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32684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说明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的农耕生活。

A项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属于原始生荒耕作制,与材料内容不符;

B项游牧渔猎与材料中的生活方式不符;

D项铁犁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方式。

C项符合题意,故选C。

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八股取士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实行了郡县制,成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的手段。

A项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C项是秦朝建立以后实行的政治制度,但不符合题意;

D项是清朝时期的科举制度。

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时间公元前221年,可以想到秦朝统一六国,选项中郡县制属于秦国商鞅变法改革的内容,也是秦朝推行的地方政治制度。

其它选项均与秦无关,由此可以做出正确选择。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了标准货币五铢钱,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项表述错误;

C项汉武帝采用了推恩令的方式,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项汉武帝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式,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A项符合题意,故选A。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

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东汉桓帝到西晋统一前的历史主要处于三国分裂时期,三国时期的政局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所以导致了全国人口的大量减少。

B项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之一;

D项在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期开创了科举制度,唐朝时期完善和发展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产生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所以这一制度指的是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故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文官”“读书人阶层”,由此可以想到科举制度,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唐时期,即可做出正确选择。

6.下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工开物》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所以图片信息选自《天工开物》。

A项《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的一部医学著作;

B项《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的一部史学著作;

C项《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的一部药物学著作。

D项符合题意,故选D。

7.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

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

《军机大臣年表》

 

A.因战事而设

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可知,A项因战事而设,只符合第一个历史记述;

B项设于雍正十,只符合第一个历史记述;

C项强化了君权两个历史记述都未提到;

D项设于雍正年间,两个历史记述都有涉及,所以D项符合题意,故选D。

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

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

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清末和中国打的“全仗”指的是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的是《南京条约》。

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指的是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

英国参与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马关条约》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的,与英国无关。

所以A项符合题意,故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全仗”和“半仗”的含义,“全仗”指的是一个国家对他国发动的战争;

“半仗”指的是伙同他国共同发动的战争。

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全仗,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属于英国参与的半仗,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发动的全仗。

由此可以对选项做出正确的判断。

9.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

他们的意图是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梁启超进行了戊戌变法运动,其目的是为了仿效日本,在中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实现变法图强。

AC项进行革命和推翻清朝是辛亥革命的意图;

D项学习西方抵御侵略是洋务运动的意图。

B项符合题意,故选B。

10.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

同年秋,湖北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

上述材料说明

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B.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C.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

D.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1912年“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湖北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可知,中华民国成立后,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女性可以参加政治活动,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B项表述不全面;

C项表述错误;

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

故选A。

11.如图,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解析】根据图片中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的时间“中华民国五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开始采用民国纪年法,中华民国五年即为1916年。

A项辛亥革命时间是1911年,不符合题意;

B项新文化运动时间是1915年到1919年,符合题意;

C项九一八事变时间是1931年,不符合题意;

D项西安事变时间是1936年,不符合题意。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民国纪年法的规则,推算出图片中的时间,根据时间对选项的事件进行判断,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

12.如图所提供信息相关的是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

D.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中的“瑞金”和“会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从江西瑞金出发,到1936年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这是国共对峙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A项北伐战争1926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进行的讨伐北洋军阀的战争;

C项是国共第二次合作进行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事件;

D项是1947年国共内战的转折点。

13.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

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

“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

”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C.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36年,可知当时处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内容“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

”可知,范文澜发表的言论的目的是为了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的意识。

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BC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

故选D。

14.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

“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

”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D.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可知,周恩来强调的是国民经济发展要稳步发展,协调发展。

A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

B项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

D项“大跃进”运动时间是195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

故选C。

15.1971年10月28曰《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

该社论评述的是

A.“求同存异”方针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破了没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阴谋。

A项是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时提出的;

B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项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如表,这些措施

时间

措施

2008年

实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台胞证)“一人—号,终身不变”

2013年

台湾居民在20省份可申请补发、换发台胞证

2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