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2653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docx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docx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12大连)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 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2.(2012湖南益阳)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3.(2012江苏泰州)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4.(2012山东德州)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2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5.(2012山东滨州,第9题)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6.(2012四川自贡,第23题)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7.(2012四川凉山)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8.(2012江西南昌,第2题)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A.冰的消融B.霜的形成C.雪的形成D.露珠的形成

9.(2012山东济宁,卷I第1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

10.(2012·沈阳)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3-3-9所示。

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10题11题

11.(2012龙东)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

如图3-3-10所示,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A.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升高B.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

C.图像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D.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12.(2012龙东)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春天,草叶上形成“冰柱”D.冬天,玻璃上形成“冰花”

13.(2012自贡)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4.(2012梅州)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吸收皮肤周围的热量。

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___的性质。

15.(2012泰州)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___热,使云层中冰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并在下落过程中___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

16.(2012盐城)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_____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__热.

17.(2012凉山)看图回答:

如图3-2-8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

由图可知___(填A或B)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____℃。

18.(2012扬州)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如图3-2-9所示,则______(A/B)是晶体的熔化图像,其熔化特点是____。

19.(2012白银)当洗手后,将双手伸在自动干手机的出风口下,自动干手机自动送出舒适的暖风,使手上的水分快速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因为这样加快了附近____,并提高了温度,从而达到快速干手的目的.

20.(2012铜仁)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__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1.(2012吉林)如图3-3-13所示,小明盛热汤时,戴的眼镜马上变得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了,这是因为水先____成水蒸气,又遇冷____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三.实验题(22题8分,23题12分,共20分)

22.(2012衡阳)在探究甲和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填“甲”或“乙”)

(2)该晶体的熔点为____℃。

(3)该晶体在76℃时,它处于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____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

23.(2012南宁)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甲乙丙

(1)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___96

℃.如图乙所示,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有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98

℃.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不变

(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人教版第四章光现象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D.三点对一线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3.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的装置,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4.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漫反射C.光的折射D.平面镜成像

5.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笔“断”了B.水中倒影C.邮票放大D.手影

6.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来自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沿直线传播

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

B.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

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彩色光是由白光组成的

8.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9.下图是为2008北京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

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外。

“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A.反射太阳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反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遵循光的折射定律D.折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10.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

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A.实像,距离变大B.实像,距离变小C.虚像,距离变小D.虚像,距离变大

11.“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摄影时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路灯下,地面上出现人的影子B.水池底看起来比实际浅

C.平静的水而映出桥的“倒影”D.太阳光下,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光斑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5分)

16.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现象。

17.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

中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

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沿________道理解释。

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过没有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观看,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

比较简易的做法是如图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位于芜湖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__________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26.人站在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m。

若人以0.5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m/s。

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

实际上,视力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_____立、等大的像。

若小王的眼睛到虚像的距离为5m,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3m,则他的眼睛到实际的视力表的距离为_____m。

27.右图是一束光在玻璃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