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9524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一节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一节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一节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一节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节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一节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节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

3.床位使用率(%)。

4.床位周转次数。

(五)患者负担(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

1.每门诊人次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2.每住院人次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六)资产运营(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

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2.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

3.业务支出/百元业务收入。

4.资产负债率。

5.固定资产总值。

6.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医用材料收入比率。

(七)科研成果(评审前三年)

1.国内论文数ISSN、国内论文数及被引用数次(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布信息为准)、SCI收录论文数/每百张开放床位。

2.承担与完成国家、省级科研课题数/每百张开放床位。

3.获得国家、省级科研基金额度/每百张开放床位。

第二节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为了解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总体情况,是以重返率、死亡率、安全指标三类结果质量为重点

(一)住院重点疾病:

总例数、死亡例数、2周与1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

(二)住院患者安全类指标。

在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以下每一项目与数据指标可通过住院病历首页采集,现分别作简要说明。

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2周与1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

【解读】

按每季、每年,统计每种病种期内总例数、死亡例数、15日内再住院率、31日内再住院率等监测指标,了解住院患者医疗质量的总体情况。

分母:

年龄≥18岁的全部因某疾病出院总例数。

分子(符合分母的标准,且符合以下一项者):

①某病种的“死亡”出院患者;

②属于同一疾病出院后2周与1月内再住院患者。

有以下八种重点疾病及ICD10编码:

(一)矽肺ICD10:

J62.800

(二)尘肺待诊ICD10:

J64.X01

(三)煤工尘肺ICD10:

J60.X00

(四)职业性噪声聋ICD10:

H83.3

(五)职业性苯中毒ICD10:

T52.101

(六)职业性铅中毒ICD10:

T56.0

(七)职业性汞中毒ICD10:

T56.1

(八)职业性外照射慢性放射病ICD10:

T66.X05

第三节单病种质量指标

一、概述

病种质量管理是以病种为管理单元,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可以进行纵向(医院内部)和横向(医院之间)比较,采用在诊断、治疗、转归方面具有共性,某些医疗质量指征是具有统计学特性的指标,可用来进行质量管理评价。

病种的选择原则:

根据我国职业病人群发病和患病情况、危害程度,对医疗资源消耗情况。

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常见与多发疾病的诊疗过程(核心)质量。

可以用作考核医院总体质量管理水平和绩效管理状况。

病种过程质量指标的选择:

以国内、外权威的指南为依托,专家具有共识。

选择具有循证医学结论——经多中心、大样本论证推荐的1类A、B级指标为重点的核心质量为指标。

参考国际上目前在使用的核心质量指标。

邀请本专业权威专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讨论,并在医院实地临床试用与验证。

实施单病种过程质量监控目的:

对疾病诊疗进行过程质量控制。

是反映出全院在医疗质量管理整体能力与层次的一个重要的新途径。

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医疗质量的变化趋势。

在医院评审中是评价医疗质量评价的一项重要途径。

是医院提高医疗技术、进行持续改进的方法。

是评价医师诊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及其合理性的方式之一。

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的模式,根据卫生部发布的相关的指南与临床路径,以国际上相关职业病诊疗指南等文献,将以下住院治疗的五种职业病病种作为质控管理(试行)。

二、监测指标解读

(一)矽肺病(ICD10:

J62.800)。

1.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矽肺病(ICD-10:

J62.800)

2.诊断依据:

根据《GBZ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

(1)可靠的生产性粉尘矽尘接触史

(2)以X射线后前位胸片表现作为主要依据

(3)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健康监护资料,参考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4)排除其它肺部类似疾病后,对照尘肺诊断标准片诊断

3.标准住院日为40天。

4.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尘肺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沉;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高千伏胸片、心电图、肺功能、腹部超声;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痰培养;

影像学检查(CT或MRI);

指端血氧饱和度、免疫功能检查;

肺癌四项;

凝血

四项。

6.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据“急性期病因治疗、慢性期康复治疗”的原则。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的情况、全身状况采取个性化的综合治疗。

(1)纤维支气管镜肺段灌洗治疗或全肺灌洗治疗。

(2)肺康复治疗。

(3)抗感染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抗菌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

可选用解痉、平喘、抗纤维化治疗的药物,适当选用调节免疫药物、改善血液循环类药物作为辅助用药。

(5)抗肺纤维化治疗。

可选用抗纤维化药物。

(6)中医中药治疗,针灸理疗、穴位注射、中医中药辨证治疗

7.出院标准。

1.主诉胸闷憋气症状好转,呼吸系统各项指标好转。

2.康复治疗满1疗程。

3.肺灌洗治疗结束。

(二)、职业性噪声聋(ICD-10:

