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2454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篆刻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篆刻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篆刻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篆刻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篆刻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篆刻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

《篆刻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篆刻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篆刻基础知识Word下载.docx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印章不仅是国家权力机构必备的评证,也是整个社会采用与检验的凭证了。

“印信”印证、信誉、印证人生。

至秦代,作为官印经过汉代继而形成了与传统中国书法并存的艺术体系。

唐宋至元,元押的出现,演于明,它已成为与书法绘画艺术并存的姊妹艺术。

严格地说,它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他出现后与书法同步发展,并与共法共依于汉字的发展,从而又与书法一起造就和发展了汉字艺术,并使书法国画产生了更具欣赏价值的感染力。

它虽是文字,却抽象于画,但又不是画,在方寸之间给人们以无边辽阔的想象。

篆刻艺术熔书法,雕刻、绘画于一炉。

与书画作品同居一席,有力的渲染了书画的艺术魅力。

现代篆刻更是作为书法与雕刻合成的艺术形象,存在于中国文化艺术园林之中,以其高格调的艺术欣赏淡化了它的实用价值,多见于名言、警句、吉语、肖形等印。

除了书法、绘画艺术工作者外,一般人不用篆刻印章作往来印信。

但由于它所具有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使它非凡地活跃于人们的文化生活之中。

三、印章的种类:

1、周玺印:

秦朝以前,无论官印,私印、都不叫印,统称为“玺”。

这是中国印章最早的名称。

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独称玺,臣民只称“印”。

唐武则天因觉得“玺”、“死”同音,改称为“宝”。

当时,印章大约有几寸见方,小的只有几分,印质有铜有玉,印钮有坛、台、龙、虎等各形状。

布局无拘无束,气势雄健挺拔。

2、秦汉官印:

秦统一六国后,制定了统一的文字——“秦篆”(即小篆)。

小篆也是印章上的规范用字。

秦印又名为白文印,形成也与前有所不同,正方形官印,四周多用“田”形框,长方形官印(低级官吏)则采用“日”形边框。

文字生动,线条均匀协调、顾盼有情。

汉代印章达到了空前的繁盛时期,汉印多不采用边框,虽以小篆为主,但结体方中带圆,章法严谨稳重,明朗、朴实、整体大方。

3、唐宋以来的官私印:

唐代官印一律用朱文,印钤盖于纸帛上,以篆体细朱文将笔画曲折、叠绕,使印面铺得平满整齐。

宋代官印接近唐,但至金、元时期则用“九叠篆”,入印。

明代官印也沿用“九叠篆”,印面尺寸变大,多数是阔边粗朱文。

清代官印正规官是正方形,临时派遣的官,其印为长方形,叫“关防”。

半边用汉篆,半边用满文。

4、姓名印:

也叫“私章”,使用范围广泛,日常应用及书画作品上常见。

(1)只刻姓的,

(2)名后加印,(3)加“……之印”,(4)……印信。

5、闲文印:

又名“闲章”,最初的闲章多为吉祥之物,自诗文名句入印后,书画家即把它钤在作品上公开传播。

如:

齐白石的“鲁班门下”,“三百石印富翁”,吴昌硕的“一月安东令”自嘲怀才不遇。

6、收藏鉴赏印:

分为三类:

(1)收藏类:

收藏、考藏。

(2)鉴赏类:

珍赏、清赏、心阅。

(3)校订类:

考定、审定鉴定等。

古代收藏鉴赏印,给后人提供了鉴别书画真伪与艺术价值高低的可靠依据。

7、肖形印:

周秦时代已出现,汉代最多,秦汉的肖形印图案生动,种类繁多。

8、吉语印:

是把吉利话刻成印章,常见的有“美意延年”、“长寿”、“日贵”、“出入大吉”等。

四、治印的基础知识:

1、准备工作:

(1)印石:

常见的有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田黄”、“鸡血”是极珍贵的印石。

先在细砂纸上将印面磨平,才能作印文设计。

(2)刻刀:

“棱刀”、“角刀”一般篆刻刀一头是棱一头是角,可调换使用。

(3)印泥:

