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拆撑换撑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0370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7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管理拆撑换撑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施工管理拆撑换撑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施工管理拆撑换撑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施工管理拆撑换撑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施工管理拆撑换撑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管理拆撑换撑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施工管理拆撑换撑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管理拆撑换撑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管理拆撑换撑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1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11)

1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6、国家和行业现行的相关施工及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7、中建三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企业现行施工工艺和工法。

2工程概况

2.1基坑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表

工程名称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新病房大楼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

武汉市利济北路96号

建设单位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建设规模

基坑开挖面积约5963m2,基坑开挖深度为场地自然地面下10。

55~12.15m,基坑底边线周长约316m。

总占地面积7570m2,总建筑面积63108m2,地下2层、地上20层,框剪结构,地面以上至20层屋面高度为81.75m。

勘察单位

中南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2.2支撑体系设计概况

本基坑采用灌注桩排桩+1道混凝土支撑支护,局部采用2道混凝土支撑支护,桩顶以上放坡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

2.2.1内支撑梁

内支撑梁采用钢筋砼梁1道支撑支护,局部采用2道混凝土支撑支护,按设计施工ZC1、ZC2、ZC0三种截面尺寸分别为800×

800mm、600×

700mm、900×

900mm。

一层支撑平面布置图

二层支撑平面布置图

ZC1梁为一层主撑梁,截面尺寸800mm×

800mm(b×

h),主筋为20C25(上下每侧6C25,左右各4C25),箍筋为A8@200(节点处1.5m范围内箍筋加密A8@100),梁顶面处标高20.70m,中心线标高20。

30m.

ZC2梁为一层、二层辅撑梁,截面尺寸为600mm×

700mm,主筋为12C25(上下每侧4C25,左右各2C25),箍筋为A8@200(节点处1。

5m范围内箍筋加密A8@100),梁顶标高20。

65m,中心线标高20.30m。

ZC0为二层主撑梁,梁截面尺寸900mm×

900mm,主筋为16C25(上下每侧5C25,左右各3C25),箍筋为A8@200(节点处1。

5m范围内箍筋加密A8@100),梁顶面处标高15.05m,中心线标高14。

60m。

一层支撑结构各杆件中心线同高,标高为20.30m。

砼强度为C30。

二层支撑结构各杆件中心线同高,标高为14.60m。

砼强度为C40。

2.2.2立柱桩

支撑下设置钢格构与钻孔灌注桩组合立柱.钢构截面b×

h=430×

430mm,采用L125×

14角钢+410×

200×

10@800钢板焊接。

在地下室底板施工前,及时对立柱桩焊接止水片。

2.2.3二层腰梁

在二层支撑梁处设置腰梁,腰梁截面尺寸为1200×

900mm,砼设计强度为C40。

2.2.4换撑

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毕后,待底板与支护桩之间C40素砼、底板结构砼强度达到75%时,进行西侧二道支撑拆除。

—2F结构施工完毕,—2F外墙模板拆除后,尽快完成—2F外墙的卷材防水施工,然后马上进行支护桩与地下室外墙周边C20素混凝土回填。

待回填的素混凝土、—2F外墙、—1F楼板混凝土养护至75%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一道支撑。

拆撑时,应先拆辅撑,再拆主撑,并加强监测.

车道两侧墙间设置I32@600工字钢临时支撑传力构件,将荷载传至地下一层楼板;

支撑拆除前,在地下室后浇带处设置I16@500工字钢进行传力。

3施工部署

3.1拆撑总体部署

3.1.1拆撑分区

根据本工程内支撑支护体系的整体分布及受力分析,考虑拆撑过程中支撑力系的再分布情况,可将该一层内支撑体系分为三个区域(1区、2区、3区),分别进行拆除.

二层拆撑节点编号平面图

一层拆撑分区及节点编号平面图

3.1.2拆撑顺序

根据地下室底板分区施工图及现场施工实际情况,拆撑方向总体是按照从两侧角撑区向中间主对撑区施工的方向,先拆除二层角撑,再进行一层支撑的拆除,先拆除一层支撑2区(西侧利济北路角撑)支撑梁,再拆除1区(东侧角撑)支撑梁,最后拆除3区(中间主对撑)支撑梁。

3.2施工准备

3.2.1拆撑必要条件

1、底板砼浇筑完成、支护桩与地下室底板间已用素砼填实,底板砼及回填素砼达到设计强度75%;

2、—1F楼板、-2F外墙及外墙与支护桩间回填砼已按本方案要求浇筑完毕并养护达75%强度。

3、施工缝及后浇带处加设支撑全部按要求施工完成。

4、拆撑前一天观测记录基坑支护体系的各项原始数据。

5、在拆撑起始时间2天前清除基坑平台上所有堆载。

6、编制、审核、报审完拆撑方案,确定拆除方式、顺序。

以上条件必须全部达到,方可进行拆撑施工。

3.2.2技术准备

1、施工前完成拆撑换撑方案三级技术交底,即技术负责人→管理人员→施工班组长。

交底以书面形式表达,随同任务单一起下达到班组,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认真贯彻施工意图。

2、拆撑前,支护桩与地下室底板间应用砼填实.

