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线路安全技术交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7216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架空线路安全技术交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架空线路安全技术交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架空线路安全技术交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架空线路安全技术交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架空线路安全技术交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架空线路安全技术交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架空线路安全技术交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架空线路安全技术交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架空线路安全技术交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安装工作宜从上至下进行,避免立体交叉作业,防止伤人和损坏设备。

2)凡两人以上安装或操作同一设备时,应建立呼唤应答制。

3)设置或就位设备时,不应将脚放在设备的下方,防止压伤。

4)使用扳手时,不准套上管子。

2.架设电线路必须有专人指挥,明确信号。

所使用的机具(如绞车、滑车、绳索、拨杆等)须经

计算和检验后方可使用。

3.在六级以上的大风及精神不振、酒后、雷雨、浓雾时,禁止立杆及杆上作业。

4.杆塔组立

1)地面组装杆塔时,先选好场地,适当垫平,是杆塔不得滚动。

2)在坑内放入电杆时,应使用带槽的滑板,不得用锹镐、棍棒等物代替。

3)坑内有人工作时不准移动或转动电杆。

4)起立杆塔离地面0.5~1m时,暂停起立进行检查,特别注意绳扣的连接部分。

确认无问题后方

可继续起立,当即立好,中途不得停下。

杆塔起立到70时应减缓牵引速度,工地人员均应站在

距起立杆塔高度的1.2倍以外。

5)不得使用锹镐、棍棒等不适宜的工具立杆,不的将叉杆、支杆等支撑在身体上。

6)在市区、地方狭小或路堑、高岗、斜坡等地势不好的位置立杆时,应当增加人员,并采取设

木桩或用拉绳绑杆等措施,防止电杆倾倒或由坡上滚下。

7)竖立杆塔时埋设的地锚,应根据不同地质及受力情况埋设牢固。

利用树桩等代替的锚时,应详

细检查确认坚牢没有拨出的危险方可能。

主牵引地锚、杆塔中心、扒杆顶及制动地锚四点须在一线上。

8)在带电的架空电力线路和供电设备附近或撤杆时,必须保证表1的安全距离。

如不能保证安全

距离,应先停电,并在线路两端接地后在进行施工。

表1立杆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带电线路额定电压(kv)下

20及以下

35∽100

220

拉线距离带电线路最外恻导线(m)

2

4

6

坑为中心与带电线路最外恻导线的水平距离(m)

杆高加2m

5.架线

1)放线前,应对线盘及线条进行详细检查,线条末端应固定在线盘上,以防放线时线条脱出

伤人。

放线盘应有可靠的制动措施,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以保证放线时转动灵活,转速适当。

2)放线时,线盘支架要放稳,两人支架受力要均匀,线盘轴杆应保持水平,防止线盘倾倒。

3)放线时,放出的导线下面不的站人,线盘边缘不得有突出的钉,看线盘的人员的脚不得放

入线盘低下。

4)在市区、住宅区或跨越公路架线时,应派人看守,阻止车马通行以防压坏导线或伤人,

越其他电线路时,须预先搭好越线架。

5)在通航的河流上架线时,须在架线处的上、下游设人防护,必要时与通航部门取得联系,

然后放一条紧一条,并绑扎牢固。

6)紧线时应根据导线截面大小及地形情况,选择紧线工具和紧线方法。

对不能承受紧线时导

线张力的杆塔或横担,须打临时拉线,并随时注意检查拉线和杆塔的受力情况及有无变形。

紧线

器的尾线强度,应大于所紧导线拉力的强度,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避开紧线器。

紧线时必须将

夹紧螺栓拧牢,以免滑动伤人。

7)使用绞车紧线时,绞车上的绕线不得少于5圈,在其前方应装滑车,绞车的尾线应由有经

验的人牵引,拉尾线的人应距绞车2.5m以外。

8)在其他电力线上面或下面架线或撤线时,必须与有关部门联系停电。

确认停电后,在其电

力线路两端接地,方可进行工作。

如必须在带电的电力线上面或下面架线、撤线时,必须保证表2中的安全距离和有妥善的安全措施,并经有关部门批准。

9)在带电的架空电力线附近架线,必须保证表2的安全距离,否则应停电接地后再行架线。

表2架线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带电线路额定电压(kv)

35∽110

最外侧结构与带电线路最外侧导线的水平距离(m)

架设导线与带电线路的垂直距离(m)

