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9713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Word格式.docx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Word格式.docx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三版(彭圣浩编著)

(1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13)《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5)《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GJ32/J16-2005

(16)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行业指导性文件

(17)常州地区质监站交底要求,

(18)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行业指导性文件

(19)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各专项施工方案。

(20)本公司同类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案例及创优经验

二、工程概况

2.1建筑主要概况:

九洲花园小区2.2期—38#、42#由常州道成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苏州江南意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位于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镇京沪高铁北侧、藻江东路西侧,2.1.2期以南占地约4000m2,工程地下室均设一层,各地下室虽相邻布置但相互独立,工程±

0.00相当于黄海高程5.95m,38#、42#高层主体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层高2.90m,3~27层为标准层,局部27+2层,屋顶局部为屋面闷顶层、电梯前室、机房层和楼梯层,高85.15m总建筑面积约为42137.51m2。

2.2、结构主要概况

2.2.1本工程38#、42#高层为基础为桩基承载+筏板基础,主体结构均为剪力墙结构,主楼基础筏板厚950㎜,基础面标高为-4.95m(绝对标高为1.00m),地下基础、外墙结构均为C40P6抗渗自防水混凝土。

地下车库四为天然地基承载+独基+筏板结构,筏板基础厚400㎜+400㎜,基础面标高-5.45m,地下基础、外墙、地下室顶板结构均为C30P6抗渗自防水混凝土。

地下基础垫层均为C15混凝土,地下室各单体基础互不相连,各自独立自成一体,本工程地下室底板、顶板、侧墙不设后浇带,均设膨胀加强带为补偿收缩砼,工程工程防水等级均为二级.所用钢筋均是HRB400级Ⅲ级钢

2.2.2主楼38#、42#楼地下室~6层楼面(含六层楼面)设计为加强层,混凝土结构标号均为C40,6层墙体~10层楼面结构为C35,10层墙体~27屋顶和机房顶均为C30,

2.2.3:

本工程二次结构填充墙均为A3.5加汽混凝土砌块(合格品),采用M5.0混合砂浆砌筑,顶层(27层)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

二次结构所设的构造柱、过梁、圈梁等对于主楼凡未注明的次要构件均为C25,对于地下车库四未注明的次要构件均为C20。

2.3主要装饰概况:

(1)外墙:

各栋号立面主要为塑钢推拉门窗、三层以下为褐色外墙面砖、三层以上主墙面为米黄色外墙涂料、细部线条铺以灰褐色外墙涂料饰面。

(2)内装饰:

各楼号户内套间装饰均为初装饰面,墙面、顶棚主要为抹灰层批嵌白水泥,楼地面主要为细石混凝土压光收面,各楼公共部位主要是地砖楼面,白涂料墙面饰面,不锈钢栏杆扶手等(另详二次设计).

(3)门窗系列:

楼层进户门均安全防护门,外立面均为80系列塑钢门窗,中空白玻璃(5+9A+5),主要防火分区门均采用甲级防火防门。

(4)屋面:

主要分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均为SBS防水卷材主要防水,分别另加刚防层和PET防水卷材层结面。

2.4建筑节能设计概况:

外墙外保温为20厚FRB防火复合保温板系统,屋面为40FRB防火复合保温屋面+保温找坡砼.塑钢门窗采用中空玻璃(5+9A+5),遮阳形式节能形式为水平挡板遮阳/卷帘遮阳。

2.5:

工程管理目标:

质量:

确保市“金龙杯”优质工程、争创“杨子杯”“鲁班奖”工程。

安全:

重大伤亡事故为零、轻伤事故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

创建目标:

确保市标化工地,创省文明工地

环境目标:

噪声、粉尘、污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符合国标并符合文明工地要求。

三、主要的施工质量通病和防治方法

3.1、测量放线质量通病防治

3.1.1、通病现象:

根据定位点测量轴线时,校核工作无法开展。

(1).原因分析:

主控轴线选择不当,不便于或未进行测设校核。

(2).防治措施:

依据定位点平移轴线控制线,投测点设成“一”、“+”、或““艹”形主控轴线,在测设中,要有严格的测设校核。

首先应保证控制桩在平面中通视;

其次,在平面中选择适当的配合校正点,还要确保定位点的位置,以便于加密和扩展。

3.1.2、标高误差偏大

(1)现象:

水准测量时,产生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超出了容许误差范围。

(2).原因分析

(a)仪器和标尺有缺陷或未校正,产生误差。

(b)仪器架设位置与前后视点距离差偏大,产生偏差。

(c)水准仪视线未整平,视平线不平行于水准面。

(d)水准仪照准时,“十”字丝线未正对水准尺中线。

照准时,焦距未调好,视差未消除

(3)预防措施

(a)测量仪器和工具应定期送有资质的检验单位检验和校正,消除系统误差。

(b)架设仪器时,力求前后视距相等,消除因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而弓起的误差;

(c)水准仪照准时,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纵线正对水准尺中线,持尺者要使尺身垂直。

(d)望远镜精确调平时,确保水准气泡居中,照准后眼睛在目镜后上下移动观测,调整调焦螺旋,直到十字丝交点在目标中上下不显动,消除视差。

3.2、土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3.2.1土方开挖通病现象:

