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412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

《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同步练习.docx

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同步练习

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同步练习

 

1.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1)找出上文的比喻句。

______

作者把大象的______比作______,把大象的______比作______。

(2)写近义词:

看——______

议论——______

写反义词:

高——______

大——______

重——______

(3)用“一边……一边……”写一句话。

2.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弈秋,通国之________。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________。

虽与之俱学,________。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1)把课文补充完整。

弈秋,通国之______。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______。

虽与之俱学,______。

(2)解释文中划线的部分。

①通国:

______

②为弈秋之为听:

______

③诲:

______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

(3)本文选自《______》,讲述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______不同,所以______也就不同,从中我们明白了______的道理。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电话铃响了。

我拿起听筒,听到对方在唤“张老师”,我问:

“你是我的哪位弟子?

我怎么听不出来?

”对方笑了,说:

“张老师,不怪您,我都毕业五年了。

我没考上大学,总觉得没脸见老师,这么多年也没回过母校……今天我终于凭实力竞争得到了厂长这一职务。

上面让我填一张履历表,在填高中阶段的证明人时,我写上了您的名字,不知咋的,就特激动,特想您!

赶紧找到您的电话号码,拨通了这个电话……”

   我的眼睛有些发潮。

我想,我是一个多么幸福的人啊!

(1)根据短文填空。

①“我”没脸见老师的原因是______。

②“我”特激动是因为______。

③“我”的眼睛有些发潮是因为______。

(2)文中的老师为什么说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

你知道他的幸福是什么吗?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家乡秋天的景色可美啦!

湖面上的水波闪闪发亮。

岸边树上的叶子一片片飘落下来,真像飞舞的彩蝶。

菊花开得正艳。

那迷人的清香,引来了勤劳的蜜蜂和美丽的彩蝶。

(1)这段话有______句,是围绕着第______句写的。

(2)这段话先写了______的景色,再写了______的景色。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选出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选出对《伯牙绝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先生听了,连连点头。

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

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

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想: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

“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

请您给我讲讲吧!

(1)孙中山背会了先生圈的内容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2)你认为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

7.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挥师出祁山,准备一举歼灭曹魏大军。

但是,由于蜀将马设失守街亭,彻底打乱了诸葛亮的战略部署,诸葛亮只好率领大军退守西城。

   司马懿攻占街亭、列柳城之后,率领十五万曾魏大军,直奔西城杀来。

这时,诸葛亮身边已经没有得力战将,只剩下一些文官。

他带来的五千军马,已派走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两千五百名士兵留守在城中,以备不时之需。

官员们听说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杀来,个个吓得魂不附体。

诸葛亮登上城楼一看,只见东北方向尘土扬天,显然魏兵已向西城杀来。

诸葛亮仔细分析了一下,觉得逃跑已经来不及了,如果要拼死抵抗又缺兵少将,因此形势十分危急。

在这紧要关头,诸葛亮并没有慌乱,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诸葛亮下令,把城头旌旗全部藏起来,诸将各自坚守岗位,不得慌张,否则立即处死。

同时,大开城门,让一些士兵装扮成老百姓,在街道上洒扫,不得惊慌乱动。

诸葛亮自己则端坐在城门楼上,羽扇纶中,焚香抚琴,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司马懿的大军很快就来到西城的城楼之下。

此时,诸葛亮一人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掏,焚着香,弹着琴,还有两个童子伺候两旁,而且城门内外也只有二十多个百姓,只顾低头洒扫,脸上毫无惊慌的神色。

司马禁见此情景,怀疑城中有重兵埋伏,于是就急忙下令退兵。

(1)选文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是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诸葛亮挥师出祁山,一开始就是在防守,而不是进攻。

______

②马谡失守街亭,让诸葛亮一方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

______

③听说司马懿大军要杀来的时候,诸葛亮身边的人都非常镇定。

______

④故事的结局是,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计,怕有埋伏就退兵了。

______

(3)为什么说诸葛亮一方“形势十分危急”?

(4)为了应对即将到达的司马懿大军,诸葛亮做了哪些安排?

