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学院关于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7494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巢湖学院关于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巢湖学院关于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巢湖学院关于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巢湖学院关于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巢湖学院关于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巢湖学院关于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文档格式.docx

《巢湖学院关于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巢湖学院关于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文档格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巢湖学院关于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文档格式.docx

要积极寻求与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单位的合作,走“政产学研用”的合作培养人才之路,变校内培养为全开放式的合作培养。

要充分发挥行业力量对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要继续加大国际化合作办学力度,增进对外人才培养交流与合作。

4.多元评价。

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探索考试模式改革,着力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实施评价方法多元化,促进学生学习创新,建立“能力取向”的学业成绩评价体系。

5.实践创新。

充分认识实践和创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行之有效的“基础+专业+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点,科学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

三、学制与学分安排

1.各专业实行弹性培养制度,修业年限不超过六年。

按基本四年学制计算,总周数安排200周,其中,寒假16周,暑假24周(社会实践安排在暑期或假日进行),教学周数160周,平均每学期20周。

2.各专业每学年一般实行春季和秋季两学期制,部分学年安排春、秋和暑期实践教学小学期三个学期。

每学期除特殊情形外,须保证有18周用于教学(含实践教学)等,具体课程教学安排可根据实际灵活调整教学周数。

3.总学分与学时要求

理工科类专业毕业总学分控制在182学分以内,课内总学时数(含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堂讨论、习题课等)设置在2600学时以内;

经管类和文科类专业总学分控制在172学分以内,课内总学时数(含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堂讨论、习题课等)设置在2500学时以内。

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必修,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例文科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25%,理工类各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30%。

对于少数专业如英语、数学、体育、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等,毕业总学分可上浮4学分,分别控制在186学分或176学分以内。

4.各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专业课程教学原则上前三学年完成,最多延长至第七学期第九周前完成,每学期安排25—27学分的课程,第四学年以教育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为主。

5.学分核算方法

课程学分按教学时数确定,最小计量单位为0.5学分,计算学分时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取值“0”或“5”(小数点后第一位为0-2时取0,3-7时取5,8-9时取0整数位同时加1)。

其中:

(1)理论课学分=课内总学时/16;

(2)实验课学分=课内总学时/24(艺体类术科课程每23学时计1学分);

(3)公共体育课程学分为每学期1学分;

(4)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含毕业实习、课程设计等)学分数=教学实践周数;

(5)毕业论文(设计)学分数=每周1学分;

(6)教师教育实习学分数=每周1学分;

(7)形势政策教育2学分,军事课(含军训等)2学分,安全教育1学分,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2学分;

(8)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10学分,创新能力培养2学分;

(9)社会实践2学分。

四、课程

课程由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大类教育课程模块或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和其它实践五部分构成。

(一)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此模块由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设置素质教育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以改变学生知识结构,促进文理交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素质教育课程理工科设置47学分,文科45.5学分(均含实践教学环节);

公共选修课程10学分,其中限定跨科类选修4学分(即理工类专业限定选修文科类课程、文科类专业限定选修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师教育专业限定选修教育类课程)。

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1.思想政治理论课

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保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该类课程根据教育部及相关部门的规定设置。

(1)四年制本科各专业

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五门课程,共计288学时,16学分。

(2)国际联合培养专业

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三门课程,共计144学时、9学分。

(3)专升本专业

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三门课程,共计112学时、7学分。

(4)“3+2”各类专业

设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形势与政策(1学分)三门课程,共计80学时、5学分。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在理论教学外设置一定比例的实践环节,学生须参加社会实践或社会调查,完成主题论文或调查报告。

“形势与政策”可以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等形式开设,学时计入课内总学时,学分计入毕业总学分。

2.大学英语课

大学英语的教学以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依据,分大学英语(基础)和专业英语两个阶段安排教学,其中,基础英语安排四个学期,每学期4学分,共计16学分。