H83.3)。

职业性噪声聋是指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而出现的进行性感音性听力损失,双耳对称,早期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逐渐累及语频,听力损失程度与接触噪声的时间、强度及噪声作业工龄等密切相关。

1.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ICD-10:

2.诊断依据。

根据GBZ49-2014《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确定为职业性噪声聋。

3.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GBZ49-2014《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详细询问病史和职业史,尽早诊断、治疗。

(1)一般治疗:

适当休息并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

(3)神经营养类药物。

(4)其他治疗,如混合氧、高压氧等治疗。

(5)中医、中药治疗

4.标准住院日为40天。

5.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H83.3职业性噪声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6.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胸片、心电图;

纯音听阈测试。

血清病毒学检测;

声阻抗检查:

包括鼓室压曲线和镫骨肌反射;

耳蜗电图;

听性脑干反应,40Hz相关电位(或多频稳态诱发电位);

耳声发射检测(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或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前庭功能的相关测试;

语言测听。

7.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的纯音听阈受损程度、并发症的情况、全身状况采取个性化的综合治疗。

(1)静脉或口服药物治疗。

改善血液循环类、神经营养药物药物:

根据患者纯音听阈严重程度及全身状况选择用药。

(2)可选用高压氧治疗。

(3)对症处理。

(4)针灸理疗、穴位注射、中医辨证治疗

8.出院标准

(1)主诉听力好转。

(2)综合治疗满1疗程

(三)职业性慢性铅中毒(ICD10:

T56.0)。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是由于长期接触铅烟或铅尘所致的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诊断标准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是由于接触铅烟或铅尘所致的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参照国家职业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37-2002),根据确切的职业史及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为主的临床表现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参考作业环境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2、入院标准

(1)有职业性铅接触史,血铅、尿铅增高,需驱铅治疗者。

(2)职业性铅中毒患者定期康复治疗。

3、住院时间

(1)职业性轻、中度铅中毒住院时间一般不超过40天。

(2)重度住院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月。

4、临床检查

(1)一般检查

血、尿、大便常规、血生化、血铅、尿铅、尿δ-氨基-r-酮戊酸、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EP)、尿ß

2微球蛋白、红细胞锌原卟啉(ZPP)、血型、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肌电图等检查。

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分析、心电图检查、肝胆肾超声检查。

(2)选择性检查

心脏及周围血管多普勒、脑电图、颅脑CT、骨髓细胞学检查等。

5、临床西医治疗

(1)轻度、中度铅中毒治疗

①一般疗法:

适当休息,给予合理营养、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族等。

增加膳食钙、铁、锌、铜等的摄入。

②驱铅治疗:

依地酸钙(EDTA)、二巯丁二钠(DMSA)等,依地酸钙钠0.5-1.0g加入10%葡萄糖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3-4天为一疗程。

③对症与支持疗法:

10%葡萄糖酸钙、阿托品,口服钙剂及维生素C、微量元素。

有抽搐发作时,给予安定或鲁米那等药物控制抽搐。

有颅内压增高情况,注意脱水治疗,改善脑组织供氧。

可以应用纳洛酮、钙拮抗剂等药物。

④活血化淤:

银杏制剂、丹参、丹参酮等活血化淤药。

酌情应用。

⑤周围神经病变:

维生素B1、B6、B12,ATP、辅酶A,神经生长因子等。

同时给运动康复治疗。

⑥铅性贫血治疗:

铁剂和维生素B12等治疗纠正贫血。

⑦如合并肾脏损害、肝脏损害、高血压等情况应给予积极治疗,治疗原则同原发病。

⑧清除氧自由基:

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清除氧自由基。

6、中医辩证治疗

(1.针灸、红外线、穴位敷贴、耳穴压豆治疗等。

(2)中药熏洗。

(3)拔火罐。

(4)药物治疗。

7、康复治疗

(1)神经系统康复治疗。

(2)心理康复治疗。

8、出院标准

(1)尿铅、血铅检查在正常范围。

(2)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好转。

(3)康复治疗疗程结束。

(四)职业性慢性苯中毒(ICD10:

T52.101)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期接触苯蒸气引起的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慢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临床表现主要有造血抑制,亦可有增生异常,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及现场空气中苯浓度测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血象改变,依据GBZ6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