上等印泥,是西泠印社的朱砂和堆朱印泥。

一般印泥会有沁油现象。

印文会模糊不清。

(4)砂纸:

一般选用600号水砂纸。

另外还有小圭笔,毛刷、查找印文的篆刻工具书。

2、篆印:

印文一般以篆体文字为主,因此称为篆刻,古人认为治印,必先通篆。

印文内容确定后,要构思,类似于书法中的结字与章法。

一是确定印文书体;

二是篆法布局。

从印章内容及使用对象出发,设计出最佳的印稿。

学习篆印宜先临摹,程序如下:

(1)确定印文内容。

(2)布局章法。

(3)在毛边纸上按印面的形状,布局好内容。

(用钢笔)书写标准整齐。

(4)把毛边纸反过看,背面,将背面的文字直接以小圭笔描写在印面上,保持设计原状。

(铅笔)

(5)以刻刀篆刻。

篆刻十三略

1、学古:

秦、汉、六朝古印,乃后学楷模,犹学书必祖钟、王,学画必宗顾、陆也。

广搜博览,自有会心。

2、结构:

结构不精则笔画散漫,或密实,或疏朗,字体各别,务使血脉贯通,气象圆转。

 

3、章法:

章法须次第相寻,脉络相贯。

如营室庐者,堂户庭除自有位置。

大约于俯仰向背间,望之一气贯注,便觉顾盼生姿,宛转流通也。

4、满:

满,非必填塞字画使无空隙。

字无论多少,配无论方圆,总以规模阔大、体态安闲为要。

不使疏者嫌其空,密者嫌其实,则思过半矣。

如徒逐字排列,即成呆板。

5、纵横:

纵横专论刀法。

用大指与食指撮定刀杆,中指辅于上,无名指、小指抵在刀后,中正其锋,运以腕力,若风帆阵马,所向无前,神致当自生也。

6、苍:

苍兼古秀而言,譬如百尺乔松,必古茂青葱,郁然秀拔。

断非荒榛断梗,满目苍凉之谓。

故篆刻不拘粗细模糊、隐见剥蚀,俱尚古秀,不可作荒凉秽态。

7、光:

光即润泽之意,整齐者,故无论矣。

亦有锋芒毕露,而腠理自是光润。

否则似物迷雾中,不足观也。

倘运腕无力,仅事修饰,必犯油滑之病,又非所宜。

8、沉着:

沉着者,不轻浮、不薄弱、不纤巧,朴实浑穆,端凝持重,是其要归也。

文之雄深雅健,诗之遒炼顿挫,字之古劲端楷,皆沉着为之。

图章至此,方得精神。

9、停匀:

人身丰瘠不齐,而有肉、有骨则一也。

图章亦在骨肉停匀。

骨立者未免单薄,而臃肿膨亨,又邻于俗,且有骨无肉,若韩干画马,其不贻凋丧之讥者几希!

10、灵动:

灵动不专在流走,纵极端方,亦必有错综变化之神行乎其间,方能化板为活。

11、写意:

写意若画家作画,皴法、烘法、勾染法,体数甚多,要皆随意而施,不以刻划为工。

图章亦然。

苟作意为之,恐增匠气。

12、天趣:

天趣在丰神跌宕,姿致鲜举,有不期然而然之妙。

远山眉、梅花妆,俱是天成,岂俗脂凡粉所能点染。

13、雅:

黄鲁直云:

惟俗不可医。

人有服饰鲜华,舆从络绎,而驵侩之气令人不耐者,俗故也。

篆刻家诸体皆工,而按之少士人气象,终非能事。

惟胸饶卷轴,遗外势利,行墨间自然尔雅,第恐赏音者希。

此中人语,不足为外人道也。

篆刻入门基础知识 

 

一、平正、匀落

这是最基本的要领,就是要使印文安排得匀称妥贴。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笔划故作盘曲的姿态填满空间,也不能如铅字一样呆板。

一般以笔划繁者不觉其繁,笔划少者不觉其少的处理手法为主。

汉印及名家中不乏佳作,可细细体会。

二、疏密统一

对印面文字笔划多寡差别较大的印,古人有时以“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方法处理,对多划字不让其占地多,对少划字反给予较多的地位,从而使疏密对比更强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有时还可调整文字的异体和繁体,人为地安排疏密(如万、无、一等)要彼此统一。

