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范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29302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1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范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范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范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范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范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范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范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范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矿工程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范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2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ﻩ6

2.1采区储量ﻩ6

2.2采区生产能力ﻩ8

2.2.1采煤工作面年产量ﻩ8

2.2.2采区生产能力ﻩ8

2.3 采区服务年限ﻩ8

第3章采区方案设计9

3.1采煤方法的选择ﻩ9

3.2采区巷道布置ﻩ10

3.2.2 区段长和区段数目ﻩ10

3.2.3 采区形式ﻩ10

3.2.4采区上(下)山的数目和位置ﻩ10

3.2.5 区段平巷的布置ﻩ10

3.2.6区段集中平巷布置11

3.2.7联络巷道的布置ﻩ11

3.2.8 采区内煤层开采顺序11

本采区为双层煤,先开采上层煤在开采下层煤。

11

3.3 巷道断面设计11

3.3.1巷道断面设计应满足的条件ﻩ12

3.3.2巷道断面选择ﻩ12

3.3.3 巷道断面尺寸的确定13

5、采区石门ﻩ17

第4章回采工艺ﻩ19

4.1落煤19

4.2支护ﻩ19

4.2.1 支架选型及规格的确定ﻩ19

4.2.2  工作面支架布置方式ﻩ19

4.3采空区处理方法ﻩ20

4.3.1采空区处理方法ﻩ20

4.3.2控顶距及放顶距20

4.3.3 回柱放顶方法21

4.4采煤工艺21

4.5 生产技术管理ﻩ21

4.5.1 循环方式21

4.5.2作业形式22

4.6 安全技术措施22

4.6.1保安煤柱的一般规定22

4.6.2  防止沼气爆炸的措施22

第5章采区生产系统23

5.1采区运输ﻩ23

5.1.1  采区运输系统及运输方式ﻩ23

5.1.2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ﻩ23

5.2采区通风ﻩ25

5.2.1 采区通风系统ﻩ25

5.2.2  采掘工作面及峒室所需风量的计算ﻩ26

5.2.3 采区总供风量29

5.2.4风量分配30

5.2.5风速验算30

致谢ﻩ31

参考文献ﻩ32

按照此格式编写完说明书后直接更新整个目录即可。

第1章采区地质情况

1.1 采区概况

采区名称、位置、采区边界、范围、煤柱

一.井田位置及范围

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湖煤矿位于黑龙江省七台河矿区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31°

12′,北纬45°

50′。

以较大断层来划分,西至F26,东至F4。

矿区面积:

13.12km2,开采深度由+200m~-500m标高。

二.交通位置

区内有矿用铁路专用线与勃七线、牡佳线接轨,勃宝公路横贯区内,交通方便。

详见图1-1交通位置图。

  

图1-1交通位置图

三.地形地势

地貌为丘陵地形,东南部高、西北部低,地表标高在+170m~+200m之间,平均标高为+180m左右。

四.气候

区内11月至翌年4月为冻结期,最大冻结深度为1.5m~2.0m最高气温28℃~32℃,年平均气温3℃~3.5℃。

年降雨量350mm~700mm,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

五.河流

井田西部有一季节性河流——龙湖河,位于本区西部,发源于龙湖东沟,全长19km,流向北西注入倭肯河。

地貌为丘陵地形,东南部高、西北部低,地表标高在+170m~+200m之间,平均标高为+180m左右。

六.工农业概况

七台河市政府所在地桃山区是本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生产生活物质均较齐备;

电力、燃料等供应充足,国家电网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供电局在新立矿区设有变电所;

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

七台河市是一座以煤炭工业为主的城市,农业和林业次之。

 

1.2  采区地质情况 

1.2.1 采区可采煤层的赋存情况

本设计井田的地层走向为EW,倾向为S,平均倾角为17°

地层厚度为125m。

表土及风化带厚度约20m,表土中无流沙岩。

岩层多由细砂岩及中砂岩构成。

详见图1-2煤层综合柱状图。

设计井田内有四层可采煤,煤层赋存不太深,倾角在12º

~ 20º

详见表1-4煤层赋存特征表。

表1-4煤层赋存特征表

序号

煤层名称

层间距(m)

围岩

煤的牌号

硬度

视密度

稳定性

煤厚

(m)

倾角

顶板

底板

1

94#

20

泥岩

粉沙岩

焦煤

中硬

1.4

较稳定

2.6

14

2

95#

1.4

2.4

14

95

109#

中细岩

细砂岩

1.4

4

110#

1.4

1.1

1.2.2顶板岩层性质、厚度

各煤层顶底板的厚度一般都大于8m,煤层顶板多为粉砂岩,细砂岩;

