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汇报与农业局上半年扶贫联村工作总结汇编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29738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汇报与农业局上半年扶贫联村工作总结汇编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汇报与农业局上半年扶贫联村工作总结汇编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汇报与农业局上半年扶贫联村工作总结汇编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汇报与农业局上半年扶贫联村工作总结汇编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汇报与农业局上半年扶贫联村工作总结汇编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汇报与农业局上半年扶贫联村工作总结汇编Word下载.docx

《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汇报与农业局上半年扶贫联村工作总结汇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汇报与农业局上半年扶贫联村工作总结汇编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局上半年工作汇报与农业局上半年扶贫联村工作总结汇编Word下载.docx

反季香菇1179.01万袋;

茶树菇242.6万袋。

(三)果茶产业加快发展。

抢抓“双低”改造机遇,全力培育果茶产业,全县计划发展柑橘面积2万亩,实际落实规划2万亩,已建成柑橘假植园470亩。

计划新发展茶叶面积0.5万亩,已组织调运无性繁殖茶苗80万株,定植茶园200亩。

预计春茶产量可达393吨,同比增加58吨,增14.8%。

春季水果产量可达950吨,同比增加370余吨,增63%。

(四)桑蚕产业稳中有降。

受到国际国内市场影响,蚕茧价格持续下行,桑蚕生产下滑较大。

全县春季发放蚕种9000张,较上年减少1000张,减11%,预计产鲜茧360吨。

(五)养殖业稳步发展。

由于去年上半年市场行情较好,生猪存栏充足,生猪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生猪出栏预计15.2万头,同比增加1.45万头,增长10.5%。

全县养殖水面1.7万亩,其中水库6390亩,堰塘5640亩,精养鱼池4275亩,完成计划的100%,预计水产品产量1100吨,同比增加100吨,增10%。

(六)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夏粮总产增加143吨,每公斤上涨0.2元,预计夏粮增量增收242万元,人平增收15.5元。

夏油预计可实现增量608万元,价格下滑减收1146万元,实际减收538万元,人平减收34.5元。

香菇干菇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0%左右,鲜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15%以上,预计可增收4760万元以上,人平增收305元。

春茶产量同比增加58吨,春季水果产量同比增加370余吨,二项增收614万元,人平增收39.4元。

生猪出栏同比增加1.45万头,预计增量增收870万元,人平增收56元。

蔬菜产量4.4万吨,同比增加1720吨,蔬菜价格较上年同期增长40%左右,可增收1400万元,人平增收90元。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4.4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预计增收2600万元,人平增收167元。

合计上半年预计农民可增收9948万元,人平增收638元,继续保持大幅增长。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优化调整主导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柑橘产业。

一方面引导橘农恢复发展柑橘生产。

组织专班开展柑橘春管情况调查,及时了解我县柑橘产业在遭受价格低迷重创后的橘农行为和心态,广泛宣传引导,加强技术指导,帮助橘农恢复发展柑橘生产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柑橘生产。

一是抓基地建设。

结合低丘岗地改造,加快柑橘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园工作,在洋坪、等乡镇建立柑橘假植园470亩。

二是抓技术推广。

以第二期柑橘技术培训为龙头,采取召开现场会、集中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等形式,大力推广苗木集中容器假植、小苗假植大苗移栽、起垄抬高栽培等管理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率,共开展柑橘技术培训30余场次,培训农民4000余人次。

加快发展茶叶产业。

一是创新模式引导发展。

举办首届茶叶基地建设招标会,精心扶持镇村、镇真金村等5个村和禅茗堂养生茶公司,在鹿苑、望家和河口等地建设6个连片500亩以上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基地建设总面积5120亩。

三是加大举措积极发展。

组织召开黄茶鉴评及产业发展座谈会,对我县主产区的8只黄茶进行了现场鉴评,并对今后如何加强茶叶基地、品种定向、龙头培育和标准化生产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组织部分乡镇、龙头企业、相关单位赴福建、江西等地考察学习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和经验。