三、巧拙、粗细

印章的风格应提倡多样,“巧”“拙”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但追求“巧”不能失之纤媚:

追求“拙”不能失之狂怪。

印章文字中多巧者,则就参之以拙,文字中多拙者,则应参之以巧。

在传统艺术中,“漂亮”并非好字眼,常作为贬义词,作者都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评为“太漂亮”的。

印文的粗细,是在篆印时就得注意用笔,这与作者的书法和金石修养有关。

应多的留意并分析摹仿古印及名家印中线条粗细的自然处理。

四、增减、重复

为求全印妥贴,对部分文字有时要作增减处理,但要注意,一印中切不可逐字增减,增减的笔划也不能太多;

增减要不碍字义,不失篆体。

如增减后变成他字,或章法上并无需要而强自增减,全弄巧成拙。

印中有重复字接连出现,一般以二小点代替,如不接连出现,则要变化篆刻,以不致雷同,单调。

五、挪让、呼应

挪让即在字有空处无法填实,或一字笔划无法使之平正方直时,伸缩文字所占地位,移动文字笔划的位置,使全印气势宽展的办法。

呼应这里主要指在章法上两个相同的局部,(包括空间)经过人为的强调,使之起到此呼彼应作用的一种手段,一般有“对角呼应”、“并头呼应”、“盘曲呼应”、“留红呼应”等。

六、盘曲、变化

字体有的带方势,有的带圆势,有屈曲、有的平直,为求章法上的协调,对个别字可作屈伸方圆处理,但一切应视印文而定。

同一内容,如要求连刻数印就要变化字体,或增减、调整其字体结构、位置、或加置印框,或变化流派风格,变化朱白等,以使其不相雷同,就是对几根平行线条,也应使粗、细、长短、波折、顿挫、斜度等取得变化冲破平淡、板滞局面。

七、穿插、笔

有时为了打破平板的章法,使字与字相互顾盼,往往将其中笔划随势伸缩,上穿下联以达到气贯势连。

但采用此法宜慎重,以免弄巧成拙。

有时白文印笔划繁多琐碎或平行线条过多,则可对文字作“笔”处理,使全印浑为一体。

并笔相当于书画上的“墨渗”但往往化到一定程度而止,在外围要防臃肿,在内心必留细眼,而不是随意信手所能达到的。

在临印时应留心学习名印中的笔法。

八、留红、空白

印章的留空处,在白文叫留红,朱文称空白。

尤其白文,大块留红,可以给读者强烈的印象。

篆刻讲究方寸之地“分朱布白”,这“布白”也即留出空处,实在是最要紧的事。

好比造屋,设计前,先得定好门窗地位一样,在设计印稿时也得规划好何处留空,这种范例,在古印及名家中是不少见的。

九、离合、变形

离是将字形太局促者分开、使者宽展;

合是将字形太散漫者连一体,不致造成几个字的感觉。

但要离合有伦错落有致,离不致散,合不致局促才好。

有些字笔划繁简不一,线条排列方圆杂陈,就须变动其字体的一部分地位,使之化长为方,或化方为长,以取得统一调和,给人一种新鲜感。

十、文、合文

印章文字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地排列,但有时为了布局上的需要,将繁简悬殊的文字安排得斜角对称,将文字的次序作逆时针方向处理,就是“文”。

有时为将单数字排列成双数字那样均衡,或将一简一繁的文字或两个较简单的文字处理从只占一个字的地位,这便是“合文”。

十一、草、隶、楷外文字

除篆书以外其它文字入印古已有之,须参考“元押”、“龙门二十品”、“汉简”等资料,使之有金石息。

偶以外文字母入印,也要以汉字结构变能处理,使之与其它浑然一体。

很重要的是必要多多揣摩有关的传统资料及名家作品。

十二、加边,界划。

在创作中,为求全套印谱之形式多变,可以依照古印的形式,在印章中加以各类界划,边框。

所要注意的是,是所采取的界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