专业英语(含科技英语或双语课程等)安排在第五至第七学期,计4学分,由各专业自行确定,不作统一要求。

大学英语实行分层教学,分为A、B、C三类,着重强化学生听、说能力训练,口语实行小班教学。

课程教学安排为每周4节课,其中精读2节课、口语2节课,同时,安排英语视听说网上在线学习课程。

3.体育、军事、安全和就业指导等课程

体育课设置4个学分,每学期1学分,计30学时。

体育系要根据学生实际进一步做好公体选项课开设工作,培养学生掌握2—3项基本技能。

军事教育课分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两部分,设2学分38(32+6)学时,均在军训阶段完成,学分计入毕业总学分,学时不计入课内总学时。

安全教育课安排1学分16学时,分别在“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中完成,学时不计入总学时。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设置2学分32学时,安排在第二学期开设,其中,16学时安排理论课,16学时安排实践教学,学时计入总学时,学分计入总学分,该门课程列为考查课程。

4.计算机基础课

文科类学生主修计算机基础,安排在第一学期,计2.5学分48学时,包含理论教学24学时和上机实验24学时;

理工科类学生主修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包括C语言、VFP语言和VB语言等,安排在第二学期,计4学分72学时,包含理论教学48学时和上机实验24学时。

该课程由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负责开设,与各专业所在院系商定,按照专业特点组织开设和安排教学内容。

5.心理健康教育课

为各专业必修课程。

该门课程计2学分32学时,可采取专题讲座、班级授课等形式进行。

6.公共选修课程

四年制本科生在校期间须修读10学分的该类课程,其中,跨学科限定选修4学分。

课程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技术类、体育艺术类、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教育类(含学科竞赛、技术与技能等课程)等五类。

另外,学校可有条件的开设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职业资格考试、村官选拔、特岗教师选拔考试等相关培训课程,供毕业生修读。

公共选修课程资源由教务处负责规划设计,教学单位组织建设。

(二)大类教育课程模块

此模块旨在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实现宽口径培养,按照大文和大理设置大类课程模块,打通相关专业学科基础课。

由各教学单位自主确定学科基础课程,构建大类培养专业基础课程平台。

此模块大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不少于35学分。

(三)教师教育课程模块(教师教育专业设置)

此模块主要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设计,旨在从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专业精神出发,培养师范生必备的教师教育素养和能力。

该模块设置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技能项目等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不少于20学分,其中教育理论课程不少于16学分,开设认知与学习、儿童发展、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评价与设计、班级管理、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学科教学设计等课程;

教师教学技能项目课程不少于4学分,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师口语、三字书写等。

(四)专业课程模块

此模块突出专业性,实行分流培养,培养学生具备社会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各专业应打破学术教育课程框架,重构专业课程。

该模块分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两部分,其中,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以6-8门为宜,不分方向;

专业方向不超过2个,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科学设置。

专业课程模块不超过35学分,每门课程不超过4学分,其中,专业核心课程不少于12学分,为必修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设置10—16学分,可安排一定的选修性课程。

(五)实践课程模块

该模块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形成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三个层次。

1.基础实践课程

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为主,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走向社会应具有的基本工作技能,含“两课”社会实践、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公共基础实验、外语听说读写、普通话和规范字训练等。

2.专业实践课程

以培养学生综合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为主,巩固课堂上学习的基本理论,培养理论联系和学以致用的工作方法;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实现由初级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见习和实习、实训、专业调查;

专业实验、专业课程设计;

科技学术报告。

3.综合实践课程

以综合实习及创新活动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专业训练,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和创业意识。

毕业实习、生产实习;

毕业论文和设计;

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社会实践等。

实践教学课程总学分要求:

理工类专业不少于50学分,其中集中实践环节不少于40周;

人文和艺术类专业不少于35学分,其中集中实践环节不少于34周。

物理类、化学类、计算机类、电工电子类各专业课程的实验部分须单独设课,鼓励其它有条件的课程独立设置实验课。

各专业实习时间不少于12周,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时间不少于16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和小学期中进行。

毕业论文(设计)工学类专业不少于10周,其它专业不少于8周。

工科类专业要安排金工实习,非工科类专业可根据条件有组织的安排。

(六)其它实践环节

具体包括大学生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社会实践,共计14学分。

1.大学生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应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