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26767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格化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网格化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网格化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网格化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网格化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格化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Word下载.doc

《网格化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格化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Word下载.doc(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格化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Word下载.doc

2.7 标准体系 14

2.7.1 标准与规范体系 14

2.7.2 安全与保障体系 14

2.8 网络与安全 14

2.8.1 网络系统安全 14

2.8.2 安全防御手段 15

3 应用软件系统设计 16

3.1 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16

3.1.1 基础信息子系统 16

3.1.2 日常工作子系统 18

3.1.3 事件处理子系统 18

3.1.4 研判分析子系统 19

3.1.5 考核评估子系统 19

3.1.6 视频集成子系统 20

3.1.7 互动交流子系统 20

3.1.8 系统管理子系统 21

3.2 社会管理门户网站(可选) 22

3.2.1 社会管理先锋 23

3.2.2 工作日志 23

3.2.3 社会管理微博 23

3.2.4 公共服务 24

3.2.5 生活服务 24

3.2.6 供求信息 24

3.2.7 民情服务 25

3.3 移动终端软件客户端 25

3.3.1 基础信息功能 26

3.3.2 办事服务功能 27

3.3.3 工作日志功能 27

3.3.4 对讲调度功能 28

3.3.5 我的微博功能 28

4 实施与部署 29

4.1 实施步骤 29

4.1.1 厘清业务需求 29

4.1.2 制定数据规范 29

4.1.3 配置必需硬件 29

4.1.4 开发应用软件 30

4.1.5 进行人员培训 30

4.1.6 汇聚部门数据 30

4.1.7 建立长效机制 30

5 项目效益 30

5.1 社会效益 30

5.2 管理效益 31

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1概述

1.1建设背景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全面把握国内外新形势、新特征,深刻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中央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基本任务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

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基本条件。

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对社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周永康同志提出:

“现代信息技术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也明确要求“进一步适应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尽快形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利用各种信息手段,以社会管理为载体,整合资源,增强快速反应和处置效能,对智慧的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更高的需求。

1.2建设目标

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是:

以提高社会管理创新为出发点,以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统筹规划,整合各方资源,逐步建成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以电子政务网络和安全专用网络、无线网络为通道,通过开发部署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软件系统,实现社区“人地物情事”管理信息化,为社会重点要素的动态管控、基层民情形势的分析研判、民间矛盾纠纷的联合调处提供信息化支撑平台,从而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维持社会和谐稳定。

1.3建设内容

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五大体系建设:

信息资源体系建设:

根据社会管理需求,结合工作实际,构建社会管理综合信息指标体系,采集基层各社会管理数据,汇聚整合各职能部门数据,形成主要管控重点人口、流动人口、重点组织、重点场所等社会管理数据的信息资源体系。

办事服务体系建设:

以门户网站、电话短信为渠道,结合基层人员走访和公众上门诉求,收口管理基层给类矛盾纠纷,进行逐级流程化处理,构建部门联动、交办督办的办事服务体系,实现办事服务的快速信息流转,快速化解,为基层民众解决各类问题。

日常工作平台建设:

电子化社会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所涉及的报表、台帐、文件、资料,并实现网上的上下级流转,从而构建综治部门的日常工作信息化平台。

辅助决策体系建设:

汇总辖区基础数据,统计民情民意各项指标,通过深度挖掘、分析、研判,构建辅助决策体系,为领导掌握社会全貌、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化支撑。

评估考核体系建设:

开发建设社会管理机构提供可自定义的考核评估的管理功能,结合统一的评估模型,建立客观、便捷的考核管理体系,通过对社会管理各项工作的汇总与分析,实现对辖区内综治工作人员的量化评估,实现对队伍的电子化考核。

2总体设计

2.1设计原则

l综合性

系统定位为社会管理主干系统,社会管理范畴广,内容多,没有基础主干,后续的系统发展将难以统筹。

系统全面覆盖社会管理工作关注数据,建立综合的社会管理基础数据库,作为各类社会管理内容的数据支撑。

l整合性

社会管理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的业务。

系统全面兼顾、突出重点,整合需要党委政府协调部门与社会管理的信息,厘清业务边界与交集,实现有效的整合,达成高效率的协同。

l实用性

乡镇(街)、村居(社区)等基层工作队伍是工作的前端部门,作为信息化应用重心,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基层的信息化水平,建设满足基层实际需求的功能。

l开放性

社会管理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动态过程,区域性差别也比较大,系统设计中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管理新需求,确保拓展性与延伸性。

l安全性

社会管理涉及大量敏感信息,安全与稳定性,是系统建设的关键。

系统从数据层面、网络层面、软件层面、制度层面确保系统的安全与保密。

2.2业务框架

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涉及的范围很广,用户层比较多,地市一级领导、政法综治部门为一级用户,县市、综治成员单位为二级用户,乡镇、村居、网格为三级用户。

对于不同层级的用户,对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是不一样的,具体业务框架如下图所示:

