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良肢位摆放与关节被动活动的方法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良肢位摆放与关节被动活动的方法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良肢位摆放与关节被动活动的方法_精品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此介绍如下:
1良肢位的摆放
良肢位与功能位不同,它是从治疗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
目的如下:
保护肩关节、防止半脱位;
防止骨盆后倾和髋关节外展;
预防坠积性肺炎和褥疮的发生、缓解肌肉痉挛;
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1.1方法:
1.1.1仰卧位。
头部放在枕头上,面部朝向患侧,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得出现屈曲。
患侧臀部点一个枕头,使患侧骨盆向前突出,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
患侧肩关节下方垫一个扇形充气垫(也可垫一个毛巾被),使肩胛骨向前突。
上肢的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
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各放以楔形充气垫,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
膝关节下方垫起固定,防止膝反张。
1.1.2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
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
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
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面垫一充气垫或者枕头,使其不要压迫患侧下肢。
背部放一枕头,躯干靠与其上,用脊柱着力,不要压迫患侧肩胛骨,放松体位。
1.1.3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
患侧上肢向前方伸出,肩关节屈曲90度,下面用充气支具支具支持(也可垫一个毛巾被),健侧上肢可自由摆放。
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置于下肢充气支具上。
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背后挤放一枕头,使躯干呈放松状态。
1.2注意事项:
1.2.1良肢位是从治疗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为了防止关节挛缩影响功能,必须定时变换体位。
1.2.2仰卧位会因受到紧张性颈反射和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而出现姿势异常。
另外骶部、足跟外侧、外踝等处容易出现压疮。
因此要尽量减少仰卧的时间。
1.2.3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时,头及颈椎上部屈曲,下颚内收。
患侧上肢向前方伸出,肩关节屈曲要小于90度。
肩胛骨内侧缘和胸廓的平面与床接触,防止肩关节因受压而产生疼痛。
1.2.4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尽量前伸。
踝关节处于中立位,防止跖屈、内翻。
手放在充气垫上,维持拇指外展、四指伸展位。
2、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
偏瘫患者的急性期,由于运动功能的丧失,尤其是处于昏迷状态或者完全丧失运动功能的重度偏瘫患者,往往因长时间的肢体不活动,导致关节挛缩。
为了预防关节挛缩并在早期使患者体会正常的运动感觉,促使运动功能改善,在卧床期我们就开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
在训练中通常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①早期开始,一般可在病情平稳后2~3天进行。
②患者应取仰卧位。
③两侧均要进行训练,先做健侧,后坐患侧。
④活动某一关节时,近端关节必须予以固定。
⑤手法要轻柔适度,避免产生疼痛。
⑥手法的速度要缓慢有节奏,一般一个动作需要3~5秒。
⑦各关节运动方向均要进行训练,每个运动3~5次为宜。
⑧一般在无疼痛状态下完成各关节活动范围的的运动(不得出现超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特殊关节除外。
如肩关节在迟缓期仅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50%。
随着运动功能的改善在逐渐加大活动范围。
偏瘫患者关节活动受限,与痉挛有关,当运动功能改善后,可由发病初期每日二次,改为每日一次,直至终止训练。
⑨对伴有疼痛的关节,训练前可进行热敷等物理疗法。
2.1髋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
为了预防髋关节屈曲挛缩,常采用如下方法:
①治疗者,一手将健侧下肢充分屈曲,以固定骨盆,另一手置下压患侧膝关节,使髋关节充分伸展。
②治疗者一手固定健侧下肢维持伸展位,另一手保持患侧膝关节伸展,同时用肩部上抗动作完成髋关节屈曲,使股二头肌得到牵拉。
③下肢屈曲位,治疗者用手托起小腿近端,另一手扶持足跟并向外侧摆动完成髋关节内旋。
④患侧下肢固定,治疗者用手托起足跟及膝关节下方做髋关节外展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
①运动要充分,防止粗暴手法,骨盆不得出现代偿动作。
②当关节出现疼痛或周围软组织出现红肿热痛等异常现象时,要进一步检查,预防异位骨化的发生。
2.2踝关节及足趾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
为了预防预防踝关节跖曲、内翻挛缩,常采用如下方法:
①治疗者一手固定患足关节上方,另一手握住患者的足跟,向前下方牵拉跟骨,同时用前臂抵住足底前外侧缘,通过治疗者身体重心的前移,向下方施加压力,使踝关节背曲。
②被动运动足趾时,治疗者左手固定前脚掌,右手活动跖趾关节和趾趾关节。
①被动运动踝关节时,不可握住前脚掌用力,以免造成足纵弓及横弓的塌陷。
②趾关节的训练可以预防足趾的屈曲挛缩。
③除训练时间外应根据痉挛程度的不同,分别采用支具维持训练效果。
④对中度以上痉挛的患者,应配合踝背曲训练器逐渐缓解跖趾、内翻的挛缩模式。
2.3肩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
为了预防肩关节挛缩、肩周炎、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常采用如下方法:
①弛缓期肩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要控制在正常活动度的50%。
②肩关节活动度训练,要首先充分活动肩胛胸壁关节,一手固定肱骨近端,另一手固定肩胛下角,被动地完成各方向的运动。
①避免肩关节出现疼痛。
②禁止肩关节牵拉手法。
③肩关节活动度不宜过大。
④随着张力的升高,关节的活范围逐渐扩大。
⑤对痉挛较重的患者肩关节内收、内旋,也可以利用腋下充气囊抑制上肢的痉挛模式。
2.4手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
患者处于急性期时由于腕关节失去控制导致腕下垂,随着痉挛的出现又呈腕关节掌屈、尺偏的异常模式,以上两种情况均会导致腕背侧血管受压造成手的肿胀。
为了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常采用以下方法:
①手部诸关节均要做到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②腕关节背伸运动,一手固定腕关节,另一手扶持手掌部,做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③拇指屈曲、伸展,掌侧外展,桡侧外展,对指等,均要进行充分的运动。
④掌指关节被动运动时,治疗者一手固定腕关节,另一手协助手指完成最大范围的屈曲与伸展。
⑤在手的功能恢复到自主完成腕关节背伸以前均应佩戴腕关节支具。
①诸关节活动要充分。
②预防挛缩的重点是掌指关节伸展位、指指关节屈曲位。
③拇指运动时防止仅运动远端关节,辅助者的手要握住大鱼际,保证腕掌关节的运动。
④夜间睡眠状态下要,解除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