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粮集团构建粮食物流体系的战略规划和可行性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1128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中粮集团构建粮食物流体系的战略规划和可行性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用中粮集团构建粮食物流体系的战略规划和可行性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用中粮集团构建粮食物流体系的战略规划和可行性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用中粮集团构建粮食物流体系的战略规划和可行性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用中粮集团构建粮食物流体系的战略规划和可行性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中粮集团构建粮食物流体系的战略规划和可行性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实用中粮集团构建粮食物流体系的战略规划和可行性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中粮集团构建粮食物流体系的战略规划和可行性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中粮集团构建粮食物流体系的战略规划和可行性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中粮集团是国有大型粮食企业之一,担负着国家粮食宏调的重任。

中粮集团制订自己的粮食物流发展规划,首先要与国家的《规划》相吻合,顺应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主动承担起国家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责任和义务,为我国粮食现代物流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2国际大粮商的成功经验

美国是世界第一粮食出口大国,以ABCD(ADM、Bunge、Cargill、LouisDreyfus)四大粮商为主体,通过直接控制粮源,形成从收购、仓储运输到贸易加工等各个环节的粮食出口供应链。

以嘉吉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密西西比河有179个内河码头,在密西西比河口的墨西哥海湾有9个大型粮食出口码头,年物流总量在5000万t以上,约占美国粮食出口总量50%,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18%左右。

加、澳小麦局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政府通过加、澳小麦局把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和国家利益有机结合,垄断经营本国粮食贸易,形成从生产、收购、仓储、运输到贸易加工的粮食出口供应链。

以加拿大小麦局为例,在加拿大西部四省,有75000个农场主,750个铁路中转库,然后通过温哥华港的5个粮食出口码头和太子港的1个粮食出口码头把粮食销往世界各地。

加拿大小麦局的年经营量在2000万t左右,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7%左右。

纵观世界上的国际大粮商,无不采取控制粮源,掌握码头等关键物流节点,拥有自己的物流体系。

1.3中粮集团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

粮油加工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以贸易为支撑,才能确保充足稳定的原料供应和及时的成品销售;

贸易经营达到一定的规模,必须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体系为基础,才能获取更多的贸易机会和利润;

加工厂才能降低原料库存,减少成品仓容,从而降低加工成本,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粮食是活性有机体,在流通过程中有其特殊要求;

粮食的数量、质量和品质安全对企业的经营至关重要,需要配备一定规模自营的专业物流设施,并有粮食仓储技术人员程参与其流通过程的管理,才能保证粮食的安全,避免重大经营风险。

中粮物流供应链上游延伸到面对农户或众多粮食经纪人,直接抓住第一手粮源,为物流体系获得稳定的流量;

下游延伸到最终用户,为客户提供“门到门”配送服务,为国内外广大客户建立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平台。

目前,国有粮食企业经营分散,物流功能不全、缺乏产业关联度,中粮集团根据粮油主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构建一体化、网络化、四散化和市场化粮食现代物流体系。

2战略规划

2.1战略目标

中粮集团构建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的战略目标是以建设大型关键物流节点为突破口,采取新建、联合、并购等多种方式,低成本地构建完整的粮食供应链。

具体目标是在五年内建设3~5个重要中转枢纽,在国家支持下基本完成中粮物流体系建设;

年中转能力达到1300万t左右,占全国跨区域粮食流通市场份额的10%;

形成为中粮集团相关贸易、加工等业务单元提供优质高效物流服务的能力,为构建我国最大、最完善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奠定基础。

中粮集团的物流发展战略属于企业性质的竞争战略,其规划蕴涵在国家的粮食现代物流规划之中,与国家粮食现代物流规划的目标高度一致,体现国有粮食企业为国家粮食安全服务的根本目的,同时也体现企业的性质,与国际化大粮商和国内粮食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2.2战略“十步法”

为科学制订中粮集团各业务单元的战略发展规划,宁高宁董事长创造性地提出适合中粮特色的战略“十步法”。

基本要求是:

首先要对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结构进行详尽分析,对行业内的所有竞争对手要有充分地了解,对自己的自我能力以及优势和劣势要有清醒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战略目标,制订自己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为确保战略的实施和完成自己的战略目标,还要建立战略实施的保障系统,包括投资保障和制订保障等措施,体现自己的特色,构建与别人不同的成本领先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在战略执行过程,还要根据行业变化不断地对战略进行反思和调整。

基本步骤是:

①愿景和使命(战略追求的愿望和目标);

②市场环境和行业结构分析;

③竞争对手分析;

④市场细分及价值链分析;

⑤自我能力分析;

⑥战略定位及目标;

⑦总体规划和五年发展战略规划;

⑧发展战略实施保障系统;

⑨构建成本领先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⑩战略推进中的反思和调整。

2.3基本思路和原则

中粮集团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由粮食主产区物流节点、销区物流节点和沿海港口及内河码头物流节点三部分组成。

产区物流节点的布局原则是在主要产粮区内,有一定的集并范围;

处在交通要道,且至少有两种运输方式;

注重与中粮加工厂布局的协同。

销区物流节点的布局原则是加工企业相对集中区域,注重合理运距;

集中在主要在城市,有一定的辐射范围;

也注重与中粮加工厂布局的协同。

沿海港口和内河码头物流节点的布局原则是粮食物流和社会物流量集中区域,中转能力在到200万t以上。

2.4战略基本内容

(1)总体规划

安排建设物流节点36个,新增总仓容417万t,总中转能力达到2104万t,物流体系内流入(出)量达到1304万t。

东北粮食主产区建设物流节点10个,新增仓容100万t,中转能力达到280万t;

