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池综合项目施工关键技术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3257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蓄水池综合项目施工关键技术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蓄水池综合项目施工关键技术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蓄水池综合项目施工关键技术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蓄水池综合项目施工关键技术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蓄水池综合项目施工关键技术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蓄水池综合项目施工关键技术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蓄水池综合项目施工关键技术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蓄水池综合项目施工关键技术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蓄水池综合项目施工关键技术专项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根据施工工艺要求,配置对应机械设备(表1),满足施工要求。

表1关键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状态

1

挖掘机

良好

2

压路机

3

装载机

4

土方自卸车

5

吊车

6

混凝土振捣棒

7

钢筋弯曲机

8

钢筋切断机

9

钢筋调直机

10

电焊机

11

搅拌机

(2)投入施工测量设备:

根据质量验收标准要求,配置对应测量、检测设备(表2),满足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表2关键测量·

检测仪器设备表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检定状态

全站仪

尼康主机

水准仪

DS32水准仪

盒尺

5m

触探仪

混凝土试模

150X150

四、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步骤:

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地基处理→三七灰土垫层→混凝土基础→基础钢筋→墙身钢筋→基础钢筋混凝土→墙身模板→墙身混凝土→内外防水及抹灰→回填→水池设备安装→试水完成。

1、测量放线

依据图纸设计及业主提供坐标点确定蓄水池中心位置,然后依据开挖半径进行开挖。

依据业主提供基准点在基坑四面设置3个以上临时控制点,并保护起来。

2、基坑工程

工艺步骤:

测量放线→土方开挖→清底修边→人工清底→地基承载力测试→地基处理→地基承载力试验(达成设计要求)

(1)基坑开挖采取机械开挖,因为本工程基坑较深(3.8米),我方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基坑四面放坡处理,放坡系数依据现场开挖土质情况确定。

开挖前要计算好应留存土方,在基坑开挖时留足工程主体完成后基坑回填所需土方,其它开挖土全部运至业主指定弃土场。

(2)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20cm左右停止使用机械开挖,预防机械开挖扰动原地基土;

然后进行机械修边清理基底。

(3)机械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20cm后进行人工清底修边,并人工开挖至基底标高。

(4)人工清理完成后进行地基承载力测试,依据图纸设计地基承载力为150Kpa,基底必需在持力层上。

如遇软弱下卧层必需清除换填级配砂石,压实系数大于0.97。

地基处理完成后再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地基处理知道地基承载力达成设计值位置。

3、钢筋工程

(1)进场钢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用于工程钢筋无节疤,不弯曲和没有其它破损。

钢筋保持清洁,无锈蚀、锈屑、氧化皮、油、泥土、油漆、混凝土垢及任何可能影响混凝土和钢筋间结合其它材料。

堆放钢筋场地上方要遮盖,钢筋放在木板和支墩上,离地净距大于15cm。

(2)钢筋接头形式和位置:

钢筋接头型式必需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接头可采取绑扎搭接,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对应施工规范要求,也能够采取焊接连接,焊接搭接长度也应符合规范要求。

底板上、下层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其下层钢筋接头位置应在底板跨中1/3部位,上层钢筋接头位置应在底板端部1/3部位。

(3)钢筋绑扎:

底板上、下层双向受力钢筋应逐点绑扎,不得跳扣绑扎。

底板上、下层钢筋间设钢筋马凳支撑,马凳间距应依据底板厚度不一样而确定,通常为600mm~1200mm。

墙体钢筋绑扎前,应将预留插筋表面灰浆清理洁净,并将插筋校正到位,如有位移时应按1:

6坡度进行纠偏。

钢筋绑扎应严格实施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墙体双排钢筋净距经过定位架立筋控制,架立筋间距不宜超出l000mm,并成梅花状摆放,架立筋端头不得直接接触模板面。

钢筋保护层应用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扣固定,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垫块绑扎时,每1㎡中不得少于一块,并呈梅花形部署;

对于结构拐角及腋角等边角部位应合适增加数量。

不管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或以后全部不得将已绑扎钢筋弯曲或拉直。

(4)钢筋接头要求:

钢筋绑扎接头位置,其搭接长度末端至钢筋弯曲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10倍,且不宜在最大弯矩处;

钢筋连接,不管焊接或绑扎,设置在同一构件内接头均应相互错开35倍钢筋直径(绑扎接头大于30倍钢筋直径),但不得小于500mm。

(5)钢筋加工质量要求(表3)。

表3钢筋加工质量检验标准(mm)

项目

许可偏差

检验方法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净尺寸

钢尺检验

弯起钢筋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6)绑扎钢筋接头搭接长度应符合表四要求。

表4绑扎接头搭接长度

钢筋类别

受拉区(mm)

受压区(mm)

检测方法

30d

20d

35d

25d

45d

(7)钢筋位置质量应符合表五要求。

表5钢筋位置许可偏差

项目

许可偏差(mm)

受力钢筋间距

受力钢筋排距

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绑扎骨架

焊接骨架

受力钢筋保护层

板、墙

4、模板工程

本工程选择组合钢模进行模板施工。

安装池壁模板时,钢模施工前,依据设计图纸,绘制配板设计图,并标出钢模位置型号和数量。

内外模均采取竖向分节支设,每节高度1.6m用Φ12对拉螺栓将固定模板槽钢圈拉紧固定。

在安装过程中随时进行检验,严格控制垂直度、中心线及穿墙套管标高。

模板接缝应不漏浆,模板及其支架必需含有足够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可靠承受自重、浇筑混凝土及其施工荷载。

