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254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docx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docx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简介

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baike.baidu\image\3853ad1b12d0ab218618bf9f

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

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

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

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继电器的输入信号x从零连续增加达到衔铁开始吸合时的动作值**,继电器的输出信号立刻从y=0跳跃到y=ym,即常开触点从断到通。

一旦触点闭合,输入量x继续增大,输出信号y将不再起变化。

当输入量x从某一大于**值下降到xf,继电器开始释放,常开触点断开。

我们把继电器的这种特性叫做继电特性,也叫继电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释放值xf与动作值**的比值叫做反馈系数,即 Kf=xf/**

触点上输出的控制功率Pc与线圈吸收的最小功率P0之比叫做继电器的控制系数,即Kc=PC/P0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

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

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4、磁簧继电器

磁簧继电器是以线圈产生磁场将磁簧管作动之继电器,为一种线圈传感装置。

因此磁簧继电器之特征、小型尺寸、轻量、反应速度快、短跳动时间等特性。

  当整块铁磁金属或者其它导磁物质与之靠近的时候,发生动作,开通或者闭合电路。

由永久磁铁和干簧管组成。

永久磁铁、干簧管固定在一个不导磁也不带有磁性的支架上。

以永久磁铁的南北极的连线为轴线,这个轴线应该与干簧管的轴线重合或者基本重合。

由远及近的调整永久磁铁与干簧管之间的距离,当干簧管刚好发生动作(对于常开的干簧管,变为闭合;对于常闭的干簧管,变为断开)时,将磁铁的位置固定下来。

这时,当有整块导磁材料,例如铁板同时靠近磁铁和干簧管时,干簧管会再次发生动作,恢复到没有磁场作用时的状态;当该铁板离开时,干簧管即发生相反方向的动作。

磁簧继电器结构坚固,触点为密封状态,耐用性高,可以作为机械设备的位置限制开关,也可以用以探测铁制门、窗等是否在指定位置。

5、光继电器

 光继电器为AC/DC并用的半导体继电器,指发光器件和受光器件一体化的器件。

输入侧和输出侧电气性绝缘,但信号可以通过光信号传输。

  其特点为寿命为半永久性、微小电流驱动信号、高阻抗绝缘耐压、超小型、光传输、无接点…等。

  主要应用于量测设备、通信设备、保全设备、医疗设备…等。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

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也就是控制电路的控制电压。

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

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3、吸合电流

 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

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

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

4、释放电流

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

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

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

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

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三、继电器测试

1、测触点电阻

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用更加精确方式可测得触点阻值在100毫欧以内);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

由此可以区别出那个是常闭触点,那个是常开触点。

2、测线圈电阻

 可用万能表R×10Ω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象。

3、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

找来可调稳压电源和电流表,给继电器输入一组电压,且在供电回路中串入电流表进行监测。

慢慢调高电源电压,听到继电器吸合声时,记下该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

为求准确,可以试多几次而求平均值。

4、测量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

也是像上述那样连接测试,当继电器发生吸合后,再逐渐降低供电电压,当听到继电器再次发生释放声音时,记下此时的电压和电流,亦可尝试多几次而取得平均的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

一般情况下,继电器的释放电压约在吸合电压的10~50%,如果释放电压太小(小于1/10的吸合电压),则不能正常使用了,这样会对电路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工作不可靠。

四、继电器的电符号和触点形式

 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

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标上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

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把它们直接画在长方框一侧,这种表示法较为直观。

另一种是按照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触点分别画到各自的控制电路中,通常在同一继电器的触点与线圈旁分别标注上相同的文字符号,并将触点组编上,以示区别。

继电器的触点有三种基本形式:

  1.动合型(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闭合。

以合字的拼音字头"H”表示。

  2.动断型(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断开。

用断字的拼音字头"D”表示。

  3.转换型(Z型)这是触点组型。

这种触点组共有三个触点,即中间是动触点,上下各一个静触点。

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断开和另一个闭合,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就移动,使原来断开的成闭合,原来闭合的成断开状态,达到转换的目的。

这样的触点组称为转换触点。

用"转”字的拼音字头"z”表示。

五、继电器的选用

1.先了解必要的条件

①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能提供的最大电流;

