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康复科科医疗安全风险防范梳理台账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0702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推拿康复科科医疗安全风险防范梳理台账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针灸推拿康复科科医疗安全风险防范梳理台账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针灸推拿康复科科医疗安全风险防范梳理台账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针灸推拿康复科科医疗安全风险防范梳理台账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针灸推拿康复科科医疗安全风险防范梳理台账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推拿康复科科医疗安全风险防范梳理台账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针灸推拿康复科科医疗安全风险防范梳理台账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推拿康复科科医疗安全风险防范梳理台账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灸推拿康复科科医疗安全风险防范梳理台账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二、防范措施:

加强对下列重点病人的关注与沟通:

1、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自费患者。

4、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5、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6、交代病情过程中表示难以理解者,情绪偏激者。

7、发生院内感染者。

8、病情复杂,可能发生纠纷者。

9、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0、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

11、经他人介绍者。

12、患者或家属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者。

13、艾滋病患者。

三、常规要求

1、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参与决定下一步的诊治措施。

主任本人或安排专人接待病人及家属,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2、所有“绿色通道”在开通的同时,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讲明预计医疗费用,要留有充分的余地,并且要履行知情同意,由患者签字;

意识障碍或病情危重者由家属签字认可。

3、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

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包括阳性结果及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结果,应认真分析,所有资料需妥善保管。

4、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和毒副作用。

严禁滥用抗生素,三代头抱类杭生素不得预防性使用,只有主任医师或科主任有权决定泰能与万古霉素的使用;

禁止将奎诺酮类药物用于18岁以下人群。

5、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充分发挥各科院内感染监控小组的作用,对于已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报卡,不得隐瞒,服从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6、输血时必须进行HIV、HCV、乙肝系列、梅毒血清抗体等检查。

输血后的血袋交由输血科统一保管七天后方可销毁。

四、病历书写

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进行书写,严禁涂改、伪造、隐匿和销毁病历。

(一)住院病历

1、病历首页的填写必须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及我院的实施细则进行填写。

病历质控医师以及病历质控护士必须及时检查病历质量。

2、科主任对病历终末质量负责,病房主治医师对运行病历质量负责。

3、病历书写者必须认真对待病案室签发的病历返修通知单,及时对病历进行完善。

4、住院病历必须在24小时之内完成,首次病程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

5、主治医师必须在48小时内对新入院病人进行查房,并在病历中体现查房意见。

6、急诊病人入院3天之内、门诊入院病人7天之内必须有主任查房,并在病历中体现。

7、住院病历的其他内容参照我院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8、主治医师对终末病历的签字必须在病人出院的同时完成。

9、科主任或主任医师的终末病历签字必须在病历出院二周之内完成。

10、死亡病历讨论必须在一周之内完成。

11、手术后首次病程必须在手术后即时完成,手术记录在术后24小时由术者亲自书写,特殊情况由第一助手书写,术者应审阅记录并签字。

12、抢救记录如未能及时书写,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3、各种检验报告、图像资料必须妥善保存,不得遗失。

借阅时必须登记备案,及时返还。

14、避免患者及亲属接触、翻阅病历,以免造成丢失和涂改以致责任不清。

(二)门诊病历

包含主诉、病史、体检、诊断、处理等内容。

1、保证“三次确诊率”,对于两次就诊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必须请专科专家会诊。

2、处方书写必须符合规定。

3、门诊病历及检查、图像资料由病人保管。

4、节假日(周末)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就诊及收治病人入院治疗。

五、收治病人

1、病人实行急诊优先、专病专治的原则。

禁止科室之间盲目抢收病人造成延误诊断治疗和医疗纠纷。

2、对于慢性病和危重病人,各科必须以病情和病人利益为出发点,不得以各自借口拒收病人。

3、凡具备空床的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受他科借床病人。

4、病人在办理住院手续时,须签署委托书者,由受托人负责代理病人履行在院期间的知情权及选择权。

六、三级查房及会诊:

1、查房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医疗风险的重要措施,各级医师必须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2、对于普通病人,住院医师每日查房两次,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主任(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一次。