黄淮海粮食主产区建设物流节点10个,新增仓容90万t,中转能力达到260万t;

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建设物流节点9个,新增仓容82万t,中转能力达到225万t;

沿海港口和内河码头建设粮食专用码头7个,新增仓容155万t,中转能力达到1339万t。

同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购置一定数量的散粮运输工具,搭建完整的物流信息平台和粮食品质检测系统。

预计总投资53.7亿元。

(2)五年发展战略规划

中粮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采取分步实施,积极推进的稳健方式。

先期启动江阴、长沙、南昌及武汉等几个粮食物流项目的建设,作为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发挥重要粮食物流节点的关键作用,尽快形成以几个龙头项目为中转枢纽的粮食物流网络,争取在5年内,将中粮物流建成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局部物流体系。

同时,打造一流粮食物流管理团队,实施一体化物流供应链管理。

3实施方案

3.1物流体系框架和责任主体

通过建设产区物流节点、销区物流节点以及港口和内河码头物流节点,形成中粮物流体系的基本框架。

产区物流节点以粮食收储和中转的功能为主,销区物流节点以营销和配送的功能为主,港口和内河码头物流节点为跨区域的中转功能为主,形成均衡、统一、高效、低成本的物流体系和通道。

总体规划中的产区和销区粮食物流节点,由中粮集团的相关粮食贸易和加工单元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负责组织建设和管理,新组建的粮食物流部专职负责沿海和内河码头物流节点的建设和管理。

3.2中粮粮食物流部的职能和任务

中粮粮食物流部隶属于中粮粮油有限公司,于2008年初正式成立,主要职能是制订中粮粮食物流发展战略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粮粮食物流关键的共用节点设施,提供物流服务平台,为集团相关单元搞好协同服务,兼顾社会化服务,提高综合经营效益。

负责组织粮食物流项目的选择、论证和申报,负责对项目公司的全面监督,掌控每个项目公司的情况。

在建设期,指导审查各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安全等管理,保证项目按期竣工投产。

投入运营后,组织各项目公司完成经营中心下达的经营目标任务。

粮食物流部本部下设综合部、工程部和运营部,另外按项目组建若干项目组,项目建成后,项目组转为经营管理团队,负责物流项目的运营。

中粮粮食物流部的愿景是成为中粮粮油主业发展的物流保障者;

使命是服务集团贸易和加工业快速发展,打造高效率、低成本的中粮粮食流通通道。

3.3中粮拟建的关键粮食物流节点简介

(1)江阴粮食物流项目简介

江阴粮食物流项目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45万t仓容,其中立筒仓25万t,浅圆仓10万t,平房仓10万t;

2个5万t(兼靠7万t)级泊位,1个5000t泊位,4个500级泊位;

码头前沿堆场63700平方米及相应的生产生活附属设施;

年设计中转量500万t,占地面积约260亩,总投资额1亿美元,分二期建设。

一期项目于2007年9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0万t仓容,其中立筒仓13.5万t,平房仓6.5万t;

1个5万t(兼靠7万t)级泊位,4个500t级泊位;

年设计中转量210万t,总投资33103万元人民币。

项目计划于2009年6月30日前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2)南昌粮食物流项目简介

南昌粮食物流项目选址于南昌昌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鸡山港区,赣江北岸,占地153亩。

年规划物流量220万t,新建千吨级码头4座,立筒仓4万t,平房仓10万t,油罐1.2万t,总投资2.5亿元。

2010年6月底前项目建成投入使用。

另外,长沙和武汉粮食物流项目正在前期论证中,基本方案尚未最终确定。

4体系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和难点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出台《国家粮食现代物流规划》后,以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区)、市为代表的各级政府和粮食部门以及几家中央粮食企业都相继实施了本行政区域内的粮食物流设施和体系建设,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以下几个困境和难点:

4.1规划设计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

目前,粮食物流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仍停留在粮库设计概念阶段,以一般中转库的思路进行粮食物流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国家粮食现代物流规划》发布后,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没有跟进出台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指导各地粮食物流项目的规划和建设。

各地建设的粮食物流项目是否与《国家粮食现代物流规划》相吻合,选址和布局是否合理,仓容和中转能力是否满足区域需求等问题的解决,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

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各地粮食物流项目建设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粮食物流项目的建设能够在《国家粮食现代物流规划》的总体框架内,以全国粮食物流体系的整体原则,科学组织和实施。

4.2政府缺乏系统的政策扶持

我国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粮食物流项目投资大,投资回收率低,属于基础设施一类的建设项目,需要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扶持。

近两年,国家给予了一定比例的投资补助,但比例较低,对项目的帮助和支持力度明显不足。

另外,投资补助形式是临时性的,在粮食物流项目建成后运营的初期阶段,对一个物流节点而言,物流量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初期经营效益比较差,需要国家在税收、经营收费等方面给予一定年限的减免,形成对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政策扶持的长效机制。

4.3多种物流模式并存,增加了建设成本

当前,我国粮食物流传统模式和散运模式并存,包装、散装、集装箱等作业方式交叉进行,在物流节点的方案设计时,各种工艺流程都需要综合考虑,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设的投资成本,进一步加大了项目的投资压力。

4.4运输工具标准化程度低,装卸效率难以提高

目前,粮食物流的运输市场基本上依靠社会资源,运输工具的形式、型号多样化,装卸设备的配备难以实现标准化,制约了装卸效率的提高。

4.5国际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