②被控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③被控电路需要几组、什么形式的触点。

选用继电器时,一般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可作为选用的依据。

控制电路应能给继电器提供足够的工作电流,否则继电器吸合是不稳定的。

  2.查阅有关资料确定使用条件后,可查找相关资料,找出需要的继电器的型号和规格号。

若手头已有继电器,可依据资料核对是否可以利用。

最后考虑尺寸是否合适。

  3.注意器具的容积。

若是用于一般用电器,除考虑机箱容积外,小型继电器主要考虑电路板安装布局。

对于小型电器,如玩具、遥控装置则应选用超小型继电器产品。

六、继电器技术的发展

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光电子技术以及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继电器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无疑对继电器技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微电子技术和超大规模IC的飞速发展对继电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是小型化和片状化。

如IC封装的军用TO-5(8.5×8.5×7.0mm)继电器,它具有很高的抗振性,可使设备更加可靠;第二是组合化和多功能化,能与IC兼容、可内置放大器,要求灵敏度提高到微瓦级;第三是全固体化。

固体继电器灵敏度高,可防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得微机用继电器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带微处理器的继电器将迅速发展。

80年代初,美国生产的数字式时间继电器就可用指令对继电器进行控制,继电器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发展,可形成一个小巧完善的控制系统。

由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目前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现在,计算机控制的生产体制已能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多种低成本的继电器,并可自动完成多种操作及测试工作。

  通讯技术的发展对继电器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方面是由于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整个继电器的应用增加。

另一方面,由于光纤将是未来信息社会传输的主动脉,在光纤通讯、光传感、光计算机、光信息处理技术的推动下将出现光纤继电器、舌簧管光纤开关等新型继电器。

  光电子技术对于继电器技术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为实现光计算机的可靠运行,目前已试制出双稳态继电器。

  为了提高航空、航天继电器的可靠性,期望继电器失效率应由目前的0.1PPM降至0.01PPM;载人空间站则要求达到0.001PPM。

耐温要达到200℃以上,耐振要求高于490m/s,同时应能承受2.32×10(4)C/Kg的α射线辐射。

为满足空间要求,必须加强可靠性研究,并建立专门的高可靠生产线。

  新型特殊结构材料、新分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光电子材料,还有吸氧磁性材料、感温磁性材料、非晶体软磁材料的发展对研制新型磁保持继电器、温度继电器、电磁继电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必将出现新原理、新效应的继电器。

  随着微型和片式化技术的提高。

继电器将向二维、三维尺寸只有几毫米的微型和表面贴装化方向发展;现在国际上有些厂家生产的继电器,体积只有5~10年前的1/4~1/8。

因为电子整机在减小体积时,需要高度不超过其它电子元件的更小的继电器。

通讯设备厂家对密集型继电器的需求更加热切,日本FujitsuTakamisawa公司生产的一种BA系列超密集信号继电器的大小只有14.9(W)×7.4(D)×9.7(H)mm,主要用于传真机和调制解调器,能承受3kV的波动电压。

该公司推出的AS系列表面安装继电器的体积仅为14(W)×9(D)×6.5(H)mm。

  在功率继电器领域尤其需要安全可靠的继电器,如高绝缘性继电器。

日本FujitsuTaKamisawa推出的JV系列功率继电器内含五个放大器,采用高绝缘性小截面设计,尺寸为17.5(W)×10(D)×12.5(H)mm。

由于机芯和外缘之间采用强化绝缘系统,其绝缘性能达到5kV。

日本NEC推出的MR82系列功率继电器的功耗只有200mW。

  在继电器内部装入各种放大、延时、消触点抖动、灭弧、遥控、组合逻辑等电路可使其具有更多的功能。

随着SOP技术(SmallOutlinePackage)的突破,生产厂家有可能把越来越多的功能集成到一起。

而继电器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将具备更广泛的专门控制功能,从而实现高智能化。

  新技术的成群崛起,将促进不同原理、不同性能、不同结构和用途的各类继电器竞相发展。

在科技进步、需求牵引以及敏感、功能材料发展的推动下,特种继电器,如温度、射频、高压、高绝缘、低热电势以及非电量控制等继电器的性能将日臻完善。

  电磁继电器(EMR)从最初使用继电器算起,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

伴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光耦合技术的突破,使固态继电器(SSR,亦称电子继电器)异军突起。

同传统继电器相比,它具有寿命长、结构简单、重量轻、性能可靠等优点。

固态继电器没有机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