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全套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4132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全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全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全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全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全套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全套教案文档格式.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全套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全套教案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全套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图片——亚欧大陆上的中国和英国)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

这场战争能否避免?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

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一)鸦片走私

1.材料和图片展示: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枢纽,以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

 

资料图:

1851年世博会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绩

2.问题思考:

结合教材和上述材料图片了解英国工业革命,试着比较这一时期的中外形势?

并思考英国为什么会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3.教师归纳:

鸦片战争前中外形势的比较

中国

英国

总体状况

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

迅速崛起

具体表现

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材料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确立了先进的资本本主义制度

外交

闭关自守

对外扩张,加紧殖民侵略

中英贸易状况

(正当贸易)

贸易顺差(出超)

贸易顺差(入超)

4.教师过渡:

在正常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开始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5.材料引入:

材料一:

(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

材料二:

现金直属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为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者,甚属寥寥。

6.教师归纳:

鸦片危害——大量白银外流,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摧残吸食者的体质;

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二)林则徐禁烟

1.教师介绍:

林则徐禁烟期间为了了解西方情况,派人翻译外文书报,亲自主持编写《四洲志》。

大力整顿海防,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0年10月,因投降派诬害,被革职。

次年,被派往浙江,协办海防,不久充军伊犁。

2.展示材料: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指出林则徐禁烟的决心)

3.——虎门销烟

虎门广场烟枪雕塑

4.教师小结: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5.问题探究: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

这种观点对吗?

为什么?

提示:

不对。

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1.图片展示:

“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2.学生发言:

根据教材示意图,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

(方法点拨:

注意关键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鸦片战争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40年6月至1841年8月

第二阶段从1841年8月至1842年8月

3.引导学生思考:

鸦片战争以大清王朝的失败而结束,其实当时英国派往中国作战的士兵前后不过万人,而清王朝派往南方作战的兵力超过10万人,但却打了败仗,其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

4.教师归纳:

从英国和清政府两方面作答。

(1)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鸦片战争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政治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2)清政府腐朽落后。

鸦片战争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战争领导者清朝统治集团站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

1.教师讲述:

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廷代表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和英国代表璞鼎查在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

2.学生归纳思考:

根据《南京条约》及附件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危害?

《南京条约》及附件

时间

1843年

危害

内容

五口通商:

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严重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款:

2100万银元

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关税协定: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双方协议

这表明关税规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同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

附件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破坏司法权

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3.教师强调:

《南京条约》的危害应明确两点,一是《南京条约》本身给中国在政治、经济领域造成的危害,二是《南京条约》开创了列强通过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蚕食中国的恶例,此后又出现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4.教师讲述:

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美法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5.问题思考:

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

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6.教师归纳:

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教学补充:

封建社会:

指的是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

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

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

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三、课堂总结

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的英国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绝对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留给国人最深刻的历史教训。

❸板书设计➷

南京

条约―→

❹教学反思➷

鸦片战争是新学期历史教学的第一课,也是后面课程学习的重要铺垫。

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本课中,我把学习目标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分组讨论学习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实,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

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运用本课材料分析历史问题;

识读《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式示意图》《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第二次鸦片战争;

列强的侵华罪行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多媒体链接诗歌朗读音频:

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致额尔金勋爵)这是一位爱国文学青年写给火烧圆明园的罪犯额尔金的,体现了一位爱国者的心声。

大家知道额尔金在中国做过什么?

正是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带头洗劫了万园之园——圆明园。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学生自主阅读:

阅读教材,讲述“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2.史料展示: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3.学生思考:

通过阅读材料,分析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4.教师归纳小结:

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战争借口);

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5.图片展示:

6.学生发言:

鸦片战争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56年10月至1858年——炮轰广州→攻陷广州→逼近天津

第二阶段从1860年——再次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7.视频链接:

多媒体链接视频——第二次鸦片战争

8.教师过渡:

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虚弱落后的清政府面对装备精良的英法联军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无条件的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二)《天津条约》签订

1.展示图片:

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场景

2.学生思考归纳:

根据《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危害?

《天津条约》

主要内容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进一步打开市场,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丧失了内河航运权

3.教师讲述:

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目标导学二: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一)火烧圆明园

《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因此英、法两国故技重施,1860年再次出兵,占领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2.视频链接:

多媒体链接视频——美丽的圆明园

3.教师提问: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破坏了中华文明。

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

圆明园被烧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

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

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着国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5.教师小结:

圆明园,诞生在康熙年间,成长于雍正王朝,风华在乾隆盛世。

乾隆皇帝说它:

“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

法国大文豪维克多·

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有这样的评价:

“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二)《北京条约》的签订

明确《北京条约》是在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的基础之上,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2.教师过渡:

面对英法等列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沙俄也趁火打劫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目标导学三: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