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99592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docx

9*那一定会很好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

这篇课文其实是以一粒种子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奉献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要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缩、努”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3.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教学难点】

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揭示课题,板书:

9那一定会很好(学生齐读课题)

2.设置疑问:

看到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自由发言)

3.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1)谁一定会很好?

(2)为什么会很好?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时注意两点。

(课件出示2)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2)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3:

生字)

suōnǔjīnɡtuīzhīchāijiù

缩努茎推吱拆旧

(1)教师指导:

注意读准平舌音“缩”,翘舌音“吱、拆”,后鼻音“茎”。

(2)识记生字

形近字比较:

经一茎堆一推折一拆

加一加:

“纟+宿=缩”“奴+力=努”“口+支=吱”

谜语:

“一日”就是“旧”。

4.全班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拂动:

轻轻抖动。

  舒服:

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吱吱嘎嘎:

拟声词。

形容物体受压或摩擦时发出的声音。

  吃力:

指辛苦;劳累;费力,费劲。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

(课件出示4)

①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

读出泥土中种子的难受,读出种子钻出泥土的决心。

交流:

种子是怎么做的?

过了些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出示5)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

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

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指导朗读:

读出种子喜悦的心情。

指导造句:

鼓励学生用上“一边……一边……”说句子。

(课件出示6)

②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板书:

做一棵会跑的树)

思考大树“做一棵会跑的树”的愿望实现了吗?

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自由交流。

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7、8)

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农夫把谷子、土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

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板书:

手推车)

③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板书:

要是能停下来,坐着休息)

指导朗读:

读出大树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

思考大树“坐着休息一会儿”的愿望实现了吗?

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9)

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课件出示10)

④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板书:

椅子要是我能躺下来)

指导朗读:

读出大树的疲劳,读出大树想法的改变。

思考大树“要是我能躺下”的愿望实现了吗?

它又会产生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自由交流,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11)

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

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颗树。

(板书:

木地板)

指导朗读:

读出大树为自己能够继续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

(2)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预设:

一棵大树——一辆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

三、回顾全文,体味感悟。

1.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展示。

(1)相同点:

都是写的是一棵树被砍伐后的变迁。

(2)不同点:

前一篇是歌颂友情、守信,后一篇是写大树的奉献精神。

  2.师小结:

一粒种子是那么渺小,它努力使自己变成一颗大树,它为了服务别人,牺牲的却是自己。

希望我们每位小朋友也能像大树一样,外表美,心灵更美,给大家带来方便,带来欢乐。

最后,老师把一段名人名言送给大家。

(课件出示12)

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

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

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

【设计意图:

让学生根据题目质疑,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找准文章的切入点。

【设计意图:

抓住“那一定会很好”,从而找出重点句子,培养学生从文中搜寻信息的能力,分析课文的能力。

【设计意图:

比较阅读,归纳异同,学会总结和鉴别文章中心内容。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形近字组词。

宿()怒()经()支()拆()

缩()努()茎()吱()折()

2.加上合适的标点。

  

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3.仿写句子。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

参考答案

1.宿舍发怒已经一支拆开

缩小努力茎叶吱吱折断

2.,。

“。

”,“,,。

3.我坐在游船上,一边听着动听的乐曲,一边欣赏着两岸美丽的风景。

【板书设计】

9那一定会很好

能做一棵会跑的树——手推车

能停下来,坐着休息——椅子

要是我能躺下来——木地板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教学时,我努力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入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兴趣盎然地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提高学生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课文的情境去有所发现,从而抒发对大树的喜爱。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

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