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架使用规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4537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门架使用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龙门架使用规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龙门架使用规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龙门架使用规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龙门架使用规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门架使用规范Word格式.docx

《龙门架使用规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门架使用规范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门架使用规范Word格式.docx

目前全国各地提升机种类较多,但受力形式和工作条件有的差异很大,所以在总则中进一步说明此规范规定的提升机,主要是“以地面卷扬机为动力,沿导轨做垂直运行的”提升机,不包括用井字架身,顶部上塔臂做回转的提升机。

(2)按照实际使用条件,把提升机按架体的高度分为高架提升机和低架提升机,低架提升机是指高度在30m以下的,高架是指30m以上。

以30m分界是考虑:

第一从使用上,大量的建筑在七层以下,一般为六层一七层住宅楼,24m高的提升机基本上可以满足使用,所以规定了30m,对一般低建筑都可满足使用;

第二是从使用条件和受力条件出发,在高层和超高建筑施工中,为配合装修工程也采用了提升机,出现了架体高达lOOm到150m,或者更高,这些提升机的使用条件及受力情况有了变化,它不像30m以下低架提升机那样普遍,在各方面要求严一些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3)关于最大起重量问题。

《规范》初稿定为1000kg,后来改为1500kg,最后按一些地区意见改为2000kg。

不过从现场调查看,一般1000kg的起重量基本上是可以满足要求的,如果只为满足特殊情况,而设计过大的起重量势必造成浪费,因为额定起重量加大后,整机材料都要增加,应该按常规设计的越轻巧越好。

二、关于钢管扣件井架问题目前在许多城市建设中,用钢管和扣件按照搭设脚手架的要求搭成井字架,就地取材,不经设计或未经严密的计算。

尤其高度在30m以下的井架,主要凭经验搭设,穿绕钢丝绳,配上卷扬机做提升机用。

《规范》初稿专门列了一章,主要对30m以下钢管扣件井架做了一些规定,但后来在讨论中认为,虽然目前一些地区在使用,但架体结构计算不好建立数学模型,没有统一的计算方法,作为规范一经规定,便认为要合理发展,所以取消了这一章。

这些井架初看起来也能满足使用要求,但仔细检查就会发现,由于扣件的紧固力不好掌握,各节点受力不一,有的井架虽已用到80m以上高度,检测发现架体变形较大,远远超过提升机架体规定的偏差要求。

不过一些地区作为过渡的办法,除架体设计、制造章节外,仍可参照规范其他章节内容。

三、《规范》主要内容1.关于设计与制造

(1)这里主要对架体结构的设计进行了规定,制造提升机不能凭经验随意制作,必须经设计、绘图、批准、按图施工的程序。

由于提升机的作用工况与起重机基本一致,但制作和使用条件又低于一般起重机,所以在结构设计上对荷载的组合进行了简化,一些计算指标采用了《钢结构设计规范》和《起重机设计规范》相结合的方案,按照提升机的特点进行规定的。

(2)有些数据为便于检查使用,经计算后给出,架体上部的自由高度不大于6m,架体顶部的横梁截面选用,在考虑了指定及强度后,提出最好选用两根槽钢背对背焊接,截面不小于两根14号槽钢等。

有些数据是采用了一些地区的经验,经核算后进行的规定,比如对提升机的起重臂杆断面的规定。

(3)对结构制造提出了原则要求。

提出应有设计图纸、编写加工工艺,对加工精度、材质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等。

2.提升机构对于起重机来讲,是按照不同工作机构有不同要求。

提升机的提升机构主要由钢丝绳、滑轮组及卷扬机组成。

(1)卷扬机。

一般使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提升依*动力,下降依*重力自由落体,用刹车控制下降速度的,叫摩擦式卷扬机;

另外一种是提升和下降都依*动力的,叫可逆式卷扬机。

作为机械设备使用可逆式合理,摩擦式不合理,因为带重物自由降落是不安全的,像汽车下坡时*动力驱动,不允许空挡滑行一样,因为下坡仍然需要控制。

所以提升机应推荐使用可逆式卷扬机,逐渐淘汰摩擦式卷扬机,对高架提升机直接规定了不得使用摩擦式卷扬机。

(2)关于滑轮直径的选择,钢丝绳与轮直径之比不能过小,否则会由于钢丝绳弯曲过大早期疲劳破坏,滑轮直径越小转速高、磨损大,特别对高架提升机,上部的滑轮适当加大直径,有利于保养维修工作。