3、对于重点(危重)病人,必须及时查房和巡视。

4、对于危重病人和病情复杂的病例,以及具有潜在医疗纠纷的患者,必须及时报告医务科,组织全院会诊。

5、各科必须保证对急诊医师以上的技术支持。

6、急会诊必须在10分钟内到位。

7、涉及多科室的急诊抢救病人,在局部情况与全身情况治疗产生矛盾时,及时报告并积极抢救生命,服从医务科或院总值班的协调。

七、病人的知情同意内容如下:

l、目前的诊断、拟实施的检查、治疗措施、预后、并发症、难以避免的治疗矛盾及出血等。

门诊治疗中药物的毒副作用等。

2、检查治疗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以及为矫正不良后果可能采取的进一步措施,住院治疗中必用药物的毒副作用。

3、医疗费用的情况。

4、危重病人因特殊检查需进行搬动有可能造成危险时。

5、输血、造影、介人、气管切开、化疗等。

6、其它需患者或家属了解的内容均应有文字记以及患者或受权人签字。

应急处理预案

7.主要治疗操作的并发症及常见意外等。

八、我科各项主要操作的医疗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一)、体针

1.晕针: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病人可能出现晕针。

应在治疗开始之前将针刺的程序和由此产生的感觉向病人认真解释。

对于第一次接受针灸治疗的病人,最好选择卧位,并用轻手法。

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和脉搏以及早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尤其在针刺能引起低血压的穴位时应特别注意,如太冲穴。

晕针的先期症状包括感觉不适、头晕眼花、视物旋转、精神疲惫。

可出现胸闷、心悸、恶心,有时呕吐,面色苍白,脉象虚弱。

严重者,可出现四肢厥冷、冷汗、血压下降、神志不清。

这些反应通常是由于病人紧张、饥饿、疲劳、极度体虚,不适的体位以及过强的手法引起。

一旦出现先兆症状,应立刻起针,让病人平卧,头低脚高,饮温糖水。

由于症状是由于短暂的脑供血不足引起,一般在短暂的休息后可缓解,严重者要给予急救措施,在病人病情稳定时,可用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指压水沟穴或针刺水沟、中冲、素髎、内关和足三里;

或者艾灸百会、气海、关元。

采取以上措施后一般患者都能很快有所反应,但如果症状持续进行

则需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2.惊厥

对所有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都必须询问是否有惊厥病史。

对确实有此病史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观察。

一旦发生惊厥,立即将针全部取出,采取急救措施。

若病情没有立即得到控制或持续惊厥,应将患者及时转送急救中心。

3.疼痛

进针过程中产生的疼痛通常是由于操作者进针手法不熟练,或针尖钝、带钩,或针体过粗所致,有时也发生于过度敏感的患者。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熟练而快速的透皮进针是无痛的。

正确的操作技能和适宜的进针力度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才能获得,一些装置可使进针容易而快捷,例如管针套管(将针固定于穴位上,轻拍入穴),以及“轻弹”技巧(一种进针方法,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轻持针柄,另一手的中指或食指轻弹针柄上端,使针尖轻触皮肤)。

酸、麻、重的“针感”表明得气,要与痛反应相区别。

进针后针进入深部组织后发生的疼痛是由于触及了神经纤维的痛觉感受器,出现这种情况需将针提至皮下,改变针刺方向后重新进针。

当针在大幅度的提插捻转时产生疼痛,通常是由于纤维组织缠绕针身所致。

应轻柔地前后捻转针使缠绕的纤维松解而缓解疼痛。

留针时产生的疼痛通常是由于病人移动体位造成弯针所导致,需恢复原先体位使之缓解。

出针后的疼痛是由于行针手法不熟练当或过强的刺激所致。

疼痛较轻时可按压局部;

较重时除按压外可施以灸法。

4.滞针

滞针是指进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或无法进行。

产生滞针的原因是肌肉收缩、大幅度的捻转行针或向单一方向捻针,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也可发生于病人体位的改变。

一旦发生滞针,要求病人放松。

若因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即可消除滞针;

若局部肌肉过度收缩造成滞针,可稍延长留针时间,然后捻转出针,或于滞针穴位附近进行循按,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若由病人体位改变所致,应恢复原来体位,将针缓缓起出。

5.断针

产生断针的原因是针具质量欠佳,针体与针柄间损伤剥蚀,肌肉强烈的收缩痉挛,患者突然改变体位,或弯针、滞针时不正确的起针以及长时间的电刺激。

如果在进针过程中发现弯针,应立即出针并重新换一根针。

避免过强的行针,特别是在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