底板多为砾岩及粉砂岩。

1.2.3 地质构造

本设计井田范围内的主要地质构造为断层,其中断层共有3个,铅直地层断距在20m~80m之间,都是倾向断层。

详见表1-3断层特征表。

区内构造形态以南西向倾斜的单斜和断裂为主,断层又以 NW向SE倾斜,并行排列的张扭正断层为主,无岩浆侵入体。

本矿井的勘探分普查、精查、补堪和深部补堪四类。

勘探程度详见下表如表1-7

表1-7 勘探程度表

时间

施工单位

勘探程度

钻孔

利用钻孔

孔数

米数

2008

204勘探队

精查

18

7091.68

18

7091.68

2008

204勘探队

48

14189.11

44

12708.68

总计

245

89270.61

234

85435.30

1.2.4 瓦斯

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6m3/min,根据邻井查询,该井属低瓦斯矿井。

煤的自燃发火期为6~8个月。

1.2.5水文地质

本设计井田范围内地形大部分属漫岗,标高在+190~+230m之间,井田西部及南部为丘陵水文地质区,北部及中部为河谷水文地质区。

岩层的富水性主要取决于构造裂隙的发育和补给条件,浅部各煤层除大气降水补给地表强风化带外,没有其他来源,由于岩层裂隙发育程度而减弱,所以岩层的富水性有明显的垂直分带。

由于岩性的不同,岩层的含水性极不均匀,不但存在着分带规律且有分层规律。

详见煤层特征表1-4;

岩石的物理性质指标表1-5;

岩石力学强度指标表1-6。

1.2.6煤质

本设计矿井内煤属低磷、低硫、中低灰分的焦煤和1/3焦煤,其中1/3焦煤占40%,发热量一般在6500~7500k。

1.物理性质:

井田内煤层多为半亮煤及半暗煤,水平层状构造,垂直节理发育,结构致密,玻璃光泽,距状或平面断口,含有少量的木质镜煤、丝炭,且发鲜红色,形态分子结构不归整,镜下可见无机物,有石英碎屑及菱铁矿物等。

比重在1.38g/cm3~1.50g/cm3之间,摩氏硬度约3。

2.化学性质及煤种:

其煤质变化规律符合希尔特定律:

 

(1)煤的变质程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提高。

(2)挥发分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94#、95#、 109#、110#四层均为焦煤。

3.煤的工艺特性:

煤层属中低灰份,灰份多为内在灰份,系二氧化硅、氧化铁等,氧化镁、氧化钙较少,故灰熔点可达1250℃以上。

4.用途:

一般作为配煤炼焦使用。

第2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

2.1采区储量

储量计算公式为:

——储量(万t)

——面积(m2)

——厚度(m)  

——容重(t/m3)

经过计算的采区94#的工业储量为:

=1852588m²

/cos14°

×

2.6m×

1.41t/m³

10-4=695.57万t

95#的工业储量为:

=483252m²

/cos14°

2.4m×

1.37t/m³

10-4=655.23万t

则采区的总储量为:

总=695.57万t+655.23万t=1350.80万t

——可采储量,Mt;

——工业储量,Mt;

——永久煤柱损失,Mt;

 

——采区回采率。

C取0.8

可采储量:

综上所述可知:

采区储量:

94#的工业储量为万695.57万t

95#的工业储量为655.23万t

两层煤的总工业储量为1350.80万t。

采区可采储量:

可得采区的可采储量为1023.61万t。

2.2采区生产能力

2.2.1  采煤工作面年产量

 根据煤层顶底板条件、煤层赋存情况及工作面装备,设计确定综采工作面的生产能力。

采煤工作面产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A—工作面生产能力,万t/a;

l—工作面长度,m;

H—工作面采高,m;

L—工作面日推进度,m;

D —年生产天数,d;

—煤层容重,t/

C—工作面回采率。

取0.95。

工作面年生产能力为

2.2.2采区生产能力

 采区生产能力A=1.1

Ao=1.13

109=120Mt

2.3  采区服务年限

采区服务年限T与采区生产能力A的关系如下:

式中:

——采区可采储量,万t;

   

——采区可采储量,取1.4

1023.61万t÷

(120t

=6.09a

经过计算的采区服务年限为6.09

第3章 采区方案设计

3.1  采煤方法的选择

为了合理选择采煤方法和确定采区巷道布置,经过详细研究煤层的赋存条件,并对生产矿井使用的采煤方法进行认真的分析,决定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

采区包含94#95#两个煤层,煤层厚度分别为2.6m、2.4m,煤性质为焦煤,属于低瓦斯矿井,综合考虑选用综合机构化采煤方法。

 开采顺序为94#→95#,采区内同一煤层开采顺序为自上而下。

投产时布置一个94#采综采工作面,工作面的主要设备见下表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台 数

功  率

采煤机

MGTY-710

930

刮板输送机

SGZ-800/800

400*2

转载机

SZQ-730/75*2

75*2

皮带运输机

DSJ-1000/400

2*200

乳化液泵

MPB-400/31.5

250

移动变电站

KBSG-630

液压支架

ZY4800-19/40

140

14t小绞车

JH-14T

17

25KW调度绞车

JD-25KW

25

40KW调度绞车

JD-40KW

40

8t小绞车

JH-8t

11

风钻

M-500

3.2 采区巷道布置

经过实际勘探结果确定采区走向长度为1980m,倾向长度为1010m。

3.2.2区段长和区段数目

设计后得出区段长为180m,区段数目为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