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9171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在滤纸上扩散速度越快,C错误;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琼脂块的体积是自变量,NaOH扩散体积与琼脂块的总体积之比表示因变量,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教材中“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相关生物实验。

若要准确解答此类问题,在平时复习中,不仅要注意对教材实验所涉及的实验技术的掌握,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内容的分析、归纳与总结,而且还要站在全新的、应用的角度去重新分析已做过的每一个实验,从中提取出真正要掌握的最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每个实验的设计思路,做到触类旁通、能力迁移;

(2)每个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如显微镜的使用、徒手切片、临时装片的制作、研磨、过滤、细菌培养等);

(3)多注重教材实验原理的对比和归纳:

原理对比:

可从纵向角度比较实验原理、材料等,如颜色反应的实验、活体染色的、本色观察的等:

原理归纳:

可从横向的角度拓展实验原理、材料等不同方面的应用。

3.下图甲表示某类酶的作用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

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揭示了酶的专一性和催化性B.酶A降低了B生成C、D的反应活化能C.图乙中,f处的酶活性与e处的相同D.图乙中,f-g处的酶促反应速率不再提高的限制因子是底物浓度【答案】D【解析】图甲显示:

A与B专一性结合,将B分解为C和D,A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所以A代表酶,B代表底物,揭示了酶的专一性和催化性,A正确;

酶A降低了B生成C、D的反应活化能,B正确;

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因此f处的酶活性与e处的相同,C正确;

图乙中,f-g处的酶促反应速率不再提高的限制因子是酶的量,D错误。

4.水果储藏保鲜时,降低呼吸作用的环境条件是A.高CO2、低O2、低温B.高O2、高CO2、高温C.高CO2、高O2、低温D.低O2、低CO2、高温【答案】A【解析】减少水果细胞在呼吸作用中有机物的消耗,可以延长水果的保鲜时间。

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通过增加CO2的含量可以抑制储存的水果细胞的呼吸作用;

低O2,细胞的有氧呼吸弱,而无氧呼吸受抑制,可使有效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弱,低温可以降低酶的活性进而降低呼吸作用。

所以,最有利于延长水果保鲜时间的措施是高CO2、低O2、低温,A正确,B、C、D均错误。

5.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细胞内外都具有催化作用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C.叶绿体中合成的ATP可为Mg2+吸收提供能量D.胃蛋白酶的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答案】A【解析】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细胞内外都具有催化作用,A正确;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不能产生酶,但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B错误;

叶绿体中合成的ATP用于暗反应阶段的C3还原,不能为Mg2+吸收提供能量,C错误;

胃蛋白酶的催化反应最适温度是37左右,但应在低温下保存,D错误。

6.下列关于ATP和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叶肉细胞的线粒体中既有ATP,也有RNAB.ATP水解去除两个磷酸基团后得到的产物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真核细胞中细胞呼吸合成的ATP可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D.细胞中RNA可为细胞代谢提供活化能,ATP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答案】D【解析】线粒体中分布有少量的DNA、RNA,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会有ATP生成,可见,植物叶肉细胞的线粒体中既有ATP,也有RNA,A正确;

ATP水解去除两个磷酸基团后得到的产物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正确;

真核细胞中,细胞呼吸合成的ATP可为包括蛋白质合成在内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正确;

少数酶是RNA,酶可降低与细胞代谢相关的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TP可为细胞代谢直接供能,D错误。

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A瓶先敞口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连通B瓶B.A瓶密封后,应该立即连通B瓶C.A瓶密封后,培养一段时间,再连通B瓶D.实验结束后,在B瓶中加入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装置A瓶先密封一段时间再连通澄清石灰水,目的是先消耗掉A瓶内空气,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A瓶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说明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选C。

考点: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装置。

点评:

本题考查的无氧呼吸实验,渗透学生对知识理解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

8.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氧浓度(%)abcd产生CO2的量(mol)0.91.31.53.0产生C2H5OH的量(mol)0.90.70.60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B.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0.6molC.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D.氧浓度为c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50%用于酒精发酵【答案】D【解析】在氧浓度为a时,CO2和酒精的产生量相等,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

氧浓度为b时,CO2的产生量大于酒精的产生量,说明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同时进行,依据细胞呼吸的相关反应式可推知:

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1.30.70.6mol,B正确;

氧浓度为d时,酒精的产生量为零,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

在氧浓度为c时,CO2的产生量大于酒精的产生量,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此时,CO2的产生量为1.5mol,酒精的产生量为0.6mol,依据细胞呼吸的相关反应式可推知:

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为0.6mol,消耗葡萄糖为0.3mol,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1.50.60.9mol,消耗的葡萄糖为0.9/0.61.5mol,因此消耗的葡萄糖中有0.3(1.50.3)16.7%用于酒精发酵,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

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每消耗1mol的葡萄糖就会消耗6molO2,同时释放6molCO2;

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O2,每消耗1mol的葡萄糖,会产生2molCO2,同时产生2molC2H5OH;

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则CO2的产生量大于酒精的产生量。

据此采取对比法,找出表中代表“不同氧浓度条件下CO2的产生量与酒精的产生量”的数据的变化规律,并将“变化规律”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9.下列叙述符合图示变化的是A.X氧气的浓度;

Y植物细胞吸收K+的速率B.X有丝分裂的各时期;

Y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C.X细胞分化的过程;

Y细胞内DNA的数量D.X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Y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答案】C【解析】植物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有氧呼吸提供能量,在一定氧浓度范围内,有氧呼吸随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产生的能量也随之增多,因此植物细胞吸收K+的速率也随之增大,A错误;

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的2倍,B错误;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NA分子数目不变,C正确;

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代谢速率存在差异,即细胞对ATP的需求存在差异,所以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不是一成不变的,D错误。

10.如图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乳酸菌细胞中,能进行或过程B.过程都需要O2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C.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的酶均位于细胞质基质中D.叶肉细胞中进行过程都能产生ATP【答案】C【解析】过程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均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过程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因此在乳酸菌细胞中,能进行过程,A错误;

过程需要O2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B错误;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因此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的酶均位于细胞质基质中,C正确;

无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产生ATP,所以叶肉细胞中进行过程不能产生ATP,D错误。

11.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适宜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放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叶绿体悬浮液置于红光下,则不会有氧气的产生B.氧气的产生发生叶绿体基质中C.突然改用等强度蓝紫光照射C3含量下降D.持续进行该实验,悬浮液释放氧气的速率不变【答案】C【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吸收的光能一部分用来使水在光下分解产生H和02,可见,若叶绿体悬浮液置于红光下,也会有氧气的产生,A错误;

氧气的产生发生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B错误;

突然改用等强度蓝紫光照射,则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吸收的光能减少,光反应生成的ATP和H减少,C3的还原减弱,因此C3含量上升,C正确;

持续进行该实验,悬浮液的含水量会逐渐减少,浓度增大,会影响叶绿体的功能,因此释放氧气的速率将改变,D错误。

12.如图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02产生总量的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图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C.图中当光照强度为D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图中限制A、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答案】A【解析】图中O2产生总量表示(实际)光合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