3、根据拆撑施工分区及拆撑方向方案,进行拆撑施工前,-1F楼板、—2F外墙及回填混凝土已浇筑完毕并养护达75%强度,即混凝土试块同条件养护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后再拆撑。

4、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塔吊设置在基坑边,增加了拆撑的风险。

加强对塔吊周边基坑监测,若发现的基坑位移较大,停止拆撑施工。

5、拆撑原则

先行回填再拆撑,应遵循先拆辅撑,后拆主撑的原则。

先拆除二层支撑梁,再进行一层支撑梁的拆除。

拆二层支撑梁时先拆ZC2,再拆除ZC0。

拆一层支撑梁时先拆除ZC2,再拆除支撑梁ZC1,加强对支撑体系内支撑梁轴力、冠梁位移、支护桩测斜及立柱桩抗拔等参数的监测,无较大变化时再按上述原则依次拆除支撑梁ZC2、ZC0、ZC1。

6、每一区拆撑时应对称拆除支撑,保证基坑支护体系受力变化的均衡性。

7、基坑监测

开始拆撑前一天必须对基坑支护体系进行一次全面监测,获取反映基坑支护体系在拆撑前的各项原始数据,包括支撑梁轴力、冠梁及坡顶位移、支护桩测斜及立柱桩抗拔等数据,作为砼支撑梁拆除后进行监测对比的依据。

拆撑过程中,基坑监测单位应加强对基坑支护体系的监测频率,对基坑进行及时有效监测,能够及时反映基坑支护体系的变化情况,便于指导拆撑施工,出现异常情况时可及时采取应急加固措施.

8、基坑边坡在拆撑起始时间2天前必须将基坑平台上堆载清除,减少基坑边坡的荷载;

在拆撑过程中及拆撑后直到基坑回填的时间内,禁止在基坑边坡上堆载,确保基坑在无支撑梁情况下安全。

3.2.3劳动力安排计划

拆撑换撑劳动力需求表如下:

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工作内容

1

砼工

10

回填砼浇筑

2

风镐工人

30

支撑破除

3

清渣工人

25

砼块外运

4

电焊工

9

钢筋焊接、切割

5

架子工

20

支撑架搭设

6

塔吊司机

操作塔吊

7

塔吊指挥

指挥塔吊

3.2.4物资材料准备计划

根据施工要求,编制施工机械设备、材料供应计划,确保机械设备、材料规格、数量的准确性和质量,以满足施工工期及质量的要求.所有用于施工生产的物资材料、设备进场时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及使用说明书,并按相关施工规范要求抽检合格。

3.2.5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为确保拆撑换撑顺利按照计划进行,结合工程的特点及工程要求,我部将根据施工需要和现场进度情况及时安排各种机械设备的进场。

本工程拆撑换撑所需机械设备见下表:

主要机械设备需用一览表

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台/套)

备注

全站仪

TKS202

1台

测量放线

砼输送泵

HBT60

砼浇筑

空压机

17立方

15台

手推斗车

卡特

5辆

农用车

2辆

塔吊

TC6516

砼块转运

吊斗

1个

4施工方法

4.1整体施工顺序

底板砼及底板与支护桩间回填砼强度达到75%→拆除第二道支撑梁→—2F墙柱、—1F梁板砼浇筑→—2F外墙防水施工→—2F外墙与支护桩间C20砼回填→-1F楼板、—2F外墙及回填砼混凝土强度达到75%→拆除第一道支撑梁(破碎砼块清理外运出场)

4.2换撑施工

1、底板混凝土浇筑之前,在底板后浇带设置I16@500工字钢传力带,每边伸入后浇带100mm,两端设160×

160×

10钢板。

2、地下室底板与支护桩间隙采用与底板同等级C40砼一次性浇筑。

3、底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经设计同意,方能拆除第二道支撑。

4、—2F外墙防水施工完成后,将外墙与支护桩间用C20素砼进行回填。

5、3#车道两侧墙间设置I32a@600工字钢临时支撑传力构件,将荷载传至—1F层楼板。

6、—1F楼板、—2F外墙及回填砼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经设计同意,方能拆除第一道支撑。

4.3拆撑施工

4.3.1拆撑施工顺序

换撑结构施工→拆除准备工作→梁下搭设支撑脚手架→风镐凿除支撑梁砼→钢筋切割→破碎砼外运出场

4.3.2拆撑原则

为不影响结构施工进度,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对-2F墙柱进行定位放线。

首先破除-2F墙柱水平投影范围内的支撑,为—2F墙柱钢筋绑扎及模板支设提供条件。

待地下室封顶后,继续剩余支撑的破碎拆除,并通过2#坡道外运.

4.3.3脚手架搭设

1、脚手平台采用A48×

3钢管搭设,立杆间距不大于900mm,水平杆步距不得超过1500mm。

脚手平台搭设顺序为:

铺槽钢→立杆→扫地杆→大横杆、小横杆→木跳板→密目安全网片。

在脚手平台立管下垫14#槽钢,以确保脚手架底部均匀受力及稳定性。

在离地200mm处应设置一扫地杆。

2、支撑拆除时应在底板及已浇筑好的负一层地下室顶板上铺设旧木模,以防掉落的混凝土碎块破坏地下室顶板结构实体。

4.3.4支撑拆除

1、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首先破除二层支撑梁,破除方式采用人工风镐。

1)大面破除按照破除节点编号顺序,依次进行J1、J2、J3节点的破除,破除过程中进行基坑监测。

如基坑监测数据变化不明显,进行下一步拆撑施工。

支撑梁破开缺口处的主筋不能割断。

2)采用人工风镐破除砼支撑梁。

3)割断支撑梁的钢筋及钢格构.先割断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