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9712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具制造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Word下载.docx

4.工艺过程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零件装配调试和热处理,产品涂装、包装等。

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在各种机床上用切削加工方法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

6.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固定机床(或钳台工作地点)上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7.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8.安装是工件在机床上正确地定位和夹紧。

9.工位是工件在一次装夹后,在机床上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

10.复合工步是采用复合刀具或多刀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工步。

11.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的合理的工艺过程称工艺规程。

13.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应尽量选用通用夹具、通用量具以及通用刀具。

14.模具零件中常用的毛坯主要有锻件、铸件、半成品件、焊接件、各种型材及板料等。

15.定位是使工件的加工表面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处于正确加工位置。

17.工艺基准包括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8.定位基准应从与加工表面有相对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中选择。

19.在零件图上所使用的基准为设计基准。

20.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为工艺基准。

1

21.基准重合即选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这是选择精基准的原则。

22.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方法有找正法、夹具法。

23.机械加工的最初工序只能用工件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粗基准,用已经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称精基准。

2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一般划分为1)粗加工阶段;

2).半精加工阶段;

3)精加工阶段;

4)光整加工阶段。

四个阶段。

28.铰孔、拉孔适用于直径较小的孔的精加工,淬硬的孔只能用大尺寸进行加工。

31.为提高零件硬度和耐磨性的热处理淬火工序,一般安排在半精加之后,精加工加工或光整加工之前。

32.粗加工的主要任务是切除大部分加工余量,使毛坯的形状和尺寸尽量接近成品。

33.精加工的任务是完成各主要表面的最终加工,使各精度指标达到图样要求。

34.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路线中的安排,主要取决于零件的材料目的要求和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

35.铸件毛坯适用于形状复杂的零件,锻件毛坯适用于强度要求较高,而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

36.制订工艺规程的最基本的原始资料是零件图。

37.工序卡片是具体指导工人进行操作和掌握生产情况的重要工艺文件。

38.工序余量是相邻两工序的尺寸之差。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如果每一个工件在同一台机床上钻孔后就接着铰孔,则该孔的钻、铰加工过程是连续的,应算作一道工序。

(T)

2.一个工人在同一台车床上连续完成某一零件某一表面的粗、精车,应算作两道工序。

(F)

3.在某机床上将一批轴车完端面后,再逐个打中心孔,对一个工件来说,车端面和打中心孔,应划分为一道工序。

4.在一道工序中,工件只需一次装夹。

5.在一次安装后,工件在机床上所占据的位置不一定只有一个,有时可能有几个。

(T)

6.一个工序可以包含几个工步,也可以只有一个工步。

7.复合工步即为多个工步的组合。

8.工件一次装夹后,切削用量改变后,工步仍不变。

9.成批生产的基本特点是产品品种多,同一产品有一定数量,能够成批进行生产。

10.工件的安装包括定位、夹紧和拆卸三个过程。

11.利用划线找正,位置误差较大,直接找正位置误差很小。

12.工件定位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保证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T)

13.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改变毛坯尺寸、形状、相对位置和性质,使其成

为零件的全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它通常是由一系列的工序、安装和工步等组合而成

的。

14.直接找正安装,就是将工件放在通用夹具(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单动卡盘)中,根据工件要求的安装精度凭目测或划针盘,用百分表边度量边找正,使工件在机床上有正确的位置。

15.零件的技术要求,是指零件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各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16.零件的孔表面加工,在精度要求相同的条件下,要比外圆加工困难。

17.只有满足“基准重合”原则,才能实现“基准统一”原则。

18.当坯料材料已确定时,已知该材料的铸造性良好,则采用铸件作坯料。

19.尺寸较大的钢制零件,当要求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时,不宜直接用热轧型材作坯料,

而应该采用锻件。

20.锻造工件具有很多优点,例如能改善金属的部组织,节约材料等,所以任何金属零件均可锻造获得。

21.粗基准即为零件粗加工中所用基准,精基准即为零件精加工中所用基准。

(F)

22,如果要求保证零件加工表面与某不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则应选此不加工

面为粗基准。

23.若零件上每个表面都要加工,则应选加工余量最大的表面为粗基准。

24.采用浮动铰刀铰孔、圆拉刀拉孔以及用无心磨床磨削外圆表面等,都是以加工表面本

身作为定位基准。

25.光整加工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被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一般不能纠正形状和位置误差。

26.只要工人的操作技能相当熟练,加工过程严格按图样要求,则无须单独安排检验工序。

27.对于极高精度的外圆加工(IT5,Ra为0.2μm以上),方案可选用粗车—半精车—精车。

(F)