6.敷设电缆

1)电缆敷设前应先清理管道,防止砂、石或杂物划伤电缆外套。

2)在敷设电缆时,应在钢丝网套靠电缆端加装防捻器。

3)在室外切割电缆或制作电缆头时,应采取防雨措施。

4)敷设电缆时,拐弯处的施工人员应站在电缆的外侧。

5)保持电缆沟、施工现场的整洁,道路畅通。

掀起的电缆沟盖板,下班前应回盖好。

7.防护措施

 

补充作业指导内容:

注:

参考文献[11]

针对工程施工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进行技术交底,要求各个施工班组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放在整天工程的首要位置,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方针,坚决与“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作斗争,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将如下要求贯彻到施工中,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快捷完成。

一、基本要求:

1、施工作业前必须认真勘查施工现场,针对施工作业危险点,编制并报审相

关的安全施工方案,得到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且必须在施工前组织现场安全交底。

2、施工班组所有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十个规定动作》(凭票工作、凭票操作、穿工

作服、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停电、验电,挂接地线,挂牌装遮拦、现场交底)。

3、进入施工现场应正确佩戴安全帽,穿纯棉衣服;

施工过程不得穿拖鞋、不得喝酒、

不得喧哗;

施工过程做到“三不伤害“。

4、施工人员严禁违章作业,不得影响他人安全作业,有权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每天工作前,工作班组负责人召开工前会强调安全,讲解当日相关工作内

容及安全注意事项,施工前必须落实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到位,工作班组负责人应在施工现场,若有急事需离开,应指定能胜任工作的一人作为临时工作负责人。

6、做好生产班组“安全日”活动的记录,每月上报工程部。

]

二、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前应先清理管道,防止砂、石或杂物划伤电缆外套。

2、在敷设电缆时,应在钢丝网套靠电缆端加装防捻器。

3、在室外切割电缆或制作电缆头时,应采取防雨措施。

4、敷设电缆时,拐弯处的施工人员应站在电缆的外侧。

5、保持电缆沟、施工现场的整洁,道路畅通。

主要危险点分析及防护措施:

1.地处商业闹市区,车辆行人众多,施工环境复杂,多处跨越市政道路、国道、村道,维护交通秩序,防止车辆交通事故,保证行人安全是本工程安全工作的重点。

一、防护措施

1)穿越行政道路、国道处必须事先与交通、路政部门协调,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后方可施工。

开挖交通要道必要时请交警部门安排专人指挥。

2)道路开挖前,离施工路段50米处必须专设“前面施工,车辆慢行”警示牌,并在施工区域附近专设可靠的安全围栏,并有交通防护标志。

3)道路开挖施工前,所做安全防护措施必须经监理、交通、路政管理相关部门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4)车辆、行人高峰期,施工区域附近交通路口必须设专人指挥,防止交通事故或交通阻塞。

5)道路开挖必须分段进行,及时回填。

保障车辆和行人通行。

特殊情况无法及时恢复的必须装设可靠的安全围栏并做好防护标示,围栏周围装设红色警示灯,以防夜间车辆人跌落。

2.本项目工程为10KV架空线路改为电缆和绝缘架空线接线工程,原有运行线路带电运行且负载转接点多,防止人身触电是另一安全工作重点。

二、防护措施

1)施工前,必须由运行部门技术负责人在现场进行交底,交代明显带电区域或临近带电的危险区域。

2)安全距离不够或转接负荷需停电者,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电气工作票,并严格按照工作票上所列安全措施实施、检查验电,得到许可后方可施工。

3)加强临时施工用电管理,接拆临时电源必须由有经验的持证上岗电工作业人员进行。

并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更换不合格元件。

4)临近带电区域必须装设可靠的安全围栏,并悬挂“止步,高压危险“警示牌,必要时设专人监护。

3.本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分接箱、电缆手井坑侗挖多,防止行人小孩、自行车等跌落是另一种危险因素。

三、防护措施:

1)未及时回填的坑洞必须设置临时盖板。

并有安全警示围栏。

2)道路中间坑洞不得防碍交通,及时盖好手井盖板,未回填或盖盖板的必须设置警示围栏,夜间挂红色警示灯。

4.本工程沿线地下管线密布,容易伤及地下管线是另一种危险因素。

四、防护措施

1)电缆沟开挖前,必须与相关的自来水管,煤气管道,通讯光缆等相关主管部门联系,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开挖。

2)机械开挖时,必须由有经验的专人指挥,机械操作员必须是操作熟练并有经验者,挖掘时应格外小心。

与地下油管、煤气管、国防光缆等交叉区域开挖严禁使用机械,必须人工用砂铲小心施工,施工过程中严禁使用明火,使用金属工具避免产生火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