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21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945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21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21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21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21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21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21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21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21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下册21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21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21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

第六单元

21诗词五首

【前寄语】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古代学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读诗,不但可以借助诗句领略祖国河的壮丽,还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陶醉于诗中形象所构成的或含蓄凄美或开阔奔放的意境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下面就让我们再次步入诗的殿堂,去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迷人风采。

【学习目标】

1.背诵本五首古诗词,掌握基本字词。

2.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3.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牛郎织女的故事,人尽皆知,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首诗就是借助这个神话传说,抒发情感的。

(板书题目)介绍:

《古诗十九首》在内容上,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相思和人士大夫阶层的失意郁闷心情;在艺术上,都属于比较成熟的五言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作者与作品

李白,字太白,号青居士,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著有《杜工部集》。

岑参,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辛弃疾,字幼安,南宋爱国词人。

中年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2.了解背景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人的作品,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编的《选》中。

它是一组诗的名字,它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大都出于东汉末年,抒发了那个时代离家在外的游子和守候在家的思妇的感伤之情。

《渡荆门送别》写作背景:

开元十四年(726)秋,26岁的李白,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辞别家乡(四川),乘船东下荆门,开始了一个新的漫游且兼求仕的时期。

这首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就是诗人从四川至两湖途中所见之景,读自有开阔、雄奇之感。

《春望》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

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

途中被叛军俘获,带到长安。

因他官职卑微,未被囚禁。

次年三月,诗人徘徊于曲江一带,目睹春光里这座残破不堪、繁华消尽的都城不禁感时伤世,写下了《春望》这首五言律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作背景:

岑参曾两度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

天宝十三年,岑参任西安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塞外纷飞的大雪中送别归京的友人,写出了著名的七言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西江月》写作背景:

由于辛弃疾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被罢官。

这首《西江月》是他罢官所隐居上饶带湖期间写的。

3.字词积累

札(zhá)擢(zhuó)一水间(iàn)

蜃(shèn)搔(sā)簪(zān)

4.词语解释

(1)皎皎河汉女:

明亮。

(2)泣涕零如雨:

落。

(3)相去复几许:

多少。

(4)脉脉不得语:

含情凝视的样子。

()江入大荒流:

广阔无边的原野。

(6)随平野尽:

平坦广阔的原野。

(7)家书抵万金:

值,相当。

(8)国破河在:

国都,这里指当时的国都长安。

(9)烽火连三月:

战火。

(10)浑欲不胜簪:

禁不住。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本

1.朗读并翻译《迢迢牵牛星》原诗(学生甲)现代诗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女)望着你在河的那边

用扁担把星的闪耀挑在牢靠的双肩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男)望着你在河的那边

用机杼把夜的深邃织成无尽的长绢

终日/不成,

泣涕/零如雨。

(女)我怎能织起一丝一缕

终日守望你远远的背影

(男)是思念摇动机杼织出夜幕

将你的闪亮衬托得鲜明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合)浅浅的河汉告诉我

告诉我岁月的失落

告诉我距离的冷漠

(女)让我的话传到那一边

哪怕单位是光年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男)你看那流星它悄悄滑落

那是灼热的泪珠在闪烁

2朗读并翻译《渡荆门送别》

原诗(学生甲)现代诗

渡远/荆门外,

从/楚国游。

(女)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

我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漫游。

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男)崇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

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女)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天镜,

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合)我依然怜爱这自故乡之水,

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3朗读并翻译《春望》

原诗(学生甲)现代诗

国破/河在,

城春/草木深。

(女)故国沦亡,唯有河依旧。

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男)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

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女)愁看烽火,早有阳春三月。

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合)愁绪缠绕,白发愈搔愈短。

头发稀少,几乎不能插簪。

4按照上面三首诗的形式朗读并翻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步骤三深层探究深入理解

1.《迢迢牵牛星》

(1)鉴赏“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交流点拨】“擢”让人如见其形,“弄”让人如闻其声。

这句既写出了织女的勤劳,又写出她试图借忙碌的劳动掩饰、排遣自己的愁思。

(2)既然“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牛郎织女为何不“涉过银河去,互把衷肠诉”呢?

