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8998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6.从图3的两幅组成的画中,请你观察并判断两车的运动情况是()

A.卡车运动,轿车静止

B.卡车静止,轿车运动

C.两车都运动

D.两车都静止

7.用一把刻度尺测某一物体的长度时,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后,传播速度将变小

B.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C.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属于声的利用

D.在医院、学校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噪声的利用

9.下列四个句子:

(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

(2)引吭高歌;

(3)她是唱高音的;

(4)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A.

(1)

(2)B.

(2)(4)C.

(1)(3)D.(3)(4)

10.现有正在振动着的物体甲单摆每秒摆动10次,乙蝙蝠的声带以105Hz的频率振动,丙口琴上的簧片每秒振动800次,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均是声源,且人耳都能听到声音

B.甲、乙、丙均是声源,且人耳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

C.甲、乙不是声源,丙是声源

D.甲、乙、丙都不是声源

1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扫地时尘土飞扬B.美酒飘香

C.蜡烛流泪D.气体容易被压缩

12.下列各种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

A.奔跑着的猎豹的速度可达40m/sB.在水中游动的旗鱼的速度可达108km/h

C.飞行的褐海燕1分钟能前进5kmD.百米赛跑某一著名运动员的成绩是9.96s

13.下列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是()

A.火药的燃气把子弹从枪膛中射出B.古人用钻木的方法取火

C.电流通过白炽灯泡发光D.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

14.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B.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C.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D.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15.人耳能分清前后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据此,要想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A.大于17mB.小于17mC.大于34mD.小于34m

二、填空题

16.物理书课本的宽度是185人步行的速度约1.2_____(填合适的单位)

17.能量可以导致事物的发生、引起物质的变化,它无处不在,并有多种形式.我们听见的声音是一种能,叫做;

看见的光也是一种能,叫做感到的热也是一种能,叫做;

物体运动也具有能,叫做等等。

18.如图4,兰兰在商场乘电梯上楼。

以电梯旁的柱子为参照物,她是的,以所站立的台阶为参照物,她是的。

19.现在各种高标准的住宅小区,一定要达到相当比例的绿化覆盖率。

绿化的目的除了美化我们的居住环境外,从声学的角度看,花草树木还能,因此我们漫步在林间小道上时会感到格外寂静。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在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使装有噪声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楼,这是在中减弱传向居民区的噪声;

另外还可以带上防噪声耳塞,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20.医生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

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

21.科普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为________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这种方法(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因为。

22.如图5所示,小明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

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

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6甲、乙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

23.图7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是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

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m/s。

三、简答与实验探究题

24.小明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8所示。

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

(2);

(3)。

25.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9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象。

你从该图象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只要写3条)?

26.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水花。

实验二:

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入烧瓶中,轻轻摇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实验三:

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的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1)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表明发声体在振动。

(2)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

_________。

27.我们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人们通过声音交换信息、交流情感。

但随着人类的活动,产生了一种新的污染噪声污染。

(1)吉他和吸尘器都能发出声音,但这两种声音是截然不同的。

请指出图10中哪幅图表示乐音,哪幅图表示噪声?

并指出两者的区别。

(2)噪声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它的响度。

通常人们用声强等级来表示声音的大小,其单位名称是,符号为dB。

(3)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

40m宽的林带可使噪声减少15~20dB,科学家们提出:

请不要把落在地上的树叶扫光。

你认为这是出于什么因素考虑的?

28.小明同学用5只粗细相同而高矮不同的瓶子作如下实验:

如图11所示,用嘴分别对着5只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的音调越低。

由此现象,请你分析:

(1)嘴对5只瓶口吹气,5只小瓶均发出声音的原因是什么?

(2)5只小瓶产生不同音调的原因是什么?

(3)应用上述实验结论,说明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笛孔(如图所示)能产生不同音调声音的道理。

四、计算题

29.十一长假到了,住在北京的王强同学准备乘火车到济南的奶奶家去,王强想路上尽量快一些,还想在车上多看看沿途的风光,这里有一张列车时刻表,王强看不懂,请你帮他选择一个最佳的车次,并计算这次列车从北京到济南的速度。

车次2359K51T13T35

自北京起公里始发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17:

1122:

2020:

0013:

30

终到青岛日照上海济南

6:

5311:

5210:

0018:

00

0北京17:

1122:

376德州22:

322:

31

497济南0:

284:

020:

3118:

653兖州青岛6:

536:

09

1463上海日照11:

参考答案

期中试卷

一、单选题:

1.D2.C3.B4.C5.A6.A7.C8.C9.C10.B

11.B12.C13.B14.C15.A

二、填空题:

16.mm,m/s

17.声能,光能,内能,动能

18.运动,静止

19.减弱噪声,声源,传播过程,人耳

20.传递信息,响度

21.3000,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22.响度与振幅有关

23.12.500.125

三、简答与实验探究题:

24.

(1)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2)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3)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25.⑴小车前2s内的速度为1m/s;

⑵2s、3s、4s、或5s时刻小车距离出发点2m;

⑶小车后2s内的速度为2m/s;

⑷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⑸小车在7s内通过的路程是6m;

⑹小车在第2s到5s内处于静止状态。

⑺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停止运动3s;

(8)小车后2s内的速度大于前2s内的速度;

⑼小车在7s内的平均速度为0.87m/s;

等等。

26.

(1)实验一;

(2)实验二表明声音传播靠介质;

实验三表明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27.

(1)A是乐音,B是噪声。

振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是乐音的基本特征。

(2)分贝

(3)因为真正起消音作用的不是树上的叶子,而是森林底部腐烂了的叶层)

28.

(1)由瓶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2)由于空气柱的长短不同(3)堵住不同的笛孔、空气柱的长短不同

四、计算题:

29.应选T35次v=110.4km/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