积极探索我县茶苗自繁技术,在镇鹿苑寺村建立茶叶智能化温棚育苗基地1处,面积5亩。

大力推广容器育苗、茶园行间耕整施肥、机修机采等新技术,组织调运无性繁殖茶苗80万株,定植茶园200亩。

三是制定政策扶持发展。

县政府出台扶持茶叶生产的优惠政策,对建设茶叶标准化基地的招标单位给予政策扶持。

拨出专项经费开展鹿苑茶地方品种优良单株的筛选,培育良种茶苗在全县推广应用。

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

推进香菇标准化生产。

采取招标模式,在全县建立5个100万袋香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连片建设50个标准化室外菇棚,并按照《无公害香菇技术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以基地为载体,推进我县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步伐。

开展低耗材食用菌品种和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

在全县招标4个单位开展香菇低耗材配方研究项目、利用本地原材料生产茶树菇技术研究项目、食用菌菌种选育示范推广项目、香菇免割技术试验推广项目等项目的研究和示范,节约资源,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强食用菌有形交易市场的调研,制定建议方案,为领导决策作好参谋。

(二)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龙头企业蓬勃发展。

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宜昌森源公司6000吨食(药)用菌深加工项目今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XX年6月全部建成投产,一期工程1400平方米菌种生产车间预计10月底前竣工;

野风食品公司二期生产线项目年产1000万袋冲菜加工标准化生产线、产1000万瓶豆腐乳生产线于今年3月动工,预计9月可竣工投产。

野风食品和鑫鑫油脂今年顺利通过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认证,上半年全县龙头企业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其中创汇320万美元。

农超对接成果喜人。

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开展农商农超产销对接,组织参加年汉宜农商农超对接洽谈会暨宜昌市优质农产品推介活动产品展示和对接洽谈活动,大自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与武汉白沙洲蔬菜批发市场成林商行达成协议;

野风食品有限公司与武汉汉威商贸有限公司达成协议;

莲花贡米产销专业合作社与宜昌惠兵粮油商行达成协议;

“牛肉黄豆酱”等优质农产品与汉商汉超成功对接,签约总额达1.4亿元。

组织野风食品有限公司与茶树菇生产大户开展产销对接活动,与森源公司、大自然食用菌合作社、茅坪场村等5个企业和大户签订购销意向协议,每天组织收购茶树菇XX斤以上。

引导支持莲花米业、奥龙食品、野风食品等企业兴办农产品基地,与农户签订生产销售合同,分别在洋坪、、鸣凤等乡镇建立农产品订单生产基地XX余亩,网络农户500户。

品牌培育成效彰显。

大力实施品牌强农工程,着力打造精品名牌,“远野风”牛肉黄豆酱荣获湖北名牌产品,“楚园春”荣获湖北省著名商标。

组织参加第三届宜昌市十大名茶暨名优茶评选活动,“御贡鹿苑春”牌鹿苑茶荣获“宜昌市地方特色名茶”称号;

“禅茗堂”牌禅茗鹿苑茶、“荆山玉”牌荆山玉芽茶荣获“三峡杯”金奖;

“灵龙峡”牌灵龙峡玉芽、“”牌石桥云雾茶荣获“优质茶”称号。

(三)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服务

一是完善农村公益服务工作。

组织资格招考。

与县人事局联合组织农村公益服务人员资格公开招考,新录用8名农技服务人员,涉及粮油、食用菌、桑蚕等5个专业。

开展资格年审。

对年度取得农村公益服务资格的59名服务人员开展资格年审,审核合格人员57人。

组织项目发包。

对6名具有服务资格的农技人员开展农机、农村能源、水产3个专业6个岗位的县级跨区域服务项目发包。

对全县7个乡镇农村公益服务合同(农技服务类)进行审查。

二是开展农业科技推广。

强化信息服务。

通过广播、电视、简报、农业信息网、“农信通”等宣传载体,大力推广普及农村实用技术,发布农产品市场信息,编发《农业信息》、《农业科技》、《植保》等简报31期,发放技术资料3万余份,编发“农信通”服务短信55条4万余人次。

