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8453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化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危化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危化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危化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危化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化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

《危化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化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化品泄漏专项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

如果发生泄漏可能造成中毒、腐蚀、爆炸、伤亡等事故。

1.3影响范围。

危化品泄漏容易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并可能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硫酸、盐酸泄漏,可能对装置内部及周边造成较大影响,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应急组织体系

 

2.2应急指挥机构职责

2.2.1总指挥职责

2.2.1.1组织制定危化品泄漏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2.2.1.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2.2.1.3确定危化品泄漏事故现场指挥人员。

2.2.1.4协调危化品泄漏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2.2.1.5批准危化品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2.2.1.6危化品泄漏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职责的安排。

2.2.1.7危化品泄漏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2.2.1.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总指挥由制造公司总经理担任。

2.2.2副总指挥职责

2.2.2.1协助总指挥做好危化品泄漏事故报警,负责危化品泄漏事故抢救措施的落实。

2.2.2.2负责危化品泄漏事故情况通报及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工作。

2.2.2.3组织危化品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演练。

2.2.2.4总指挥出差不在时,承担总指挥的职责组织工作。

2.2.2.5负责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的调度工作。

副总指挥由生产部部长(夜班值班负责人)担任。

2.3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工作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

2.3.1抢险抢修组组长,由动力设备部负责人担任,组员为机电仪人员。

负责危化品泄漏事故中设备、电气、仪表的抢险、抢修工作。

2.3.2警戒疏散组组长,由保卫部负责人担任,组员为特勤、保卫人员

2.3.2.1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

2.3.2.2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周边的人员疏散工作。

2.3.2.3负责迎接外援、道路管制的等工作。

3.3.3通讯运输组小组长,由仓储部负责人担任,组员为配件、仓储人员。

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3.3.4医疗救护组小组长,由综合办公室负责人担任,组员为办公室人员。

3.3.4.1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的分类抢救和安排住院或护送转院的指挥工作。

3.3.4.2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必需品的供应。

3.3.5环境保护组小组长,由车间负责人担任,组员为车间班组长及相关岗位主操。

负责事故现场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清理、监测工作。

3.3.6专家组组长,由外聘工程师担任,组员为我厂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罐区班长、设备员。

3.3.6.1迅速对危化品泄漏事故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方案和建议,供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领导决策。

3.3.6.2根据危化品泄漏事故次生污染物扩散速度和事故发生地的气象、地域特点,确定次生污染物扩散范围,为群众的疏散和危害预防提供依据。

3.3.6.3按照次生污染物的特性和泄漏量,分析污染物对环境、大气、土壤、农作物以及人身可能造成的影响和伤害,以便应急中做好预防和事故后进行针对性的洗消。

3.3.6.4预测危化品泄漏事故的发展趋势和污染物的反应变化情况,以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进行应急响应的同时,采取有前瞻性的预防措施

3处置程序

3.1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

3.1.1事故接警报告和记录:

发现危化品泄漏事故人员立即电话通知生产调度:

8577276,并同时通知附近人员撤离该区域;

并做好是事故接警记录

3.1.2应急指挥机构启动

3.1.2.1接警后调度员要立即报告副总指挥(生产部负责人),当晚17:

00-次日8:

00报告公司值班负责人;

3.1.2.2生产部负责人(公司值班负责人)根据事故达到级别情况,指示相关应急小组人员到位,并根据危化品泄漏事故情况及时向总指挥报告。

3.1.3应急指挥:

总指挥接报后要按事故状态立即决定启动相应救援预案,组织相关单位、应急救援分队成员按预案进行救援。

3.1.4资源调配:

现场指挥负责通知调度室,调度安全环保部、配件库及配备应急资源的车间应急资源。

3.1.5应急救援:

各应急小组根据相关职责,对危化品泄漏事故现场进行应急救援,应急救援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依距应急救援原则进行。

3.1.6扩大应急:

根据情况变化,当事故达到Ⅳ级及以上时,启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现场成立现场指挥中心,并指挥抢险,同时报上一级有关部门。

3.2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处理流程图

4处置措施

4.1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救人为主、预防事故扩大及环境污染优先。

4.2应急处置措施

4.2.1轻微泄漏处理

打料时钢管焊缝腐蚀出现渗漏现象,处理方法:

操作工首先停泵后关闭泵进出口阀门,并用临时用桶或盆接下,然后汇报班长和负责人批准后配戴防护用品,然后用防水扎带临时扎住,并做好记录。

打料完后及时拆下置换后焊接或更换(根据情况严重立即焊补或更换,轻微时也可检修时置换后焊接);

