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大纲复习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0792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大纲复习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大纲复习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大纲复习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大纲复习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大纲复习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大纲复习点Word文件下载.docx

《预防医学大纲复习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大纲复习点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防医学大纲复习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临床前期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三早”预防措施。

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止疾病的复发或转化为慢性。

第三级预防(tertiaryprevention):

临床预防,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

对已丧失劳动能力或残疾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

高危人群策略与全人群策略*。

高危人群预防策略(high-riskstrategyofprevention):

指针对疾病高风险的个体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来降低其将来发病的风险。

优点:

关注病因链的近端,干预针对性强,效果明显。

不足:

受益面小

全人群的预防策略(populationstrategyofprevention):

指针对影响整个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尤其是病因链上那些远端的因素进行干预来降低整个人群疾病的风险。

受益面广,良好的成本效益。

缺点:

实施难度大

五星级医生。

卫生保健提供者、医疗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卫生领导者、服务管理者

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

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

第九章健康管理与临床预防医学

健康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健康管理是以不同健康状态下人们的健康需要为导向,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

系统化、标准化、量化和个体化。

健康管理的具体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必须依据循证医学和循证公共卫生的标准和学术界已经公认的预防和控制指南及规范等来确定和实施。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

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生活方式管理、残疾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

临床预防服务的概念、意义及主要内容。

临床预防服务(clinicalpreventiveservices)指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病伤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实施个体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意义:

由临床医生来提供临床预防,预防与治疗一体化的服务方式是最佳的医学服务模式,这已成为当今医学的一个趋势。

内容:

1.对求医者的健康教育、2.筛检、3.免疫接种、4.化学预防、5.预防性治疗

临床预防服务的实施原则。

1.重视危险因素的收集、2.医患双方共同决策、3.注重综合性和连续性、4.以健康咨询与教育为先导、5.合理选择健康筛检的内容、6.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临床预防服务

临床预防服务的基本步骤:

一、收集健康信息

健康危险因素(Riskfactor)是指机体内外环境中存在的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的各种诱发因素。

危险因素使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概率增加。

潜伏期长、特异性弱、联合作用明显、广泛存在

二、健康危险度评估(健康危险度评估的概念;

健康危险度评估的基本步骤*;

健康危险度评估资料来源;

组合危险分数的计算方法;

健康危险度的个体评价与群体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ealthRiskAppraisal)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

(一)收集资料

1、收集当地年龄别、性别、疾病别死亡率资料;

2、收集危险因素资料

(二)处理资料

1、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这是危险因素评价的关键步骤);

2、计算组合危险分数;

3、存在死亡危险;

4、计算评价年龄;

5、计算可达到年龄;

6、计算危险降低程度

组合危险分数=∑(危险分数大于1.0的各项―1.0)+等于1.0的危险分数×

小于1.0的危险分数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个体分析,主要通过比较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可达到年龄三者之间的差别,了解危险因素对寿命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

(一)健康型:

评价年龄<

实际年龄;

(二)自创性危险因素型:

评价年龄>

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增长年龄>

1.0;

(三)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历史危险因素类型):

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增长年龄<

=1.0;

(四)一般性危险型(少量危险型):

评价年龄与实际年龄相差<

1(大或小)

三、个体化健康维护计划的概念、制定和实施*。

健康维护计划指在特定的时期内,依据求医者的年龄、性别及危险因素而计划进行的

一系列干预措施。

第十章健康行为干预

健康行为的概念及其常见类型。

健康行为(healthbehavior)是指任何与疾病预防、增进健康、维护健康及恢复健康相关的行动。

日常行为:

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适当锻炼、充足睡眠等;

预警行为:

驾车系安全带,溺水、车祸、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自救;

保健行为:

定期体检,预防接种,即使就诊,遵从医嘱,配合治疗;

避开环境危害的行为:

离开被二手烟污染的环境,在存在污染的环境中工作时穿戴防护用具。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定义及相互的联系与差别*。

健康教育(healtheducation)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健康促进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即“健康教育+环境支持”。

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和基本策略。

从哪些方面可以达到实现健康促进的目的?