开展技术培训。

大力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采取集中授课、以会代训、现场解答、入户指导等方式,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村组农户,开展水稻测土配方、柑橘、茶叶、食用菌、水产养殖、农村能源、农机推广等新技术培训指导,培训60余场次1万余人次。

创办“三新”样板。

围绕主导产业,在全县落实标准化生产、水稻强化栽培、水稻、玉米农业新品种展示、高山反季蔬菜、测水养鱼、“一池三改”等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点18处。

(四)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大力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实施办法》,组织5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实施办法》100题知识竞赛活动。

印制《实施办法》宣传手册3000余份,发送到各乡镇、村及200个农资经营户手中。

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联合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设立宣传咨询台,面对面宣传、接待咨询人员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XX余份。

邀请市农业专家来我局开展农产品安全专题讲座,组织200家农资门店经营人员开展安全法规知识培训,不断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二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着力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

根据黄茶的品质特点和加工要求,制定《茶园管理标准》、《鲜叶采摘标准》、《茶叶加工标准》;

制定县袋栽香菇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6个500亩以上茶叶标准化基地、5个100万袋香菇标准化基地、5个50万袋茶树菇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XX亩柑橘标准化基地正在建设中。

大力发展“三品”农业。

做好农业“三品”认证和续展工作,对“花园椪柑”、“双红蜜橘”、“龙凤番茄”、“云雾绿茶”4个无公害食品进行续认证,“森源牌”绿色香菇续展、“鹿苑茶”、“野风牛肉黄豆酱”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申报基础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是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

建立农业投入品购销台账。

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对全县农资门店发放农药、肥料、种子购销台账,保证了农业投入品经营使用环节的监管不缺位、不失控。

开展农资市场整治。

组织执法力量,对种子经营门店、菌种生产企业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重点检查了种子经营门店持证经营情况、商品标签内容的规范情况、种子经营档案的建立情况、品种审定情况等情况,共出动执法车辆28台次,执法人员160人次,抽取农作物“两杂”种子样品232个,现场纠正违规行为13起,下达警告通知书6份。

开展了甲胺磷等5种国家禁止的高毒有机磷农药市场专项检查,检查农药门店194家,未发现国家禁止农药。

开展农药残留检测。

重点对蔬菜、茶叶、食用菌生产基地现场抽样,抽检样品13个,合格率为100%,全县未出现食用农产品重大中毒事件发生。

(五)严厉监管农机安全秩序

一是农机装备结构逐步优化。

由于近几年来受农机购置补贴等系列惠农政策的拉动,全县农业机械持速增长,尤其是大中型、高性能农机具增长较快。

在春耕和夏收、夏种等农业生产中,全县共投入各种农业机械5218台套,其中:

大中型拖拉机272台,大中型收割机116台,插秧机47台。

完成机械作业面积19.63万亩,其中机耕农田13万亩,机收小麦5.5万亩,机械插秧1.02万亩。

二是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良好。

加强农机牌证管理。

在全县15个集中检测点对全县从事运营的拖拉机进行年度检审验,共检验拖拉机532台,拖拉机入户105台,换发号牌15幅,培训考证75人。

开展农机田检路查。

与县交警大队配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无牌行车,无证驾驶等违章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共检查拖拉机170台次,纠正违章132人次,督办驾驶证116台人次,处罚30余人。

上半年未发生任何重特大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六)全力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依据病虫害预测预报规范,认真做到系统调查、大田普查与灯光诱测三结合,编发《植保》6期6000份,手机短信12条8000余人次,为夏粮夏油作物增产增效、水稻良好生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化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