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10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653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1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1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10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10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10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10页.docx

《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10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10页.docx

最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10页

第九单元   总复习

单元复习要求:

 

1、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倒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乘、除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掌握比的意义,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2、复习百分数意义,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熟练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百分数问题,归纳百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进一步复习按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理解和掌握圆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4、复习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会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分析解决数学问题。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第2课时

课题

复习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三第5题。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根据具体的题目,灵活地选择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概括和分类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激发学生自我复习整理的意识,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提高复习的实效,培养良好的检验习惯。

重、难点

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一、复习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归纳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归纳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区别?

 

4、你认为在计算时有什么注意点或技巧需要提出来提醒大家?

 

5、练习:

完成口算。

 

口算练习。

 

指名汇报答案。

 

说说两道分数乘法题你是怎样口算的?

 

说说三道分数除法题你是怎样口算的?

    

指名说出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而分数乘除法要约分。

 

二、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板书运算顺序) 

2、出示计算题:

 

(1)461×8-332÷5.5   

(2)[1215+(1232-1625)÷7]×1322 

3、复习简便计算。

 

(1)出示计算题后提问怎样计算简便?

根据什么这样算?

 

1.5×(310+512)      57×37%+53×37%

学生练习后教师讲评。

 

(2)补充:

72.8÷58+27.2×0.625   724×0.4-2÷5×724

(3)小结: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计算时要根据运算顺序,确定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同时还要根据具体题,灵活地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使某些运算简便。

 

完成练习二十三第5题 

4、复习解方程。

 

补充有百分数的方程。

 

回忆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利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方程。

 

怎样检验?

 

10%X+8=20             2X+30%X=9.2 

学生独立完成。

集题订正。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作业布置

《优化设计》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 

(1)461×8-332÷5.5   

 

(2)[1215+(1232-1625)÷7]×1322

 

教学反思: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第3课时

课题

分数、百分数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第113页总复习第3、5题及练习二十三相关练习。

1、通过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判断单位“1”,能正确解答有关分数应用题。

 

2、引导学生解答、比较分数应用题,从而进一步正确掌握分数应用题的分析思路及解题步骤。

 

3、通过综合分析、解答、比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重点

概运用分数、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归纳知识,形成体系。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只要我们留心它,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

 

1、投影出示下面一段文字:

 

湖南汩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率低得令人咋舌。

10年前初中是2.5%,小学是0.02%,现在小学连续10年的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流失率始终控制0.2%,近三年的数字是0.18%,0.17%和0.15%. 

2、学生阅读文字,感知其中百分数。

 

3、从上面一段文字中你能发现什么?

 

从上面的百分数中中以看出汩罗义务教育实施情况非常理想;运用百分数很能够直观;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百分之几。

 

二、复习百分率的知识 

1、师:

看来,百分数的作用还真不小。

你能理解上文中百分率的意思吗?

 

学生尝试理解流失率、入学率、巩固率的意思。

 

2、复习已学过的一些百分率的计算公式。

 

3、学习理解烘干率和含水率。

 

完成第116页总复习第12题。

 

学生自学理解烘干率和含水率的意思,然后说一说,议一议。

 

烘干率=烘干后的重量/烘前的重量×100% 

含水率=(烘前的重量-烘干后的重量)/烘前的质量×100% 学生试求烘干率和含水率,然后集体订正。

 

三、复习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百分数的一般问题。

现在大家回顾已学知识,把你掌握的方法告诉小组的成员。

 

分组讨论,交流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汇报。

可能有以下几种:

 

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在分析问题时,可以先画线段图加深理解,判断单位“1” 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找对应关系,写数量关系式。

 

根据百分数题型结构特征确定解法。

 

多(少)的数/另一个数=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一个数×(1+几%)=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

 

综合问题结合实际来解答。

 

四、应用练习 

1、完成总复习第5题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1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各自的思路.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作业布置

《优化设计》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第4课时

课题

空间与图形

教学内容

第113页第4题及练习二十三相关练习。

1、进一步复习按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理解和掌握圆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2、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

重点

掌握物体的位置,圆的特征、特性。

难点

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一、复习物体的位置。

 

师:

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有两种,即按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你能说出每一手棋所下的位置吗?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说一说,再指名汇报。

 

二、复习圆的知识 

(出示一个圆)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相互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圆的认识。

 

圆心:

用字母O表示,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

用字母r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

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或r=d/2 

2、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1条、3条、2 条、4条、2条、1条、无数条对称轴。

 

3、圆的周长 

圆周率。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C=∏d或C=2∏r。

 

4、圆的面积 

知道半径求圆的面积。

S=∏r2 

知道直径求圆的面积。

S=∏(d/2)2 

知道周长求圆的面积。

S=∏(C/2∏)2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宽求圆的面积。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长求圆的面积。

 

5、环形的面积 

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R2—∏r2 =∏(R2—r2) 

三、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二第1、11、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再集体讲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又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

《优化设计》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第5课时

课题

复习统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3页第6题及练习二十三相关练习。

1、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会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分析解决数学问题。

 

3、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

重点

会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

难点

会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一、回顾。

 

1、统计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指名说一说。

 

2、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二、分析扇形统计图 

出示2010年监测的33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扇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获取信息。

 问:

1.空气质量达到三级的城市有多少个?

 

2.了解你所在的城市的空气质量,讨论一下如何提高空气质量。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相互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三、请你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下面的信息,然后回答问题。

 

超市一天的销量中,服装类占35%,烟酒类占30%,文化用品类占20%,糖果类占10%,药类用品占5%。

如果超市一天的收益是5500元,算一算,每一类用品分别收益多少元?

 

四、巩固练习 

(1)第120页第11题。

(2)练习二十二第16、17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优化设计》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