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教案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4342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教案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教案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教案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教案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教案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教案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教案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教案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教案苏教版文档格式.docx

②氧化镁;

③水银;

④干冰;

⑤清新的空气;

⑥镁条;

⑦氯酸钾;

⑧液氧;

⑨食盐,用有关物质的序号填写下列空格:

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⑤、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③④⑥⑦⑧⑨,属于单质的是③⑥⑧、属于化合物的是②④⑦⑨,属于氧化物的是②④.

㈡:

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

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

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㈢:

无机化合物

1.氧化物的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且显现负价,另一种若为金属元素,则为金属氧化物;

若为非金属,则为非金属氧化物。

A.氧化物按照是否与水生成盐,以及生成的盐的类型可分为: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过氧化物

B.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

C.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

1、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

A.水银、硬水、水B.石墨、熟石灰、生石灰

C.氨气、空气、消石灰D.黄铜、醋酸、干冰

2、关于氧化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D.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2.酸→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3.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4.盐→指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1、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A、盐酸、纯碱、氯酸钾、氧化镁、二氧化硅

B、硝酸、烧碱、次氯酸钠、氧化钙、二氧化硫

C、次氯酸、消石灰、硫酸铵、过氧化钠、二氧化碳

D、醋酸、过氧化钠、碱式碳酸铜、氧化铁、一氧化碳

2.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D)

 

酸性氧化物

A

纯碱

硝酸

烧碱

二氧化硫

B

硫酸

食盐

一氧化碳

C

苛性钠

醋酸

石灰石

D

苛性钾

碳酸

苏打

三氧化硫

3.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

(1)如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填序号)B

A.交叉分类法      B.树状分类法

(2)以H、O、S、N、Na五种元素中任意两种或三

种元素组成合适的常见物质,分别将其中一种常见

物质的化学式填写于下表相应类别中:

物质类别

氧化物

化学式

HNO3

NaOH

Na2SO4

SO2

(3)从上表酸及碱中各选出一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并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NO3+NaOH===NaNO3+H2O

Ⅱ:

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得复分解反应,通常有沉淀、气体或水等物质生成。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在无机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即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还(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氧(氧化反应)----氧化产物(失,升,氧)

氧(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还(还原反应)----还原产物(得,降,还)氧化性: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

特征:

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C)

A.CuSO4+H2S=CuS↓+H2SO4B.Cu2(OH)2CO3=2CuO+CO2↑+H2O

C.2FeCl3+Cu=2FeCl2+CuCl2D.4Fe(OH)2+O2+2H2O=4Fe(OH)3

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C )

A.CaCO3+2HCl=CaCl2+CO2↑+H2OB.CaO+H2O=Ca(OH)2

C.2H2O2=催化剂=2H2O+O2↑D.CaCO3=高温=CaO+CO2↑

3.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C )

A.CO+H2O高温CO2+H2B.SO2+H2O=H2SO3

C.2Na2O2+2H2O=4NaOH+O2↑D.2F2+2H2O=4HF+O2

Ⅲ:

化学物质的计量方法和物理量的单位

★物质的量的定义:

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

n单位:

摩尔(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

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A表示。

NA=6.02x1023mol-1(/mol)←不是准确值是约值

微粒与物质的量公式:

n=

★摩尔质量: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

g/mol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公式:

★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公式:

Vm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Vm=22.4L/mol

1.决定物质的体积:

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2.微粒的数目一定:

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注: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重要的推论

①同温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都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

②同温同压时,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都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

③同温同压时,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相对分子量之比,也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

注意:

✿密度:

ρ=M/Vm;

在标况下Vm=22.4L/mol

相对密度:

①计算表达式:

②使用说明:

A.相对密度是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

B.既可以用于纯净气体之间的计算,也可以用于混合气体之间

1.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1mol·

L-1的AlCl3溶液中Cl-的浓度相等的是(C)

A.150mL1mol·

L-1的NaClB.75mL2mol·

L-1的NH4Cl

C.150mL3mol·

L-1的KClD.75mL1mol·

L-1的CaCl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1molH2的质量是1gB.1molHCl的质量是36.5g·

mol-1

C.Cl2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D.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6g·

mol-1

3.下列物质里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C)

A.1molH2B.0.5molNH3

C.6.02×

1023个的CH4分子D.0.3molH3PO4

4.某气体物质质量为6.4g,含有6.02×

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A.64B.32C.96D.32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一定相等

6.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

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

A.原子数B.密度C.质量D.质子数

7.22.2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Cl-,则ACl2的摩尔质量是111g/mol;

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

ACl2的化学式是CaCl2

Ⅳ.分散系有溶液、浊液和胶体3种.

溶液胶体悬、乳浊液

分散质粒子大小1nm<1nm~100nm>100nm

外观特征

能否通过滤纸

能否通过半透膜

能否有丁达尔效应

实例

溶液

均匀、透明、稳定

×

NaCl、蔗糖溶液

胶体

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

Fe(OH)3胶体

浊液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泥水

㈠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浊液:

分散质的粒度>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浊液。

浊液不均匀,不稳定。

胶体:

是一种均匀混合物,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

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带正电

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微粒吸附阴离子→带负电

(一)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就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

→区分溶液与胶体

(二)、胶体的聚沉(物理现象,胶体所特有的)

1、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

由于多数的胶体粒子带电荷,并且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使胶体粒子不易凝聚。

2、胶体的聚沉:

(1)加热:

加热可以使胶体粒子运动加快,聚合成大颗粒而凝聚成沉淀。

例如:

蒸鸡蛋糕。

(2)加入可溶性的酸、碱、盐:

三角洲的形成、卤水点豆腐。

(3)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明矾净水、不同品牌颜色的钢笔水不能混合使用。

(三)布朗运动产生原因:

胶体微粒在各个方向上都受到分散剂分子无休止的随机撞击,胶体微粒的表面积较大,受合力不同而运动

应用:

证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胶体为较稳定分散系的原因之一

(四)电泳现象:

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产生原因:

胶体微粒直径小而比表面积大,吸附电性相同的离子,形成带电微粒

证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是胶体较稳定的主要原因,可用于提纯精制胶体

因为带电的是胶粒,而分散系中正负离子总量是相同的,所以胶体是电中性的。

1.用特殊的方法把固体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C)

A.溶液B.悬浮液C.胶体D.乳浊液

2.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