28.在自动机床上加工的零件,以及某些运输、装夹困难的重型零件,可划分加工阶段,而在一次装夹下完成全部表面的粗、精加工。

29.为改善金属组织和加工性能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光整加工之前进行。

30.调质热处理后的工件,表面硬度提高,切削加工困难,故应安排在精加工之后、光整加工之前进行。

31.在安排机械加工工艺顺序中,应贯彻粗精加工分开原则,它可以减少工件在精加工后的变形,及早发现毛坯部缺陷和合理选用机床。

32.未淬火钢零件的外圆表面,当精度要求为ITl2~ITll,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6.3~3.2μm时,最终加工应该是精车。

33.工序分散的优点是可采用普通机床和安排数量较多的人就业,故目前一般倾向于工序分散。

34.工序集中即每一工序中工步数量较少。

35.单件,小批量生产宜选用工序集中原则。

36.工艺尺寸可以是零件的设计尺寸,也可以是设计图样上没有的尺寸,还可以是检验时需要的测量尺寸或工艺过程中的工序尺寸等。

37.时间定额是指切除工件上的加工余量所消耗的时间。

38.各工序的加工尺寸及公差取决于各工序的加工余量。

39.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首先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目空缺处)

1.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车端面、车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应为A。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的装夹是指D。

A.一把刀具在机床上每装卸一次的过程B.工件每更换一次机床所发生的装卸工作C工件在机床上每装卸一次之间所完成的工艺过程D工件在机床上的定位和夹紧

3.关于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工步、工序、安装之间关系说法A是正确的。

A.一道工序可以划分为几次安装,一次安装又可划分为几个工步

B.一次安装可以划分为几道工序,一道工序又可划分为几个工步

C一道工序只有两次安装,一次安装可以划分为几个工步

D.一道工序可以划分为几个工步,每个工步有两次安装

4.对一根简单转轴要进行下列操作:

车削两个Ra12.5μm端面并各钻一个中心孔:

粗、精

车Φ26mm的外圆”,切Φ24mm×

2mm的环槽,铣8mm宽的封闭平键槽,它的工艺过程由A。

A.两道工序组成B.四次安装所组成C.十个工步所组成D.三道工序组成

E.九个工步所组成

5.单件生产的基本特点是B。

A.产品品种单一B.每种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C.经常重复生产D.各工作地

的加工对象一般不变

6.大量生产的基本特点是A。

A.产品品种单一而固定B.同一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C.各工作地的加工对象经常改变D.很少重复生产

7.在不同的生产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C。

A.相同的B.相似的C.不同的

8.制订工艺规程的最基本的原始资料是B。

A.装配图B.零件图C.工序图

9.在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安排工艺顺序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是B。

A.尽可能减少工序数B.精度要求高的工件表面的加工问题C.尽可能避免使用

专用机床D.尽可能使用万能夹具E.尽可能增加一次安装中的加工容

10.下述各条件中,属单件生产的工艺特征是:

AEC。

A.按划线加工,使用万能夹具B.广泛使用专用设备C.根据试切后测量来进行加工D.加工对象周期性变换E由木模砂型铸造和自由锻造生产毛坯

11.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在部件中或部件在产品中的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C。

A.定位基准B.测量基准C.装配基准D.工艺基准

12.测量零件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B。

13.加工时,用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A。

14.选择定位基准时,粗基准可以使用A。

A.一次B.二次C多次

15,为以后的工序提供定位基准的阶段是A。

A.粗加工阶段B.半精加工阶段C.精加工阶段

17.关于粗基准的选择和使用,以下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CD。

A.选工件上不需加工的表面作租基准B.当工件表面均需加工,应选加工余量最

大的坯料表面作粗基准C.粗基准只能用一次D.当工件所有表面都要加工,应选加工余量最小的毛坯表面作粗基准E.粗基准选得合适,可以重复使用

18.关于精基准选择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BD。

A.尽可能选装配基准为精基准B.选择能作为更多加工表面定位基准的表面作精基准C.选加工余量最大的表面作精基准D.选面积较大和较精确的表面作精基准

19.零件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一般是AC。

A.先加工基准表面,后加工其它表面B.先加工次要表面,后加工主要表面C.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D.先加工孔,后加工平面

20.箱体上中等尺寸的孔常采用B精加工,较小尺寸的孔常采用D精加工。

A.钻—扩—拉B.钻、镗C.钻—铰D钻—扩—铰

21.对未经淬火直径较小孔的精加工应采用A。

A.铰削B.镗削C.磨削D.钻削

22.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首先要加工精基准面,这是为了B。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