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0820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文档格式.docx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文档格式.docx

④从隋唐到两宋: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

⑤元、明、清时期:

随着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兴盛。

(2)古代世界

①古埃及:

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国王经常派商队到国外去从事贸易活动。

②古希腊:

各城邦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

③古罗马:

征服地中海周围的地区后,商贸逐渐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④拜占庭帝国:

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

⑤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

概念阐释

 “工商食官”制度

“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

他们的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

(3)丝绸之路

①概念:

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贸易通道。

②陆上丝绸之路:

通过丝绸之路,商人们将中国生产的丝绸等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再把欧洲和中亚等地的奇珍异宝输往中国。

③海上丝绸之路:

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

中国出口商品,除丝绸外,还有瓷器、纸张、茶叶等。

官府在东南沿海一带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

④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

明清时期,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贡品种类等均有严格规定。

知识拓展

 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

其特点有:

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

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重要地位。

政府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⑤公行贸易:

清政府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

1757年,清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十三行”行商代理。

 广州“十三行”

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

1757年,随着乾隆皇帝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上谕的颁布,清朝的对外贸易便锁定在广州十三行,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在清代前期,广州的行商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依靠政府给予的特权,垄断了广州整个对外贸易,形成了一个“公行”贸易制度。

3.作用

(1)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对中国:

中国通过陆、海两条对外贸易渠道,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和琉璃等。

(3)对世界:

中国的瓷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三洲,丰富了当地人们的生活。

问题思考 商业贸易的发展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案 

(1)商业贸易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2)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3)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多样化的发展。

知识点二 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1.货币诞生

(1)背景:

早期商业交换的形式是以物易物。

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以货币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

(2)诞生

①中国早在商朝就用贝等天然物作为货币。

②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

③公元前8-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了金属铸币。

(3)意义

①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并成为财富的象征。

②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

 货币

货币,就其本质而言,是所有者之间关于交换权的契约。

形式上,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可分为实物货币和形式货币,实物货币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包含价值量,比如羊、贵金属等;

而形式货币本身没有价值量,它的价值是契约约定的,只有契约价值。

两者形式不同,但是本质上是统一的,即都被约定作为交换媒介,都存在契约价值。

2.信贷

(1)古代世界

①公元前22-前21世纪,两河流域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

②公元前16-前11世纪,古埃及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

借贷行为必须有证人,还要履行担保等程序,受到法律保护。

③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的货币经营行业开始兴起,出现了汇票的雏形。

(2)古代中国

①中国古代《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

②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

③唐朝的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

④宋代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兑业务。

⑤明朝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

⑥清朝,资本性借贷也有显著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

思维点拨

 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前期(1023年)的成都。

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

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

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

3.契约

①公元前3000年左右,契约在古埃及广泛使用。

②公元前26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们已经使用契约。

古巴比伦时期,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

①商周时期产生了契约。

②汉朝以后,凡是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都要订立契约。

③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

 中国古代契约

契约,最初是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可以理解为“守信用”。

形式有精神契约和文字合同契约,对象多样。

中国是有着长期封建社会历史的文明古国,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私人土地的买卖、典当、租佃、招佃以及银钱借贷等,形成了大量的契约文献,这些文献既真实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同时本身也作为制约人们交易行为的特殊手段直接参与到经济生活中去,并发挥作用。

问题思考 下图是中国北魏墓地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的金币,铸造时间是491-518年。

拜占庭帝国金币在我国出土数量很多。

拜占庭帝国的金币

问题 上述材料可以用于佐证什么历史现象?

答案 

(1)北魏墓地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的金币数量很多,说明中西交流、贸易的频繁。

(2)该金币在洛阳出土,洛阳在古代是中外货物贸易的集散地,这些金币的发现可以证明当时洛阳市在古代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探究一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一 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

皇城之东、西各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

凡一百一十坊。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摘编自《唐六典》,原文有改动

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唐代商业活动的什么特点?

答案 材料一反映了唐代市坊分置,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空限制。

材料二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到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摘编自《东京梦华录》,原文有改动

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摘编自《梦粱录》,原文有改动

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宋代商业活动的什么特点?

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宋朝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的主要变化。

答案 特点:

材料二反映了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市”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变化:

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探究二 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材料一 秦汉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文字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

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纸币-交子。

明初,白银普遍流通,一两白银值铜钱1000文。

明清时晋商在全国开设了许多票号经营汇兑、借贷等业务。

——摘编自千家驹、郭彦岗《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史》,原文有改动

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货币演进发展的基本特点。

钱文内容发生变化(由重量相称到年号相称);

货币材质发生改变(由金属货币向纸币发展);

白银逐渐成为普遍流通货币;

成熟的金融运作方式逐渐出现。

材料二 在《周礼》中,借贷被称为“贷”“取予”“同贷财”,反映借贷关系的“债”则被称作“责”。

西周时期,政府规定民间借贷活动必须在国家法定的利息下进行,违者要受到处罚。

“凡民同贷材者,令以国法行之。

犯令者,刑罚之。

”民间借贷必须立契约文书,“听取予以书契”。

官府通过借贷契约文书来判定民间债务纠纷,“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

“凡属责者,以其地傅而听其辞”。

问题 

(2)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民间借贷的特点。

答案 历史悠久;

讲究规范、诚信;

受政府监管。

材料三 在一份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买卖骆驼的契约文书中,签署文书的有买卖双方、保人和见证人,文书的内容如下:

咸亨四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州前庭府队正杜……交用练拾肆匹,于康国兴生胡康乌破延边买取黄敦驼一头,年十岁。

其驼及练即交想(相)付了。

若驼有人寒盗

佲者,一仰本主及保人酬当,杜悉不知。

叁日不食水草,得还本主。

待保未集,且立私契;

保人集,别市券。

两和立契,获指为验。

问题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契约对商业贸易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

答案 有利于规范人们的商业行为和市场秩序;

有利于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有利于社会稳定。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概况表

时间

概况

商周

以贝壳作为主要货币使用,出现青铜材质货币

春秋战国

楚国地区使用蚁鼻钱、黄河流域多用布币、齐燕地区使用刀币和三晋两周地区使用环钱、秦国地区使用圆形方孔钱

黄金为上币,铜钱为半两钱,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

主要使用开元通宝,钱帛并行

以铜钱为主,出现铁钱和纸币

纸币成为基本流通货币,铜钱已不占有主要的地位,白银的流通量占有相当比例

大力推行纸币——大明宝钞,后来改为钱钞兼用,嘉靖后,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以称量货币非铸币存在)

大额交易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外来银元多有流通,清末开始铸造银元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规律:

一、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二、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四、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五、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六、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

1.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