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失衡是高油价的决定因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3061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求失衡是高油价的决定因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供求失衡是高油价的决定因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供求失衡是高油价的决定因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供求失衡是高油价的决定因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供求失衡是高油价的决定因素Word下载.docx

《供求失衡是高油价的决定因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求失衡是高油价的决定因素Word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供求失衡是高油价的决定因素Word下载.docx

(3)地缘政治紧张形势导致了油价持续走高;

(4)油价飙升是某个大国施展的“阴谋”。

  这些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很难把它们作为油价上涨的根本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因素都具有暂时性、偶然性,它们对于说明短期内油价上涨是有用的,但是用这些因素来解释持续了七、八年时间的油价上涨现象显然是不够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高油价?

笔者认为是石油供求关系失衡导致了高油价,一方面,紧张的石油供求关系推动了油价大幅上涨;

另一方面,石油供应短缺的前景加剧了油价上涨并将推动油价持续上升。

  一、近年来脆弱的石油供求形势

  近年来,国际石油供求形势一直处于脆弱的平衡状态,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2000年和2004年产量与消费量相比有较大余额外,其余年份的余额都不大,有两年还出现了产量少于消费量的情况,而自从2005年以后,产量余额直线下降,2007年产量比消费量竟然少百万吨,产量缺口比除2000年以外几年的产量余额都要高。

  进入2008年以来石油供需形势仍然不容乐观,1月~6月份竟有三个月消费量多于产量,正是这种脆弱的供求关系造成近年来及当前油价的大幅上涨。

  下面从需求和供应两方面对石油供求关系的情况作进一步探讨。

  二、需求旺盛

  最近几年石油需求比较旺盛,2000年以来石油消费平均增速为%,比1990年~1999年的增速高个百分点,2007年石油消费量比1990年高出%。

从表3可以看出:

2005年以来石油需求增长率有所下降,这并不表明石油需求的下降,而是因为产量增长缓慢,以及由此造成的油价暴涨抑制了需求所致。

  当前拉动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太和中东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快速增长的原因:

一是经济发展迅速。

另一个是人口增长率高。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都高于OECD国家一倍以上,更多的人口,更快的经济增长,自然需要消耗更多包括石油在内的能源资源。

根据国际能源署于2008年7月1日发布的中期石油市场报告,2013年之前,全球石油需求将年均增长%,年均增长量约为144万桶/日。

而根据欧佩克2007年发布的《世界石油展望》,世界石油消费会以%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石油消费会达到亿吨,比2005年高42%,其中发展中国家的石油增长占总增长量的85%,亚洲又占了发展中国家增长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但即便如此,发展中国家人均石油消费也不及OECD国家的六分之一,这表明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增长仍潜力巨大。

  三、供应紧张

  在需求迅速增长的同时,石油供应却相对紧张,2000年以来,已经有三年产量负增长,两年产量低于消费量,2007年不但产量负增长而且产量低于消费量,这是造成2008年以来油价飞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表5还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石油生产增长率直线下降,直到2007年出现负增长。

  供应紧张的原因在于许多地方石油产量已过了高峰期,开始下降,而新增产量不足。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统计,北美地区在2003年达到高峰,之后一直下降;

中南美2000年以来一直处于下降态势,2005年有所反弹,之后又开始下降;

中东地区从2000年以来一直下降,2003年有所反弹,2007年重又下降。

从国家来说,昔日主要的非欧佩克石油出口国如英国、挪威、墨西哥等都已过了产量高峰期,2005年英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挪威于2001年达到产量高峰亿吨,之后一直下降,2007年只有亿吨,下降幅度达27%,墨西哥2004年达到高峰,之后迅速下降,2007年与2004年相比降幅达%。

俄罗斯在经历十年的增产后,2008年1月~6月份的日均产量为百万桶,比2007年日均产量百万桶下降10万桶,如果照此速度发展,俄罗斯今年的石油产量将会下降1%,这将是俄罗斯自1998年以来的首次减产。

欧佩克的产量这几年忽高忽低,但总的来看有所上升,2006年达到其产量的顶点,但2007年又有所下降,下降幅度达%。

世界头号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的产量从2005年以来一直下降,2007年竟比2005年下降%;

其余像阿联酋、科威特、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厄瓜多尔产量都在下降,委内瑞拉下降幅度尤其大,2007年产量竟比2001年下降了%。

在世界各地区中,只有欧洲与欧亚地区和非洲的产量有所增长,产量增长较大的国家有加拿大、哈萨克期坦、阿塞拜疆、苏丹和欧佩克的安哥拉、伊拉克等国。

正是由于众多产油国产量下降,而新增产量只能勉强抵消这种下降,到了2007年甚至不足以抵消这种下降,造成近年来石油供应紧张,从而推动油价上涨。

  四、剩余产能严重缺乏

  从前文可知,由于消费增长相对迅速,而供应比较紧张,从而推动油价不断上涨。

但是从数据上看,石油市场有时还供略大于求,这似乎表明石油价格不应该上涨过快,这是对石油供求关系的误解。

由于石油的特殊性,它的供求关系并不仅仅表现在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剩余产能也是体现石油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因为全球石油生产和消费区域不一致,国际石油贸易很容易受到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为保持石油市场的稳定,需要保留相当数量的剩余产能,如果剩余产能不足,就会加剧对供应中断的担忧从而推高油价。

近年来,由于石油需求旺盛,各国的剩余产能都所剩无几甚至已经告罄,据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估计,当前世界剩余产能在100万~200万桶之间,基本上全部掌握在沙特手中。

