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0876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夏是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

(2)政治制度:

出现了的传子制度。

2、商朝的政治制度:

统治特点:

3、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

在保证强大的条件下,将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内容:

分封对象——

分封内容——

诸侯的权利--

诸侯的义务--

作用:

(1)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3)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4、宗法制

1.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度。

3.关系

(1)嫡长子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4.意义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实现了政治隶属关系和宗族血缘关系的紧密结合。

(1)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纽带。

(了解:

礼乐制度--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例题】

1、清朝学者万斯大说:

“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大宗小宗之间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D.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2、相传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并拥有军队、官吏、刑罚、监狱等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主要是指(  )

A.王位世袭制度B.夏王的地位和权力C.国家机器产生D.外服臣服于内服

3、《左传》记载: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这说明分封制的突出特点是(  )

A.等级B.血缘C.嫡长子继承D.世袭

4、王国维说:

“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二)、秦的统一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2、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确立皇帝制度

(1)皇权至上:

秦王嬴政改称“皇帝”,总揽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

(2)皇位继承制:

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确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1)职权: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协助皇帝掌管。

三公之下设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事务。

(2)关系:

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

(秦朝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代开始形成。

3、巩固统一的措施

(1)秦朝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2)制定秦律:

秦朝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并以“轻罪重刑”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实质是维护统治的工具。

4、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意义

1.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2.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3.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4.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例题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史料--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大体可划分为两段落。

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遂若西周封建制度一无是处。

而秦以下之政府,则只以“君主专制”四字目之。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互动探究 

(1)据史料指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与“秦以后的郡县政治”的内涵。

(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探究秦始皇创新的政治制度的影响。

2、《史记·

秦始皇本纪》载:

“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

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表明(  )

A.秦始皇的才能非凡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秦朝的政权系统尚不完备D.秦朝时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3、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

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

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

这反映出(  )

A.春秋时期分封制已遭到破坏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D.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

4、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皇帝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5、据史书记载:

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

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  )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

(三)三省六部制

1.确立

(1)机构:

三省指、、。

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职责: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负责。

(3)特点:

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4)作用:

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相权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2、演变

(1)宋朝:

设置“”作为宰相办公机构;

军政归掌管;

财政归掌管。

(2)元朝:

废除三省,实行,只设;

六部也归入。

3、选官制度

1.军功爵制度:

战国时期开始用立军功便授官爵的制度替代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秦和汉初基本沿袭。

2.:

汉武帝时期实行。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

3.科举制

(1)背景:

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2)来历:

隋朝实行的制度。

(3)完善:

唐代日臻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4)发展:

宋代重视科举;

明清时期,科举制的方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5)评价: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4、监察与谏议

1.监察制度

(1)秦朝:

掌管监察。

(2)汉朝:

设置监察地方。

(3)明清:

监察制度达到顶峰。

2.谏议制度

(1)隋唐:

负责谏议和封驳。

(2)宋代:

出现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取消专门的谏议机构。

3.评价

(1)局限性:

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2)积极性:

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三省六部制的认识(怎样评价三省六部制?

(1)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出现了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反映了古代政治的两个方面的趋势:

一是明确行政分工,提高行政效率;

二是分散相权,强化皇权。

(3)三省之下的分权体制和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有本质的区别,三省之上还有独裁专断的皇帝,不可能真正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例题 

1、史料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

晚年又用中书。

……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

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

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

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1)据史料概括汉、唐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

(2)据史料探究中国古代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

2.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

“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3、“它排除了宰相的个人专权,相权过大而威胁皇权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  )

A.秦朝三公九卿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

C.西汉的中朝制度D.科举制

4、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5、北宋时期的中央政府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这一局面反映出(  )

A.君权对相权的制约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宰相职权范围扩大D.中央加强控制地方

6、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

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胄说:

“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

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

“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1)根据材料一,说明唐初三省的职能。

(2)据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的特点是什么。

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

(3)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

结局说明了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

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4)、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1、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起因:

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

(2)“七国之乱”: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串通其他六国发动叛乱。

(3)集权措施:

汉武帝实行“”,强干弱枝,监察地方。

2.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藩镇割据: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着手解决唐末五代地方割据的问题。

(2)措施:

①收精兵:

将禁军分别划归“三衙”统领,但发兵之权归枢密院,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