土方超挖,土方开挖后暴露时间长,排水不畅。

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

开挖时机械开挖至要求面留20cm人工开挖,设置集水井。

土方超挖:

如出现此现象,用C15素砼(或同垫层强度)浇筑至与要求面平。

土方开挖后尽快回填,如工程实际出现此问题,应将表面浮土处理掉后用垫层代替。

排水:

基坑周边开挖排水沟,设集水井采用潜水泵抽水,如遇排水沟堵塞等问题可将排水沟用砼浇筑避免此问题。

3.2.2:

土方回填质量通病1:

回填土下沉

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

当采用不同的土填筑时,按土类有规则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

不得用淤泥和淤泥质土作填料,含水量大的土采用掺白灰拌成3:

7灰土的方法分层夯实。

3.2.3:

回土质量通病2:

回填土质量不符合要求:

通过环刀试验检测,回填时分层回填夯实,严格控制标高,如质量不符合则坚决返工。

3.3、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1)通病现象:

钢筋保护层;

搭接长度,锚固长度;

钢筋移位;

拉墙筋的位置、间距;

焊接接头错位、过热;

弯钩尤其是箍筋弯钩的角度。

(2)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

钢筋保护层:

设专门的QC小组课题,利用PDCA和现场控制使保护层达到规范要求。

采用新的垫片和新型马凳确保保护层符合要求。

钢筋的保护层数量应满足需要。

板的负弯筋应用垫块保护,安装预埋管线或浇筑砼时,不得踩踏板的负弯筋。

搭接与锚固:

事先交底,过程中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过长和过短的一律返工处理,同时在下料时就做好控制。

钢筋移位问题首先是要保证放线的准确,故应对轴线符合,有专门的符合计划。

钢筋插筋后应比放的红线略小,放好后应点焊牢固,避免浇筑砼时移位。

拉墙筋的位置间距:

按设计要求,专人安放。

弯钩角度需为135度,施工中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在加工时先做成一面135度,一面90度,在安装好后用专门的钢筋扳手扳成135度。

焊接接头错位、过热:

搭接焊的钢筋的预弯应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再行施焊,并控制电流。

3.4、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常见的质量通病有:

未起拱、支撑系统刚度不够板梁下弯;

梁柱节点处、模板与砖墙缝隙漏浆;

踏步的起始点位置;

柱加固间距不妥爆模、;

柱墙转角处加固不牢;

提前拆模。

(2)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

a.模板工程应有按施工方案,模板支撑(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撑(架)应能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模板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b.砼梁≥4m时应按规定起拱1‰~3‰。

c.木模板应弹线修边,安装拼板应严格控制缝隙。

d.砼浇筑前,木模湿润水要足够,旧模板翻转使用时板上的灰疙瘩应消除干净。

e.梁柱节点处的拼缝应钉牢固,如有板起壳、不平等现象应用海绵条贴牢,避免漏浆。

如已出现应用磨光机磨平后补好。

f.模板与砖墙的连接必须植好拉结筋,植筋质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g.踏步楼梯浇筑到负弯矩筋位置,每次保证到统一高度,浇筑前做好清理工作。

浇筑前做好剪刀撑、扫地杆的检查工作。

h:

墙柱转角采用双螺帽加固,侧模拆除时间控制在砼浇灌完成24小时后,承重模板拆除按规范要求以达到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值为依据,对提前拆模的采取经济处罚的办法,如有安全隐患的还应重新加固。

i:

后浇带模板单独铺设模板,独立设置支撑,严禁在拆两侧混凝土模提前拆除支撑

3.5、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3.5.1楼板裂缝

(1)、通病现象:

楼板有弯曲、裂缝

(2)、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

、每层楼面的外墙转角处设置7ф10放射筋,长度为板跨的1/3,且不应小于2000mm;

现浇板应在端开间及变形缝两侧设置双层双向筋,钢筋布置应不小于C8@100双层双向。

、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阳台、雨蓬及空调板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800mm的钢筋保护层方凳,其它上层板筋采用的吊凳间距为800*800(钢筋方凳采用ф10钢筋制作、长宽均为200、高=现浇板厚-保护层,如下图1),现浇板下层钢筋采用塑料垫块。

 

图1

、楼板、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摆放专用的施工马凳、(马凳1m宽×

1m长×

0.35高,高度可据楼板厚加工,采用ф20钢筋制作成网片、网格尺寸150*150),同时施工中应有专人看护和整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置符合要求。

、各层楼面处管道井,电缆井道等预留洞口板内钢筋照常布置,未注明配筋时为C8@200双层双向。

、地上结构现浇板钢筋双层双向通长配筋时,板底筋在支座处搭接,板面筋在跨中1/3跨长范围内搭接,搭接按头面积百分率为50%,搭接长度为1.4La。

、砌体直接砌筑在板上时,板上附加2C14通长钢筋,两端各锚入支座(柱、梁、墙)内500mm。

、现浇板撑筋图纸未注明时按照《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GJ32/J16-2005)中7.2.2条布置,板厚小于140时设置几字形马凳,C8间距800梅花布置,马凳弯脚及上部水平长度不小于250mm。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