(5)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请说说。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群可爱的小金鱼

   在波斯尼亚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名叫弗西姆的妇人,她有两个可爱的儿子和一个善良的丈夫。

她的丈夫在奥地利工作,有一天,她丈夫从奥地利带回两条金鱼,养在鱼缸里。

   不久,波斯尼亚战争爆发了,弗西姆的丈夫为国家献出了生命,而战火也毁灭了他们的家园,弗西姆只好带着孩子到他乡逃难。

临行前,弗西姆并没有忘记那两条金鱼,因为那也是两条生命啊,而且还是丈夫给自己和孩子的礼物。

她把金鱼轻轻地放入一个小水坑里,然后出发了。

   几年以后,战争结束了,弗西姆和孩子们________。

家乡仍是一片废墟。

弗西姆不知道怎么才能使自己的家________。

   然而,她发现在她曾放入金鱼的小水坑里,浮动着点点金光,原来是一群可爱的小金鱼。

它们一定是那两条金鱼的后代。

弗西姆突然间看到了希望,她像看到了丈夫的鼓励。

她和孩子们精心饲养起那些金鱼来。

她相信。

生活会像金鱼一样,越来越好。

   弗西姆和她的金鱼故事逐渐流传开来。

人们从各地赶来,欣赏这些金鱼,走的时候也不会忘记买上两条带回家。

没用多长时间,弗西姆和孩子们凭着卖金鱼的收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选自《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功励志故事》,延边人民出版社)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几年以后,战争结束了,弗西姆和孩子们______。

家乡仍是一片废墟。

弗西姆不知道怎么才能使自己的家______。

(2)当遭受战火不得不外出逃难时,弗西姆还不忘把金鱼放入小水坑里,由此可见她是一个______的人。

(3)比较战争前后弗西姆生活的变化。

战争前:

______。

战争后:

______。

(4)面对战后生活的困难,是什么让弗西姆看到了希望?

(5)从这个故事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9.读短文,回答问题。

鸟儿向村子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

鸟儿问女孩: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那儿吗?

”小女孩儿回答说__火柴已经用光了__可是__火柴点燃的火__还在这盏灯里亮着__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给语段加上恰当的标点。

小女孩儿回答说______ 火柴已经用光了______ 可是______ 火柴点燃的火______ 还在这盏灯里亮着______

(2)鸟儿盯着灯火看了两次的举动,反映了______思想感情。

(3)树已经没了,鸟儿为什么还要唱去年的歌给灯火听?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简答与填空题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

配料表:

紫菜、香菇汁、白砂糖、食盐、生姜、麦芽糊精、酱油

产品批准号:

GB/T23596

产地:

江苏省苏州市

友情提示:

内附干燥剂请勿食用

食品名称

海苔(调味紫菜)

净含量

4.5克

生产日期

2015年2月10日

保质期

12个月

食用方法及贮存方法

开封后直接进食,请避免高温、潮湿及阳光直射

(1)根据上面内容,请填写表格。

序号

观点

判断正误

说明理由(可组织语言陈述理由,也可直接引用资料中文字)

1

小方认为海苔必须加热后才可食用

______

______

2

小明告诉小方不要把海苔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______

______

3

这袋海苔的保质期到2015年2月10日

______

______

(2)小方奶奶患有糖尿病,小方见奶奶吃了一袋,又为她递上一袋。

这时奶奶看了海苔外包装资料,可能会对小方说些什么?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①难之②。

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③。

既已纳其自托④,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①辄:

就。

②难之:

对这件事感到为难。

③耳:

罢了。

④既已纳其自托:

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俱乘船避难______

②幸尚宽______

③后贼追至______

④携拯如初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一句的意思。

(3)从文段内容看,你认为华歆和王朗谁优谁劣?

写写你的理由。

12.下侧是一幅图书广告宣传画。

观察画面后回答问题。

(1)这则广告介绍的书名是《______》。

(2)出版社编写这套书的用意是:

______。

(3)“100%精品”说明这套书______;“75%价格”说明这套书______;两个意思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礼物换回另一个礼物

   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一个男孩非常喜欢足球,可是又买不起,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拣来的椰子壳。

他在巷口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猪膀胱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孩子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送给他一个足球。

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起劲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

   圣诞节到了,男孩的妈妈说:

我们没有钱买圣诞礼物送给我们的恩人,就为我们的恩人祈祷吧。

   小男孩跟妈妈祷告完毕,向妈妈要了一只铲子跑了出去,他来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圃里,开始挖坑。

就在他快挖好的时候,从别墅里走出一个人来,问小孩在干什么,小男孩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说“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您,我愿给您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

”教练把小男孩从树坑里拉上来,说“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明天你到我的训练场去吧。

   三年后,这位17岁的男孩在第六届足球世界杯上独进21球,为巴西第一次捧回金杯。

一个原来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

(1)用一两句话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2)本文最后才交代男孩的名字,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的?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