社会公众采用手机、电话、网络、触摸屏等工具,通过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门户网站等途径,面向综治部门提交诉求,并得到反馈。

结合基层工作人员的上门走访、群众上门提交诉求等,为社会公众提供矛盾纠纷调解、基层服务需求的信息化通道。

社区、村、网格等各级基层组织主要实现信息采集、数据上报、解决诉求、日常工作、亲情服务、事件处理等工作职能。

县(市)区综治部门主要实现事件分流、考核督办、应急指挥、决策分析、诉求解决等职能。

市社会管理办公室主要实现事件分流、考核督办、应急指挥、决策分析、诉求解决等职能。

市综治成员单位主要是接受市社会管理办公室分发的任务,进行审批处理、事件处理等职能并反馈到中心系统,最终逐级返回到群众。

市(县、区、市)领导通过该平台,实现信息全面动态实时掌控、分析辅助决策等功能。

2.3总体架构

本项目总体系统框架设计如下图所示:

网络和硬件平台,对系统实现正常运行提供基础保证;

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有四种网络途径。

电子政务网(与政法网联通),主要用于政法综治内部访问以及与综治成员单位联系;

对于部分没有电子政务网的乡镇、村或者网格,可以采用运营商提供的专用网络安全连接进入电子政务网;

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访问社会管理网站;

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手机、移动终端等通过无线网络访问系统。

数据资源层负责系统中数据资源的采集、存储与管理,采用一个物理数据库部署多个逻辑库的模式,具体包括基础信息库如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等,服务信息库,日常工作库如民情日至、事件处理、服务办事、工作台帐等,以及系统管理和配置库。

数据的来源一是通过基层组织采集,一是各级工作中产生,还有一部分来自各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换。

应用支撑层,主要包括了支撑系统运行的各种系统支撑软件,如应用中间件、GIS等。

应用中间件支持Weblogic、Tomcat等。

应用层主要是各具体功能应用,包括系统支持的8个子系统以及社会管理门户网站和移动终端平台。

接入层主要实现各种用户的接入,系统可通过大屏、电脑、平板电脑、手机、门户网站对系统功能和业务进行接入和展现。

用户层是系统的各种用户,包括市县领导、市县综治部门、综治成员单位、乡镇村居等基层单位以及社会公众等。

两大标准体系主要包括标准与规划体系和安全与保障体系,为系统的运行提供保障。

2.4逻辑结构

从功能上,系统分为诉求提交与反馈、数据汇集与共享、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展现与应用,日常工作与业务等几大方面,具体逻辑结构如下图:

诉求的提交与反馈,主要提供给基层综治人员来进行办事信息的录入、查询、核实、反馈、应用等。

数据的汇集与共享,主要是通过采集与交换等方式,汇聚基层计生、社保、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并与综治系统的基础信息进行共享。

具体汇集的部门与信息指标,根据各地实际需求进行调研后确认。

数据的存储与管理,主要包括对各类信息的管理与维护。

数据的展现与应用,主要面向市县领导与综治领导,对各类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并以各种图标形式进行展示,辅助领导决策。

日常工作与业务则主要是是面向综治工作人员与成员单位工作人员,提供事件分发、事件处理、催办督办等功能。

2.5网络拓扑

网络与硬件平台是为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工作提供基础的支撑通道。

考虑到社会管理涉及到大量的敏感数据,高速稳定、安全可靠的网络系统是系统基础信息库应用系统得以实现的基础保证。

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部署于电子政务网或者政法网内部,通过防火墙与电子政务网进行连接。

如果基层组织没有电子政务网,可以通过运营商提供的安全专用网络如VPN进行拨号连接到电子政务网。

对于社会公众来收,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部署于互联网的门户网站,门户网站与内网之间通过网闸进行物理隔离。

面向短信用户和移动终端用户,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进行网络连接。

2.6数据库平台

数据库平台是把各种数据有序的管理起来,并对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接口和服务,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

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数据库结构图,如下图。

2.7标准体系

2.7.1标准与规范体系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充分参考各种国家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在技术上和管理上提供标准化依据,逐步形成社会管理的信息化标准。

标准规范体系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

数据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

数据标准化是指针对空间数据及相关业务数据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管理标准化是指制定社会管理各个相关负责主体的工作规范、考核标准等以健全日常工作体系。

2.7.2安全与保障体系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层次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技术手段,通过软硬件技术和安全管理手段以保证系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运行。

通过机房管理、内外网隔离、数据加密、权限控制等安全机制实现对数据和信息的合法化访问。

2.8网络与安全

2.8.1网络系统安全

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体系通常是在安全策略指导下合理配置和部署:

网络隔离与访问控制、入侵检测与响应、漏洞扫描、防病毒、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安全监控与审计等技术设备,并且在各个设备或系统之间,能够实现系统功能互补和协调动作。

2.8.2安全防御手段

1、网络隔离与访问控制

通过对特定网段、服务进行物理和逻辑隔离,并建立访问控制机制,将绝大多数攻击阻止在网络和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