绚丽,温暖、热情;叶类,青翠舒展、宁静、清爽;果类,鲜艳可爱,丰收的喜悦。

三、请举出一个实际生活的例子,并试着说说设计的作用。

(小组讨论)

例:

布设展览馆时,要用“山石盆景、蕙兰和富贵竹”,因为这些植物花期长、淡雅。

四、课堂小结

本课让我们了解景观花卉的分类、材料和设计原则。

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对自己有所帮助。

课后反思:

 

第七课标志设计总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综合运用艺术字、自选图形知识制作班徽。

2、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方式落实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的学习汇报,还有最后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的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

3、学生自我展示的过程也是在进行自我激励,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提升个人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自选图形和艺术字制作班徽。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标志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有特点的标志应用(交通标志、安全标志、商标标志、电视台标志),产生联想,然后适时与学生共同总结标志设计的三种构成方式:

图形、文字、图文结合。

二、1、提出本课任务:

发挥你的想象力为本班设计一个班徽,要求:

利用自选图形和艺术字制作。

2、提供参考样式:

让学生参考几个班徽形象设计,给学生一个引导的方向,而不是让他们盲目的去创作。

3、师:

为完成本课任务我们需要应用以下内容,现在以组为单位讨论这三个问题:

1)插入自选图形、艺术字

2)调节图形之间的层次关系(上、下)

3)组合图形

(以上内容让学生小组讨论,最后汇报讨论结果。

三、操作实践,并让学生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设计:

简:

简洁简练,一目明了

准:

内容准确,有主题思想

奇:

独树一帜,不能雷同

美:

符合艺术美的规律、符合大众审美情感

制作的过程中以组为单位进行设计。

四、发布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