如果是阴雨天气轻微渗透,操作工停泵后可直接用防水扎带临时扎住,后报调度员、班长和部门负责人。

4.2.2一般泄漏处理

4.2.2.1装卸车过程中,装卸车管道出现裂纹危险化学品漏出,现场操作人员无法靠近。

处理方法:

现场操作人员紧急报告车间(部门)负责人,车间(部门)负责人立刻组织车间(装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实施救援,同时报告安全环保和生产副总。

4.2.2.1.1安排抢险组人员身穿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泄漏区域先关闭槽车卸车阀门和相关阀门,并进行现场观察,将管道中危险化学品倒出防止继续泄漏,对已进入下水道的危险化学品用水稀释或用沙土围堵;

随后把吸释后水回收使用或送终端水系统处理。

4.2.2.1.2由通讯组(中控室人员)告知相关部门(主管车间(装置)、设备部、安全环保部等相关部门),并且根据泄漏的情况告知是否立即停车(停车按停车程序进行)。

4.2.2.1.3安排控制组人员配防毒面具、耐酸手套、身穿耐酸雨衣和耐酸靴用沙袋紧急对泄漏物料控制打堤,防止大量危险化学品进入下水道,并要求对车间(装置)下水道与总排水沟进行隔离,并将污染物通过污水管网或潜水泵送入终端水处理,处理至PH值=7。

4.2.2.1.4安排警戒组在泄漏处方圆100米拉上警戒线,迅速疏散周围无关人员,划定危险区域,杜绝一切火种和静电,谨防引爆储罐设置隔离带,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靠近,开辟消防通道。

然后进行维修后使用。

4.2.2.2打料时钢管焊缝腐蚀大量危险化学品冒出,处理方法:

操作工首先停泵,并关闭进出料阀门,然后报工段长和车间(部门)负责人,车间(部门)负责人立刻组织车间(装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4.2.2.2.1安排抢险组人员身穿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深入泄漏区域进行现场观察并用塑料用品接住泄漏物料,然后用防水扎带将泄漏处扎住,防止继续泄漏,并做好记录检修时置换后焊接。

(严重时需立即处理后使用)对已进入下水道的危险化学品用干沙土覆盖围堵,吸释后回收使用或送中端水系统处理。

4.2.2.2.2由通讯组(中控室人员)告知相关部门(车间(装置)、工段、安全环保等),并且根据泄漏的情况告知是否立即停车﹙停车按停车程序进行)。

4.2.2.2.3安排控制组人员配防护用品用沙袋紧急对泄漏物料控制打堤,防止大量危险化学品进入下水道并对车间(装置)下水道与总排水沟进行隔离,并将污染物打至终端水处理系统。

4.2.2.2.4安排警戒组在泄漏处方圆100米拉上警戒线,迅速疏散周围无关人员,划定重危区域,杜绝一切火种和静电,谨防引爆储罐设置隔离带,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靠近,开辟消防通道。

4.2.3重大泄漏处理

重大泄漏是指管道、阀门或罐体突然破裂或其他原因造成大量危险化学品泄漏,出现人员中毒、现场着火爆炸或对地上水、地下水系和大气造成严重污染的,公司现有救援能力达不到要求的,泄漏量比较大或泄漏部位比较特殊,我公司无法在短时间内处理完的,扩散半径超出厂区或200米,对周围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

应立即向外源求救。

注:

泄漏第一发现人看是否可以靠近,如可以就一边采取措施一边报警,如无法靠近必须马上报警。

4.3具体要求

4.3.1控制与消除危险源

4.3.1.1保持工艺阀门、取样点等密封点的良好;

4.3.1.2加强设备检修,保持设备的完好率;

4.3.1.3稳定操作工艺;

4.3.1.4对设备、管线、阀门、仪表、报警器要定期进行检查、检测,维护保养,保持其始终完好状态;

4.3.1.5保持各操作间的安全间距;

4.3.1.6保持各操作间的通风良好;

4.3.1.7设备检修时严格按规程进行清洗置换、上盲板、分析合格并加强监护、准备好救护器材;

4.3.1.8加强设备保养,消除设备管道泄漏隐患;

4.3.2完善现场有毒气体报警装置;

4.3.3在有毒性危害的作业环境中,应设计必要的淋洗器、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其服务半径小于15米,并根据作业特点和防护要求,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

4.3.4加强管理、严格纪律;

4.3.4.1严格要求职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杜绝三违,严守工艺纪律,防止工艺参数发生变化;

4.3.4.2检修时,应严格《化学品生产单位检修作业安全规范》、《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4.3.4.抽加盲板作业,应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范》;

4.3.5加强培训、教育、考核工作;

4.3.6工作中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4.3.7教育、培训职工掌握氨等化学品的毒性、预防中毒窒息的方法,以及中毒窒息后如何急救;

4.3.8设立危险、有毒、窒息等标志。

Welcome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