四、关于安全防护装置问题.对于提升机的安全防护装置如何设置,这一问题的规定主要来源于总结全国各地的事故教训和实践经验后进行规定的,主要包括:

安全停*装置、断绳保护装置、楼层口停*栏杆(门)、吊篮安全门、上料口防护棚、上极限限位器、紧急断电开关、信号装置。

对高架提升机还应再增加:

下极限限位器、缓冲器、超载限制器、通信装置。

调查中发现南方地区多采用断绳保护装置,北方地区多采用安全停*装置,此两种装置作用方式虽不同,但都对吊篮上人卸料时起到安全保障作用,所以规定认为只要有一种装置,便认定是合格的。

五、关于基础、附墙杆架、缆风绳及地锚

(1)基础。

一般基础应经设计确定,对低架提升机的基础提出了一般作法供参考。

(2)附墙杆架。

提升机的稳定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采用缆风绳地锚固定;

另一种就是用杆件与建筑结构相连固定,叫附墙杆架。

对附墙架间距要求不大于9m,选用的材料应该和架体材质相一致,不能用木杆去固定金属架体采用8号铅丝绑扎,实际上达不到受力要求,不能共同工作。

也不能将附墙杆件连接在脚手架上,因为脚手架不是刚性结构,架体的稳定不能保证。

(3)缆风绳。

规定必须采用钢丝绳,直径不小于9.3mm。

采用其他材料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由于钢丝绳具有受弯受拉耐疲劳等特点,而且破坏前有征兆,有先断丝后破坏等优点。

一些地区采用钢筋作缆风绳,钢筋直径较细时达不到受拉要求,太粗时无法使用,特别在端部锚固弯曲使受力减弱;

8号铅丝更达不到受力要求,即使采用多股铅丝,仍然因不能共同工作,一根先受力破断,然后逐根破断。

关于第一组设置缆风绳的高度问题,原检查表中规定了15m设一组,经对24m龙门架计算,在顶部一组缆风绳即满足受力要求,故规定了20m高处设第一组。

因为龙门架、井架的架体刚度如果足够,缆风绳只起整体稳定作用;

当架体刚度较弱时,单*加密缆风绳仍起不到加强作用。

规定了20m以下设一组的缆风绳,既受力满足又方便了现场施工,五层以下建筑只设一道缆风绳即可。

当高度超过20m时如何增设第二道缆风绳,对于井架没有问题,对于龙门架顶部一道缆风绳因有横梁做传递形成整体,而中间一道缆风绳只是牵拉架体的两根单立柱,容易拉弯,为此应设置临时夹板,将龙门架两立柱连成一体。

当建筑达到一定高度时,用附墙杆与建筑连接,拆掉临时夹板及中间缆风绳。

(4)关于地锚。

地面锚固缆风绳应采用与钢丝绳拉力相适应的地锚。

一些地区在低层建筑施工时,由于架体低受力小,且地面土质紧硬,采用了将脚手架钢管或型钢打入地面做锚桩,以此锚定缆风绳。

实验认为,当受力小于10kN,土质较好时,可采用平行打人两根钢管,水平相距1m左右,入土深度1.,一1.7m,上部用横管及扣件锁住,使两管同时受力共同工作。

打入一根管或前后方向打人两根管都不能满足受力要求。

六、提升机的安装与拆除

(1)安装精度要求,一般垂直偏差不大于I.5‰一3‰,并不得超过200mm。

(2)规定了龙门架、井架的安装及拆除程序。

由于安装及拆除工作不按程序而发生(3)低架龙门架整体安装和拆除方法,在有起重条件、场地条件的现场经常采用,但整体搬起将给架体增加弯矩,这在设计架体时是不考虑在内的,所以必须采取加固措施,选定吊点,注意安装顺序,尤其在最后摘除索具之前,必须确认缆风绳都已锚定并起作用后才能进行。

否则就会造成整体失稳的倒塌事故。

七、检验规则及试验方法由于提升机作为正式产品,所以从设计、制作、出厂、使用都应进行检验。

特别对专门从事起重生产厂家,应按批量抽检,并进行整机试验。

试验方法如下:

(1)空载试验:

即在空载情况下做规定的动作并进行检查。

(2)额定荷载试验:

按规定的承载能力,在吊篮内,按规定的偏心位置摆放重物,并按规定的动作进行试验及检查。

(3)超载试验:

按额定荷载的125%进行,分五次加载,即每次加5%,最后加到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