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论语》六则 同步练习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5868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论语》六则 同步练习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论语》六则 同步练习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论语》六则 同步练习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论语》六则 同步练习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论语》六则 同步练习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论语》六则 同步练习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七年级语文《论语》六则 同步练习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论语》六则 同步练习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论语》六则 同步练习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而不厌:

学习并不感到满足。

诲:

诱导,教导。

三人行:

几个人在一起走。

三,这里不是确数。

二、相关背景:

1、关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先世系宋国贵族。

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

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

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

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

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

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

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

“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

”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

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一种地方官)。

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

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

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

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

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

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

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

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

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

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

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

“天丧予!

天丧予!

”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

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

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

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2、关于《论语》

《汉书·

艺文志》说: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孔子既卒,门人相互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此书专门记述孔丘的言行,是研究他的生活、思想的重要资料。

它是用语录体写成的,全书比较散乱,没有系统的组织,先后次第亦无严格准则。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

文字简括,一般只叙说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的论证。

由于孔丘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往往有很深刻的认识,《论语》中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

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

《论语》的记录者,并没有在文学上追求一定效果的意识,但有时通过简短的对话,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因而也具有一定的文学意义。

如《述而》章: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写出孔丘安贫乐道的一面,较有感情色彩。

在孔门弟子中,子路的为人最为鲁莽直率,常与孔丘发生冲突,这种对话,性格就更鲜明了。

有一次,子路问孔丘,如果卫君要他执政,他将先做些什么。

孔丘说:

“必也,正名乎!

”子路嘲笑他:

“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其正?

”孔子教训说:

“野哉由也!

君子于其不知,盖阙如也。

”而后说了一通为政先正名的大道理。

还有一次,孔丘去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孔丘只好发誓诅咒:

“予所否者,天厌之!

天厌之!

”写出当时的语气,显得孔丘对这位学生有些无可奈何。

《先进》章中,有较长的一节,写孔丘与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在一起,令他们各言其志,从比较、对照中显出各人性格的不同。

子路冒冒失失,抢先作答,说了一通大话;

冉有、公西华以谦虚的语言表述了自己的志向;

而后是曾皙: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二三子之撰。

”子曰:

“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曰: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这一段,不但语气生动,而且有简单的情节,又有场景的描写,曾皙的回答也特别具有美感,在《论语》中,是比较特出的了。

《论语》虽然篇幅不大,但作为儒家经典之一,长期以来,是文化人必读的书籍。

它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上,留下了极为广泛深刻的影响。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论语》六则言简意深,表达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归纳起来谈的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思想修养三方面的内容。

二、文章脉络

第一则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讲学习方法,强调要温习已学过的知识。

第三则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

第四则讲学习态度,强调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第五则讲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强调要学会默记,并且学习要不知满足。

第六则讲学习态度,强调要多向别人学习,“择善而从”。

三、重难点导析

⑴本文是语录体,仅指明孔子的话而没有写出说话的语境,一则就是一章,一章记一件事或几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我们在学习时应首先认识到本文的行文特点,深入领会每章的含义,以及在学习和做人方面对我们的启迪。

⑵本文所选六则,在内容上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讲的是学习态度;

一类讲的是学习方法。

这些都是古人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规律和经验。

我们今天拿来学习,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⑶祖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多注意语言的积累。

如本课中的实词以及现在已被作为成语来使用的一些词语。

四、参考译文

孔子说:

“学习而经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是很快乐吗?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烦恼怨怒,这不才是君子吗?

“时时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

(但)只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会有害处。

子贡问孔子:

“孔文子为什么被谥号为‘文’呢?

”孔子说:

“聪明而且爱好学习,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视为可耻,所以被谥号为‘文’。

“默默地记住所学过的东西,学习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对于我有哪一样呢?

“(如果)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

选择他的优点长处而跟从学习;

看到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就加以改正。

【类文品读】

⑴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⑵子贡曰: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

更也,人皆仰之。

⑶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⑷子曰: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⑸子曰: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⑹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1、给下列字注音:

省(  ) 更(  ) 徙(  ) 传(  )

2、为下列句子中的字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⑴见贤思齐焉(  )A、贤明  B、贤明的人  C、旧时敬词,用于平辈或晚辈

⑵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反省  B、节省  C、国家行政区域

⑶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A、拜访  B、犯过错  C、过错

⑷更也,人皆仰之(  )A、更改  仰望  B、改错  仰望  C、改错  敬仰

⑸子在川上曰(  )A、河边  B、船上  C、四川境内

⑺德之不修(  )A、助词,的  B、主谓之间,无实义  C、它,代词

⑻是吾忧也(  )A、表判断  B、这  C、真实

⑼知者不惑(  )A、知识  B、知识分子  C、聪明

⑽吾日三省吾身(  )A、太阳  B、日子  C、每天

⑾为人谋而不忠乎(  )A、忠心  B、竭尽全力  C、无私

⑿传不习乎(  )A、老师的传授  B、传授  C、传递

3、文中的第1则谈的是什么意思?

在课文的六则当中有一段和它类似,请你默写出来。

4、本文中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明相似观点的句子是 

 

5、文中有一句流传至今的成语,它是 

6、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译文。

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A、看见贤明的地方便想着与之对齐,看见不贤明的地方就检查自己。

B、看见贤明的人便想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便要检查自己。

C、看见贤明的人思念齐国,看见不贤明的人就返回内地或自己所在的省。

D、发现贤明的人思念齐国,看见不贤明的人就要检查自己。

⑵过也,人皆见之;

更也,人皆仰之(  )

A、经过它的时候,人们都看见了它;

夜晚的时候,人们都仰慕它。

B、有了过错时,人人都能看到它,改正过错时,人人都仰望着他。

C、拜访的时候,人人都看见了它;

换一种说法,人人都仰望着它。

D、有了过错时,人人都能看到;

更不可能理解的是,人人都仰望着它。

⑶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A、有知识的人没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B、知识意味着没有疑惑,仁义意味着没有忧虑,勇敢意味着没有畏惧。

C、聪明的人没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D、聪明意味着没有疑惑,仁义意味着没有忧虑,勇敢意味着没有畏惧。

(参考答案:

1、略 2、⑴B⑵A⑶C⑷B⑸A⑹B⑺A⑻B⑼C⑽C⑾B⑿A 3、意思是看到别人的长处,就应向别人学习,看到别人的短处就要反省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修养。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信乎?

传而习乎?

” 5、见贤思齐 6、依次是:

BBC)

【同步演练】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愠(  ) 罔(  ) 殆(  ) 默而识之(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人不知而不愠(愠:

⑵温故而知新(故:

⑶可以为师也(为:

⑷学而不思则罔(罔:

⑸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

⑹择其善者而从之(从:

3、试从课文中找出两三个成语,并解释它们。

4、《论语》是 

的书,    家经典著作之一;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