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导学案30 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565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8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导学案30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导学案30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导学案30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导学案30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导学案30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导学案30 精品.docx

《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导学案30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导学案30 精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导学案30 精品.docx

最新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导学案30精品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汉字与书法

【考点解读】

考点:

汉字和书画的发展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解读:

熟悉汉字的演变及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学会欣赏汉字独特的特征。

掌握

“书同文”、“印宗秦汉”的史实依据,认识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通过欣赏汉字的基本特征、书法和篆刻艺术的独特性、时代性,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认识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知识梳理】

一.汉字

1.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1)起源:

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的一些,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

(2)成熟:

商代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出现铸在青铜器上的。

(3)统一

①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使用出现混乱状况;秦统一六国。

②统一:

秦始皇以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又推广书写简便的。

③意义:

对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书法艺术

1.形成原因

(1)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汉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能在发生变化,以适应人们和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2)汉字作为一种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文字,为富于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3)随着文化的发展,的形成,成为书法艺术产生的动力。

⑷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⑸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危机的加深,使一个特立独行的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2.发展历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

汉字发展成为的书法艺术。

“书圣”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

(2)隋唐:

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

的楷书,书法日趋成熟。

(3)宋代:

追求而忽略法度,倡导“”。

⑷明代:

书法进一步、,更加强调的创造。

3.书法特点

(1)以的黑白空间和的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

(2)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将绘画艺术的和书写的有机融合。

【重点突破】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突破方法:

史实归纳分析法

书法艺术的特征由创作者及其风格、书法本身风格及演变和鉴赏书法的主体、书法的功能等决定的。

归纳时除考虑以上因素(特征)外,还要注意从书法的演变历程及其创作背景,这一纵向特征归纳。

另外注意横向(同一时期)比较,即同一时期不同书法的特征归纳。

突破归纳:

1.中国书法基本特征

(1)从创作主体的角度讲

①基本构成元素为线条,线条作为点的运动轨迹,是运动方向性和不可重复性的过程。

②书写过程在时间上有连贯性,注重整体的协调美。

③创作过程是以动作过程带动视觉的特殊过程。

(2)从鉴赏主体的角度讲

①书法作品给人一种时间推移的印象。

②通过书法作品的欣赏体验到当时的创作心态。

(3)以汉字为载体,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及时代性。

(4)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构成古代书法的主要字体。

(5)书法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具有特殊审美价值。

【典例探究】

(2018·安徽文综·12)2018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

图3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ABCD

【解析】选C。

隶书:

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审美价值;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

根据它们的特点可知,A项隶书,B项楷书,D项草书,C项行书。

2.(2018高考山东基本能力6)汉印体现了汉代文化艺术博大雄浑的气象。

为适合印面的方形,其布局严正均匀,端庄大方,笔画多方折、盘曲。

下列篆刻最能体现上述特征的是

 

【答案】:

B

【解析】:

从题中的关键词“布局严正均匀,端庄大方,笔画多方折、盘曲”即可判断为B项,其它都不适合这些标准。

3.(安徽省六校教研会2018届高三测试文综)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

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②错在“表音文字”;④错在“最古老”。

【备考指导】

从近几年新课标地区考试题看,本考点是高频考点。

考查角度主要是鉴赏绘画,将书法绘画的特点与时代特点相联系,要求学生认识书法绘画作品所包含的时代信息。

在今后备考复习中要特别注意以下角度:

1.知识角度:

认识典型书法艺术家的作品及特点。

2.能力角度: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适当挖掘与教材有关的网上材料,提高鉴赏书法艺术作品的能力。

3.史论角度:

综合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的知识,认识书法艺术演变的时代背景。

4.区域历史角度:

古代山东籍的书法艺术家有东晋王羲之、唐代颜真卿等,复习时注意这些书法家的作品特点及其反映的时代风貌。

【巩固练习】

1.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中国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不息,具有极强的内聚性的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早在商代就已经产生的书面语。

这里的书面语是指(  )

A.汉语   B.金文C.甲骨文D.先秦时的俗语

2.“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

这说明汉字(  )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3.2018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下图《中国探月》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①它是中国汉字②它是中国书法③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的象形特征④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  )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4.“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

”这说明(  )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

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5.右图是2018年奥运会场馆的部分标识,其构思取材于(  )

 

A.楷书B.草书C.小篆D.行书

6.下面是我国第一套多媒体邮票《唐诗三百首》赏析,请判断诗中的字体(  )

①     ②     ③     ④

A.①草书 ②楷书 ③行书 ④隶书B.①草书 ②行书 ③楷书 ④隶书

C.①行书 ②楷书 ③草书 ④隶书D.①草书 ②楷书 ③隶书 ④行书

7.“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

8.《西厢记》中说:

“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

”对文中的“柳骨颜筋”及其代表字体解释错误的是(  )

A.“柳”指柳公权,“颜”指颜真卿B.是书法中楷书的著名字体

C.这种字体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D.是宋元时期书法的杰出代表

9.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10.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

下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贴》局部,就很体现“尚意”的特征。

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B.字形扁方,笔画平衡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

下图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

材料二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时间,A、B、C、D分别指的是哪几种字体?

 

(2)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

其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3)分析出中国印本身所含的三种历史信息。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旭草书颜真卿《多宝塔碑》

(1)观察上述两图,说明张旭和颜真卿书法的特点,并总结出隋唐时期书法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

“我书意造本无法”。

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

(2)请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书法的特点有哪些?

 

材料三明代,几乎同时生活于苏州的祝枝山、文徵明虽为好友,但书法情态迥然有别,祝枝山书法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文徵明书法则温柔婉约,如春日柳莺。

(3)请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明代书法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第7课汉字与书法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1—10CBBCCABDDD

11.(l)A——甲骨文B——小篆C——草书D——行书

(2)魏晋南北朝时期。

首先,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个性化的艺术创造准备了材料;其次,这一时期,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主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最后,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的产生和创新提供了条件。

(3)中国的汉字、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国的篆刻艺术。

12.

(1)张旭是草书圣手,他的狂草“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峙,控如泉流”,体现了盛唐时代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

颜真卿所作的楷书端正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他创制、的“颜体”是丰裕的盛唐气象,忠贞的个人品质以及高超的艺术手段的完美统一。

唐朝书法特点:

唐朝统一,书法艺术也达到了新的高峰,既有张旭等的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

(2)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四大家,他们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3)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