进入2008年以来,石油产量虽然总体大于消费量,但剩余产能却大幅下降,平均比2007年下降了64万桶/日。

一般认为,剩余产能达到400万桶才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由于剩余产能严重不足,当前的石油市场仍然处于相当脆弱的状态,很容易受到各种突发性事件的干扰从而加剧油价波动。

  五、增产乏力

  市场是个极其灵敏的系统,它不但对当前的供求关系做出反应,还对未来的供求状况做出反应。

如果未来供应充足,将会压低当前价格,而如果未来供应短缺,则会抬高当前价格并推动价格持续走高。

前文提到,未来石油的需求仍较旺盛,但石油供应的前景却不乐观,正是这种对未来石油供应短缺的担心,推动当前油价的上涨并将推动未来油价的持续上涨。

  未来石油增产乏力的第一个表现是:

石油生产增长速度越来越慢,2007年甚至有所下降,这是在高油价和世界各地加大了勘探开发力度的背景下发生的,这是石油供应增长乏力的明显信号。

  石油生产“顶峰”即将到来也为石油增产乏力提供了论据。

根据一些科学家的估计,石油生产“顶峰”将会在未来5年~10年到来,石油生产过了“顶峰”期,石油产量将出现永久性下降,这样的预期必然推高油价。

  具体从各个国家、地区来看,欧佩克国家被认为是未来石油增产的主力,一般认为,如果欧佩克国家增加投资,就可以提高产量,使石油供求紧张状况得到缓解。

然而这很难成为现实,因为这样做不符合欧佩克国家的利益。

石油市场是寡头垄断,和经济学所假设的完全竞争市场不同,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这些国家更加失去了增产的动力;

而且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原因,欧佩克国家自身石油消费增长很快,因而要保留更多的石油供本国消费,也降低了提高产量以供出口的动力。

近年来欧佩克实施的限产保价政策和不断做出的石油市场供求平衡的声明都说明欧佩克无意增产,而许多欧佩克国家由于投资不足、技术落后、产量已过高峰期则使它们无力增产。

非欧佩克国家,除前苏联地区产量一直缓慢增长外,其他地方石油产量一直在下降,但进入2008年以来,俄罗斯石油产量也出现,从而使整个前苏联地区上半年的日均石油产量增长率只有%,是2000年以来最低增幅,大大低于去年%的水平。

国际能源署在2008年7月1日发布的中期石油市场报告中说,在未来5年内,欧佩克以外的产油国几乎不可能提高其原油产量,而在其发布的2007年《世界能源展望》中国际能源署颇为悲观地指出:

“虽然在接下来的5年中有望通过新开发油田项目来增加石油产能,但其是否足以弥补现有油田产量的下降,并跟上情景中预测的需求增长还很难确定。

从现在到2015年这段时间内,无法排除石油供应侧出现缺口的可能性,这可能使油价突然攀升。

  六、储量停滞不前

  储量是与未来石油产量密切相关的指标,储量不足将直接导致增产乏力,从而加大油价上涨的预期。

在储量问题上也没有利好的消息。

  储量具有高度复杂性,而且由于许多国家储量信息不完全或不公开,因而使这个问题更为扑朔迷离。

我们可以从石油探明储量的历史数据来探寻未来储量变化的情况。

2000年至2003年,石油探明储量的增长还相当迅速,但2004年以后,储量增长陡然下降,2007年出现负增长,这是自1980年以来第三次负增长。

此次探明储量下降与前两次有重大不同,前两次都是在石油市场供大于求、油价处于低位、石油公司缺乏勘探开发动力的情况下发生的,而这次则是在供应紧张、油价高涨、全球石油勘探开发处于历史性高位的情况下发生的,因而这可以看作是储量停滞不前的一个标志。

储量停滞还可以从石油公司的储量接替情况看出来。

由于发现的储量不足,石油公司的储量接替发生困难,据贝尔斯特恩投资银行发布的报告,全球主要大石油公司2004年至2006年已经连续3年储量接替率低于100%。

而美国石油投资家马修·

西蒙斯在其《沙漠黄昏》一书中得出的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被高估的结论更给石油储量的增长投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石油储量数据是公认最有权威的,该局2000年公布的数字显示,世界还有3000亿桶石油,石油高峰将在30年后来临。

然而该局于2005年发布的报告显示,1996至2003年均新探明油田的实际产量比预估值低了60%,因而全球石油储量将大大小于预期,石油供应见顶的时间也将大大早于预期。

随着石油储量增长的停滞不前,石油产量增长的前景越发渺茫了,这必将推动油价持续走高。

  由此可见,正是石油供求关系的失衡——包括当前脆弱的供求关系和未来供应短缺的前景造成了当前历史性的高油价,而未来需求仍较旺盛、增产乏力和储量停滞不前则决定了油价还会上升。

那么油价会上涨到什么地步?

由于这个问题不是本文的主题,在此不便展开,但笔者认为,随着油价上涨,一方面,需求受到相当程度的抑制,另一方面,替代能源正日益涌现,因而上涨幅度不会太大了。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高油价是人类能源利用上的“石油时代”逐渐衰落的结果和标志,因而解决高油价问题,不能仅仅囿于石油本身,更应该大力发展各种替代能源,尤其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我们应该抓住当前油价尚能承受的时机,大力发展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燃料等在内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切实转变能源利用方式,提高中国经济对抗高油价的能力,更好地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

  参考:

  [1]范英焦建玲:

石油价格:

理论与实证[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刘希宋等:

石油价格研究[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曹振良:

学术书刊出版社,1990

  林伯强:

现代能源经济学[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徐寿波:

能源经济[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吴德春董继武:

能源经济学[M].北京:

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

  国际能源署:

世界能源展望.2007.中国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