这悲从何,恨由何生呢?

【交流点拨】这正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诗人正欲使读者反观出一条无边、无底、无形的银河对牛郎织女自由爱情的扼杀,从有形的优美之中现出无形的丑恶。

可见,织女“泣涕零如雨”的悲思是缘于其对情人的爱情被无情毁灭的悲恨。

2.《渡荆门送别》

(1)颔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得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交流点拨】“随”字将群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象,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2)鉴赏诗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交流点拨】该句运用大胆的想象,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风格,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

“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了,影子落在江水中。

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

镜子从哪里的呢?

从天上飞下的。

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莹透亮。

本诗从相反的方面运用它新奇的想象。

“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象。

3.《春望》

(1)赏析首联中“破”“深”的妙处。

【交流点拨】由“破”字让人脑海中浮现了一个废墟的场面,残垣缺瓦,到处显得非常的萧条。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

继而一个“深”字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杂草丛生的荒凉地。

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荒芜已久,明为写景,实为写感。

简单的“破”“深”两字把一幅满目凄然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2)鉴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交流点拨】该句通过写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

这是一种拟人的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通过写鸟和花的感时恨别,更加烘托出作者此时此刻的感时恨别之情。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分析作者怎样做到把“写雪”和“述别”完美结合在一起的?

【交流点拨】全诗以“雪”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塞外风雪送客图。

所写的雪景,既从大处落笔,又从细处着墨,为“送别”作了很好的衬托和铺垫,抒发了作者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2)鉴赏“忽如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开”。

【交流点拨】“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

“忽”字显示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

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象,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限春意。

.《西江月》

(1)词人在开篇勾画了怎样的意境?

【交流点拨】“风、月、蝉、鹊”都为寻常景物,但经过作者巧妙组合,竟于寻常中见出不寻常。

明亮的月光,惊飞了夜宿枝头的喜鹊,习习微风,惹得树上的蝉儿嘶鸣。

“惊鹊”“鸣蝉”似写动而实写静,以动衬静,真乃神之笔。

(2)说说“明月别枝惊鹊”中“惊”字的妙处。

【交流点拨】首句中的“惊”字是“使……惊”的意思,月儿缓缓升起,被夜幕笼罩的林顿时变得明亮起,鹊却因之受惊。

这样写对眼前景物刻画入微,使诗歌意境更加丰富。

步骤四总结拓展延伸

(一)总结

主题归纳:

《迢迢牵牛星》通过描绘传说中牛郞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互相倾诉衷情的痛苦,抒写了男女离别之情,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女子在爱情上所遭受的折磨和痛苦。

《渡荆门送别》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的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春望》通过作者眼见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处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沉重的忧伤和感慨,表达了深深的爱国之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西江月》描写了诗人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

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村风光。

情景交融,优美如画。

恬静自然,生动逼真。

(二)拓展延伸

本中描写明月的诗句非常特别,“月下飞天镜”“明月别枝”给我们无限的想象。

结合你的想象,写一段描写明月的短。

【示例】风轻轻梳理着月光的长发,新月弯弯,默默注视着冷漠的湖面,水面银光闪闪,凉意侵入。

湖边的、石壁、杨树、柳树蓊蓊郁郁,似乎含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性格内向的我,学习、生活中,每当遇到烦心事,就到这水湾湖畔,在淡淡的月光下,和湖水、小树默默对话。

这时候,我觉得它们才是我最知心的朋友,因为它们毫不厌倦地陪伴着我,一起走进这沉默的世界。

板书设计

迢迢

牵牛星(1、2)点出所写对象:

牵牛星、织女星

(3-6)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

(7-10)写诗人的慨叹

渡荆门送别首联:

点明行程和去向——叙事

颔联:

描写长江壮阔的景色——远景

颈联:

描写月夜俯视所见和白昼眺望所见——近景

尾联:

抒写依恋、思念之情——抒情

望望所见国破河在

城春草木深(寄情于物)

所感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触景生情)春城败象

饱含感叹

盼所盼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所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