1.制定促进健康公共政策2.创造健康支持环境3.加强社区行动4.发展个人技能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

1.倡导(advocacy)2.促成(enabling)3.协调(mediation)

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

1.倾向因素2.促成因素3.强化因素

常用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健康信念模式,行为改变阶段模式,社会认知理论*。

健康信念模式(thehealthbeliefmodel,HBM)是运用社会心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

1.感知到威胁2.益处和障碍的判断3.自我效能

健康咨询的5A模式及其原则*。

评估Assess;

劝告Advise;

达成共识Agree;

协助Assist;

安排随访Arrange

1.建立友好关系(赢得信任);

2.鉴定需求(仔细倾听);

3.移情(帮助人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良情感并设法克服);

4.调动参与(找出问题相关因素和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5.保守秘密;

6.尽量提供信息和资源(分享有用信息和简单的事实)

第十二章合理营养指导

营养与营养素的概念。

营养(nutrition):

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营养素(nutrient):

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概念。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ReferenceIntakes,DRIs):

是在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平均需要量(EAR);

推荐摄入量(RNI);

适宜摄入量(AI);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状、膳食参考摄入量。

(一)蛋白质

1.生理功能:

(1)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

(2)调节机体生理过程;

(3)供给机体热能

2.食物来源:

(1)动物性蛋白质,如肉,鱼,禽,蛋,奶及其制品;

(2)植物性蛋白质,大豆及其制品。

3.缺乏症状:

(1)营养不良性干瘦病;

(2)水肿型

(二)脂类(Lipids)

(1)储存能量、随时供给能量;

(2)是机体的结构成分;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改善食物感官性状、增进食欲、维持饱腹感

(1)植物油脂(如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等);

(2)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羊油、鸡油等);

(3)坚果类(如核桃、松子等)及谷类胚芽部分蔬菜

3.必需脂肪酸缺乏表现:

皮肤损伤(出现皮疹等)、脱发、生长发育迟缓、生殖障碍、以及肾脏、肝脏、神经和视觉方面的损害。

(三)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1)能被机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供给能量(4kcal(16.7kJ)/g);

节约蛋白质及抗生酮作用;

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参与维持生命的代谢过程。

(2)膳食纤维(dietaryfiber,DF)增强胃肠功能,利于粪便排出;

控制体重和减肥;

可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

能调节肠道功能,减少肠道疾病发病率。

2.食物来源:

(1)粮谷类、薯类、豆类及含淀粉多的坚果类,含有大量的淀粉及少量的单糖或双糖。

(80%)

(2)各种食用糖,如蔗糖、麦芽糖、蜂蜜、糖果、甜食、含糖饮料,它们是单糖、双糖的主要来源。

(3)动物性食品只有奶类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

(四)矿物质(minerals)

1.钙

(1)生理功能:

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成分;

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活动;

参与凝血过程;

多种酶的激活剂;

降低毛细血管及细胞膜的通过性,防止渗出,控制炎症及水肿。

(2)缺乏:

婴幼儿佝偻病;

成年人骨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

过量:

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

奶碱综合征(Milk-AlkaliSyndrome,MAS):

高血钙、碱中毒和肾功能障碍。

(3)食物来源:

奶及奶制品,大豆和及其豆制品,其它豆类,虾皮、海带、芝麻酱、发菜、银耳、绿色蔬菜、骨粉、牡蛎等。

2.铁

(1)生理功能:

构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

参与体内氧气及二氧化碳的转运和交换;

参与组织呼吸过程。

(2)缺乏:

缺铁性贫血。

过量:

急性铁中毒,慢性铁中毒:

细胞成分(如脂肪酸、蛋白质和核酸等)的明显损伤、肝脏

(3)食物来源:

食物中铁的良好来源为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瘦肉、鱼类等。

(五)维生素(Vitamins)

1.维生素A

(1)生理功能:

参与视网膜内视紫质的合成与再生,以维持正常的暗视觉;

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促进生长发育(骨、体重);

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夜盲症;

干眼病;

皮肤上皮过度角化;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免疫功能低下

过多:

降低成骨细胞活性;

妊娠早期每日摄入7500—45000μg视黄醇当量可造成胎儿畸形。

食欲降低,恶心、呕吐、腹部不适;

疲倦、头痛、嗜睡、易激动;

肝脾肿大,血红蛋白减少等;

脱发、皮肤瘙痒、皮肤干燥、皮疹、脱屑、脱皮并伴有色素沉着,指甲变脆,骨关节疾病。

维生素A来自于动物性食品,主要是肝脏、禽蛋、鱼肝油、鱼卵、牛奶等;

胡萝卜素来自植物性食品,它富含于有色的蔬菜水果中,与植物的橙、黄、绿等色素共存,蔬菜水果的颜色越深胡萝卜素含量越高。

2.维生素D

(1)生理功能:

提高血浆钙与磷水平到超饱和程度,促进钙磷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