拆模时砼应达成设计强度70%以上。

隔离剂应确保混凝土脱模和表面光滑,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茬处。

5、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采取C30抗渗混凝土。

(1)通常要求:

浇筑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验,模板内杂物、积水和钢筋上污垢清理洁净;

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混凝土应连续浇灌,不得留设施工缝;

采取压茬赶浆方法浇筑。

浇筑前,检验混凝土均匀性和坍落度。

对浇筑混凝土使用脚手架,应便于人员和料具上下,且必需确保安全。

(2)混凝土浇筑:

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时,移动间距不应超出振捣棒作用半径1.5倍;

和侧模应保持5~10cm距离;

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

每一处振捣完成后边振动边渐渐提出振动棒;

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需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有气泡冒出、表面展现平坦、泛浆。

(3)结构变形缝部位浇筑:

当设有结构变形缝时,应以变形缝为界跳仓施工。

变形缝浇筑过程中应先将止水带下部混凝土振实后再浇筑上部混凝土;

振捣过程中不得触动止水带,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开始泛浮浆和不冒气泡为准。

(4)压光收面:

混凝土浇筑完成,立即用平板振捣器和刮杠将混凝土表面刮平,排除表面泌水。

待混凝土收水后用木抹子搓压平实,铁抹子收光,初凝后立即覆盖养护。

(5)混凝土试块留置:

Ⅰ、抗压强度标准养护试块:

每工作班不应少于1组,每组3块;

每浇筑100m³

或每段长小于l00m³

时,不应少于1组,每组3块。

Ⅱ、和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应依据需要数量留置。

Ⅲ、抗渗试块:

每浇500m³

时混凝土不得少于1组,每组6块。

Ⅳ、抗冻试块留置组数按抗冻标号要求留置,每浇500或不足500混凝土留置1组;

当配合比和施工条件发生改变时,应增加留置组数。

(6)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应避免混凝土早期脱水和养护过程中缺水。

常温下,混凝土采取覆盖浇水养护,天天浇水次数应能确保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对于一般混凝土不得少于7d,其它有抗渗要求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6、满水试验

(1)待水池混凝土强度达成设计强度后,先在池壁上作好标高标志,以不超出2m/d速度灌入清水,第一次充水至设计水位1/3时,第二次充水至设计水位2/3时,第三次充水至设计水位,相邻两次充水时间不少于24h,同时进行沉降观察并做好统计。

 

  

(2)在按设计水位标高充满水24h后,用以下方法测定水池24h渗水量:

事先做直径为50cm,高30cm敞口钢板水箱,要求绝对不渗漏,将其灌满水后在相同日照条件下进行蒸发量测试。

  水池渗水量计算:

二十四小时后用水位测针正确测出池壁水位降低高度,计算出减水量扣除蒸发量,判定是否符合实际渗水量不超出2L/㎡.d规范和设计要求。

  (3)同时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监督下,对池外壁认真进行外观检验,有没有渗漏点及水印湿迹,并填写统计表。

7、土方回填

回填土施工关键是蓄水池基坑回填土,回填土施工应在砼养护完成,拆除模板,蓄水池满水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

回填土采取人工分层铺筑,分层厚度为35cm,手持式夯机扎实。

五、质量确保方法

施工前作好现场调查,根据施工图纸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设计文件,明确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熟悉协议规范、质量标准。

常常进行技术方案研究,对施工中轻易出现质量通病制订预防方法。

常常检验各级质量计划实施情况及反馈意见,立即协调。

1、钢筋工程

(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实书、试验汇报单,钢筋表面或每捆钢筋均应有标志。

进场时应分批检验。

(2)在加工过程中,发觉机械性能有显著不正常,应拒绝使用清退出场。

(3)虽有出厂质量证实、力学性能指标,但外观质量缺点严重,应拒绝使用清退出场。

(4)钢筋绑扎应符合要求:

a、钢筋交叉点应采取铁丝扎牢;

b、梁和柱箍筋应和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5)钢筋骨架组装必需按设计尺寸。

配筋下料和制作、加工尺寸必需正确。

放置位置必需正确,不正确必需调正直至正确为止,组装要牢靠,严禁有松动和变形现象。

(6)甩出外伸钢筋要采取利用模板和箍筋固定方法,预防外伸钢筋错位变形。

(7)箍筋组装时应严格控制间距尺寸,开口应错开,绑扎要牢靠,严禁有松动和位移现象。

箍筋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必需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8)钢筋骨架成型几何尺寸必需正确,对结构受力主筋安装应牢靠,整体性要好,严禁产生位移。

垫块强度应同母体砼强度、垫块厚度应符合砼施工验收规范。

放置数量和牢靠性必需达成设计要求,并应起到固定作用。

(9)钢筋弯钩方向:

柱纵向钢筋弯钩应朝向柱心,板内钢筋弯钩应朝上(如双层钢筋时上层钢筋弯钩朝下)。

基础钢筋网中钢筋弯钩应朝上。

(10)曲线形状钢筋制作和下料必需严格计算,并应按设计图纸预先放出实样。

2、模板工程

(1)模板接缝不应漏浆。

(2)模板及其支架结构必需满足工程结构安全和稳定性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